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鵬聽了自家老婆的話, 卻並不怎麼緊張。
他隻是笑的很神秘的說道:“要不怎麼說金手指呢, 糧食短缺的問題係統早就解決了。
人家已經給出了替代方案, 用現有的野物替換掉糧食再把配方調整一下。
這就什麼問題都解決了。”
不愛看他那嘚瑟的樣子,許麗隻是說了句“我就等著看你能不能憑著那豬飼料叫雍正皇帝看中。”
梁鵬有沒有被雍正皇帝看中,這個事情不好說。
不過那位萬歲爺應該是真的對民生這塊挺重視的, 這不才沒兩天的功夫, 人家梁鵬就到內務府慶豐司走馬上任了。
其實依著梁鵬現在這個身份, 根本就沒有資格進內務府任職。
要知道清朝的內務府主要人員,可是由滿洲八旗中的上三旗鑲黃、正黃、正白旗所屬包衣組成。
史家一個漢軍旗的出身,還真沒有伺候皇家衣食住行的榮幸。
雍正皇帝安排梁鵬去慶豐司,大概就是暫時借調的意思。
也不用他管什麼具體的事務, 就叫他拿著手裡的秘方到京郊一處小牧場去試著養養那些家畜。
梁鵬再次跟係統確認了老婆的預產期, 然後又特彆鄭重的把媳婦托付給便宜老娘照顧。才鬥誌昂揚的出發, 就在那個小牧場暫時紮了根。
這期間他也就在甄士隱一家三口上京,他們兩口子認英蓮做乾女兒的時候回去了一趟。
隻來的及吃了認親就,都沒顧得上陪陪馬上要生了的老婆,他就又急匆匆的走了。
許麗倒也沒有為此責怪他, 畢竟倆人每天都能通過係統聯係。
知道他是想在孩子出生前, 先把大清朝農戶中最普遍養的家禽,‘雞’的喂養成果,給弄個詳儘的工作報告出來, 好給雍正皇帝看。
好在係統這個金手指給力,那雞飼料的配方甚至比後世用的那些配方還要管用。這一批專門喂養的雞也隻用了才一個多月的時間,就開始下蛋了。
為了趕上老婆生產, 梁鵬直接叫係統給弄了一份詳儘的飼料雞和土雞的數據對比,又把各種長處、短處、優缺點都寫的清清楚楚。
然後他都顧不上再翻譯成那些文縐縐的話,直接就那麼一篇子大白話的一份工作報告,親自給城中的皇帝送了過去。
當然他也帶了這批雞下的蛋,還有兩隻雞。為了叫太醫驗證一下這東西的安全性。
梁鵬特意告訴皇上,這種辦法養出來的雞當然沒有土法子養的好。
可是就好像是二三十年份的人參,雖然藥力比不上那些長了六七十年的參好,但是它也是參啊。而且吃了也是對人的身子也是有好處的。
然後他又跟皇上說了,現在咱們大清朝的許多貧苦百姓,平日根本就舍不得吃一顆雞蛋。而且不到逢年過節,也絕對不可能殺一隻雞來吃。
用這個法子養雞,叫本來得養一年才能下蛋的雞一個多月就能長成下蛋。這絕對對百姓來說是天大的好事。
雍正皇帝雖然比較喜歡自己親自下地種田,但是像養雞養豬這些個醃臢事他可是絕對沒有乾過。
不過這倒是不妨礙他也聽說過這雞啊、豬啊之類的家畜,都要養一年才能長成。
現在忽然聽說一個月就能把雞養出來,三五個月就能叫豬長到幾百斤。他一時還真有些不敢相信。
而且這些雞都沒怎麼吃糧食,不過是吃了些蟲子和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還有一些糠。
對此,內務府慶豐司已經有了質疑的聲音。
可是那個莊子上除了史鼏,還有他身邊伺候的兩位仆從,剩下可全都是皇上的人。
再說那史鼏畢竟是個侯府的貴公子,人家平時也就是動動嘴,所有的活計都是莊子上的人動手。
那些人可是親眼看見了這些家畜在這一個多月的時間,是怎麼一天天的長大的。這中間誰要是想作假,絕對是萬萬不能的。
雍正帝又想起莊子上的人回報說,這位史家大公子還叫他們養了好多的蚯蚓,專門用來給那些家畜吃的事。
作為一個篤信神佛,就連用個大臣都喜歡看看八字的皇上,他心裡就更相信這法子是神仙所賜的了。
畢竟一個堂堂的世家公子,怎麼可能知道怎麼養蟲子。
雍正這位如此重視農耕的皇帝,他心裡覺得能叫天下的百姓每餐都有一口薄粥,不再有百姓被餓死,就已經算是功比堯舜。
現在有個能叫他這個皇帝治下的百姓都吃上肉的法子,這叫他如何能不激動。這絕對是名垂千古的功績啊!
於是大喜之下雍正帝大手一揮,就給了史鼏一個掛在戶部名下正五品的官職。叫他專門負責推廣這個飼養禽畜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