第369章 人情(2 / 2)

薛氏微感訝然,接過信紙看了起來。薛氏看信的空擋,郭正庭瞥了長子一眼,問道:“怎麼這個時辰在你母親這裡廝混?書讀得如何了?”

長子郭耀卿連忙道:“回父親,自然是功課做完才來的。”

郭正庭微微哼了一聲,訓斥道:“你彆想著可以走蔭封的路子,若是你沒有真才實學,便是出了仕也是走不遠的。”

郭耀卿忙不迭的應著:“喏,兒子聽命,父親放心就是。對了,父親,聽說父親要舉辦賞雪文會,邀請了蓮花郎?”

郭正庭麵上一怒,立即斥罵道:“混賬!蓮花郎也是你能叫的?為父警告你,來日若是見了對方,若對方親切不介意,你可以叔侄相稱,若是不然,須得以將軍稱之,長輩之禮待之,不可胡來,知道嗎?”

郭耀卿被罵得想抱頭鼠竄,若不是心裡有目的撐著,隻怕早就逃之夭夭了,被父親罵得連連點頭:“喏,父親放心,兒子是那等沒分寸的人嗎?不過是私下叫一叫,那等風采,那等相貌,也不知是誰給他取得諢號,倒也貼切……”

後麵的話都讓父親給瞪了回去。郭正庭冷眼瞪他一眼,道:“這等輕浮的話語,少給我在外麵露。蓮花郎、蓮花郎……你可知,在兩京能當麵叫他這諢號的,朝野之中屈指可數,便是東宮太子在他麵前,也要叫他一聲張郎或是以排行稱之,人是有真才實學,能文能武的才子,你呢?你不過是一個文不成武不就的白身小子,有何資格稱他一聲蓮花郎?”

郭耀卿被訓得慫如鵪鶉,縮著脖子道:“兒子這不就是聽說過張郎……咳,張將軍的聲名,心中欽慕,想認識認識嗎?父親怎地如此貶低兒子呢?”

這時,薛氏放下信,插言道:“大郎,你父親說的對,今日在這裡便算了,但是,出得外麵去,你切不可露出半點痕跡來。這位比你還小一歲的蓮花郎,可不是你能攀交的人物,便是你父親,在他麵前也是不敢拿大的。”

郭耀卿瞠目結舌:“這般厲害?”

薛氏看郭正庭一眼,郭正庭點點頭,薛氏便把信紙遞給長子,讓他細看——

出身中山張氏,名相張行成的從孫……這等出身不算什麼,還比不上陽曲郭氏顯貴,但是,其人其事卻不敢令人小覷。

郭正庭道:“且不論他的文采,隻說其師承。自幼便拜宮裡的上官才女為師,常出入於宮禁,以那位才女與陛下的關係,陛下待他難怪與旁人不同,也難怪前些時日竟親自派人來賞賜於他,原來內裡還有這等親近的關係。”

一家四口互相望望,一直沉默不語的長女眨眨眼,道:“傳聞才女乃是陛下跟前第一得意親近之人,這位張將軍自幼便師承於上官,不就是跟長在陛下跟前差不多嗎?難怪……”

難怪前些時日陛下有賞賜,不把賞賜交予他京中的宅邸,反而命人送到幽州來。這等寵愛程度……便是李武兩家也鮮有人能及。

郭正庭隻覺得更頭疼了,扭頭問妻子:“那位新安郡主,你的族妹可與我們有來往之意?”

薛氏道:“除了初來之時參加過一次飲宴外,其餘時日便不曾來過,說是帶來的人多,要安頓人馬。不過,但逢節日,也遣人來送節禮,前些時日陛下賞賜來,還命人給我送了些京裡來的果蔬和上好的貢緞,還給萍兒送了一套宮花,看著倒像是和氣人。”

郭正庭點點頭,道:“既然郡主那邊和氣,我們這邊也該有來有往才是,如今張將軍巡防已經回來,想來該出來交際了,你不妨留意些,若有機會,不拘是邀請過我們府來,或是去將軍府拜訪都行,駐軍非一時一日之事,總要長久才好。”

薛氏點頭答應:“可,我記下,自會留意。”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