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在知青下鄉活動中,劉鳳英認識了周建國,非要和他結婚開始,外公外婆就沒給過好臉色。
之後周小寶出生,晴晴出生……也沒有讓外婆改變心意,一直對周建國不滿,從不給他好臉色看。
特彆是前幾年,周建國在建築工地上出事,摔成重傷,差點死掉。劉鳳英和周小寶去外婆家借錢時,一分錢也沒借到,這讓兩家的關係降到了冰點,差點斷了聯係。
大舅怕顏麵太難看,算是借給劉鳳英兩千塊,而經濟條件一般的老姨借給劉鳳英一萬塊。
患難之中見真情,外公外婆做的事,已經寒了周小寶一家子的心,但遇到節日和生辰,該去還是得去。
再說,今年周小寶賺了錢,得趁這個機會,把大舅借給的兩千塊錢,連本帶利的還清,免得外婆整天嘮叨。
正是因為大家的關係不好,所以一進入舊城區,晴晴就開始緊張。
“壞啦,早晨沒有吃飽,要是今天外婆又罵我是貪吃貨,那該多丟人?哥,咱們在前麵停車,先給我買隻烤鴨吃怎麼樣?”晴晴緊張的問道。
聽到晴晴這麼說,周小寶一家人都心酸不已,想起以前的種種,心中也有幾分憤怒。
周建國歎口氣,什麼也沒有說,生怕說出來老婆難受。
最終還是劉鳳英想得明白,笑道:“晴晴,說什麼傻話呢,外婆嘴上雖然好罵人,但心還是很不錯的,罵歸罵,哪次也沒少了給你吃啊呀。再說,她都七十多歲了,說道兩句又怎樣,還能少塊肉不成?”
“肉倒是不少,就是心裡難受。”晴晴撅著嘴,又道,“今年我們家有錢了,給她買一大堆禮物,她會不會心情好些,就不罵我了?”
“應該不罵了吧。”劉鳳英有些心虛和不確定的回答著,指著前麵一家大超市,對周小寶說道,“狗剩,在前麵停車,我們去買禮物。”
周小寶心情不好,但仍依母親之言,停在大超市門口。一家人進入超市,買了一大堆禮物,還給兩位老人買了兩套衣服,又訂了一個大蛋糕。這才重新上車,來到外婆的家。
這是一個老舊胡同,原本是紡織廠的家屬區,如今的紡織廠早就倒閉了,隻是以前的員工家屬區,依然堅強的存在著。
周小寶外婆的家,在胡同最裡麵,雖然有一個小院,但是極其狹窄,隻能放下自行車和電瓶車。有三間老舊平房,上麵接了一層泡沫房,平時堆放東西,充當倉庫。
大舅家在附近有一套三室一廳的商品房,除了一些節日,平時很少來這老宅。
周小寶一家人提著東西,進了小院,客廳裡有說笑聲,見他們進來,除了老姨出來迎接,其他人都沒有動。
外婆今天是壽星,穿了一套斜襟薄襖,坐在客廳正中,見到周小寶一家子來到,卻耷拉著臉,不高興的說道:“所有人都到齊了,就差你們一家子,離的也不是多遠,年年都讓大家等你,擺什麼譜呢。福奎這個當官的,都沒你們譜大。”
劉福奎是大舅的名子,在教育局當一個小官,至於是什麼職務,周小寶也沒問過,反正沒興趣知道。
外公話不多,雖然氣惱二女兒當年不聽話,嫁給鄉下的窮農民,但這麼多年,氣早就消了,除了平時偏向大兒子,其它倒也沒有什麼。
比如今天,外公看到周小寶一家子帶的禮物多,就笑著說了一句:“鳳英這些年也不容易,既然都來到了,你就少說兩句。你看,今年二妮子家提了很多禮物呢,還有一個大蛋糕。”
“我才不稀罕她帶的蛋糕呢,我想吃,福奎不會給我買呀?”外婆嘴上說著不滿的話,卻早就伸長了脖子,看看二女兒今年到底帶了多少禮物,可能讓自己滿意。
周建國拎著大包小盒子,脖子上都掛了一盒子什麼禮品,紅彤彤的包裝盒,挺喜慶的。
二女兒劉鳳英手裡提著幾套帶包裝的衣服,看上去質量不錯,另一隻手裡還提著兩箱純牛奶。
外孫周小寶手裡提著四箱子酒,一看包裝就是好酒,聽說挺貴的,上次福奎去領導家送禮,買的好像就是這種酒。
外孫女晴晴提著一盒大蛋糕,有些吃力,但依然把腰板挺得很直,笑容也非常燦爛,遠遠的就喊道:“外公外婆,我們來啦,你看,這是你最喜歡的蛋糕,帶壽桃的喲。”
禮物很多,雖然看上去很不錯,外婆依然有些不滿意,不知為何,見到他們一家子就想發火。
“買買買,就知道買,也不知道自己家有多少錢。外麵欠了一屁股債,你們買這麼多禮物乾啥啊?當我這老婆子不顧你們死活,整天就貪吃呢?福奎家正急著用錢,有這買禮物的錢,還不如把欠他的錢還了呢。”外婆一開口,偏心的意思就很明顯,也不知道她哪來的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