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去申斥的,吐蕃是什麼反應,張昌宗就沒再管了,他不喜歡金城公主去和親這件事,哪怕現在是大唐更強盛,金城去了吐蕃肯定會受到優待和尊敬,他也覺得不樂意,乾脆撂開手不管,他就隻負責提出問題,眼不見心不煩。
政治利益這個東西,並不會因為你不喜歡就不存在,理智是一回事兒,但是,感情又是一回事兒,人就是這麼矛盾。
張昌宗說破了吐蕃人的打算就不管,這事兒最後還是李隆基接的手,和親是吐蕃人求來的,最後搞成這樣,大唐占理,自然有話說。
李隆基從四方館出來,剛才還一臉沉肅的麵孔,多了個玩味的笑容,腳步頓了下,眯著眼,微微仰頭,露出個笑容來。
“殿下?”
“無事,回吧。”
“喏。”
一路回到東宮,跟著他出宮的高力士看他表情,不由問了一句:“殿下在笑什麼?”
李隆基這會兒看著心情挺好,笑眯眯地道:“沒什麼,隻是覺得張將軍是個挺有意思的人。”
說到張昌宗,高力士也笑起來:“原來是張將軍。”
“哦,力士你熟悉他?”
“不曾有機會與張將軍熟識,隻是,當年在天後麵前行走伺候時,見過張將軍。那時,奴婢身份低微,張將軍自幼便於宮中行走,深受寵愛,奴婢這等人哪裡有可能與他熟識。”
高力士笑著平靜地說道。李隆基頷首,語氣似乎有些感慨:“他的師父上官昭儀,還有皇祖母,還有姑母,每一個認識他的人都把他寶貝一樣,上官昭儀更是看他相像看眼珠子似的,生怕旁人害了他。我小的時候一度很嫉妒他,明明我才是皇祖母的親孫子,為何還不如一個外姓旁人受喜愛,還與他鬥過氣,隻是被他化解了。”
高力士微笑道:“張將軍實是一個很難讓人討厭的人。”
李隆基想了想,點頭認同:“你說得對。”
兩人之間的對話,外人無從知曉,被申斥過後,吐蕃讚普命人送了一封言辭懇切的文書來,重又呈上金銀珠寶,表達結親的誠意。由太平公主提議,重又選了中原富饒之地的數百戶人家作為金城公主的食邑,九曲之地卻再沒提起,依舊掌握在大唐手中。
之後,張昌宗再沒過問過這件事情,每天除了上班就是奉老婆和嶽母大人的命,努力的陪老婆“製造”一個兒子出來,並於入冬後成功地完成目標。
因為完成了目標,張家即將添丁進口,六房這一支不再隻有一個閨女孤零零地站著,張家闔家都很高興,約好了過年的時候,大家一起齊聚長安,一起過個年,順便阿嫂過來,也可以幫忙處理一下過年事宜,畢竟,薛崇秀剛有身孕,勞累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