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鵬可沒管兩個便宜弟弟心裡是怎麼想的,他隻是跟史侯爺說道:“兒子雖然目前還沒想好到底怎麼還錢,但是兒子會用心的經營分到自己手裡的產業。
還有兒子媳婦兒手裡有她親娘留給她的幾個秘方,若是好好利用也能賺回不少的銀兩。
加上那些產業的收益,兒子便是每年還上兩三萬的銀子,有個二十來年也就能還完了。
您放心,兒子定會量力而行的。兒子隻是想叫當今知道一下咱們家的態度。”
史鼐和史鼎兩兄弟見兄長把事情安排的挺明白,也稍微放下了那些心思。但是現在這情況,他們也不能真的就在一邊沒事人一樣的乾看著。
不管是出於兄弟親情,還是為了在侯爺老爹麵前博個好感。兄弟倆都紛紛表示了分到產業之後,願意每年也幫著大哥分擔一些。
哪怕一人隻出一萬八千的銀子,至少能叫大哥少還幾年的債。
梁鵬自然不需要他們那點銀子。
不說係統裡存著的那些黃金白銀加起來也有百多萬兩,就是他打算跟家裡分割的計劃,也不能叫他們再摻和進來。
因此他很是堅定的拒絕了兩個便宜弟弟的好意,然後又特彆誠懇的請求史侯爺同意他的計劃。
史侯爺並沒有馬上就點頭同意,而是考慮了好幾天之後才鄭重的宣布了他的決定。
當然在此前的這幾天,保齡侯府裡可以算得上是人心浮動。
史侯爺夫妻即欣慰於大兒子有擔當,又對要給幾個孩子分家產的事情覺得心裡不大舒坦。
至於史鼐和史鼎兄弟倆,心裡其實也是七上八下的。都難免私下裡猜度著史侯爺到底會做出什麼樣的決定。
他們心裡自然不想承擔那些債務,不過又難免覺得叫大哥一個人獨自去還那四十八萬兩銀子實在有些過意不去。
所以還想著等真的分家產的時候,他們再讓給大哥一些。
倒是倆人的妻子卻開始擔心家產會不會分的不公平。
這雖說是要把除了跟著爵位綁一起不能分的東西之外的產業,全都平分成四份。可他們心裡少不得要擔心,因為大房說要去還朝廷的債,老侯爺夫妻會對他們多有偏袒。
在她們心裡,將來府裡的爵位定然也是大房繼承。
加上老兩口肯定會覺得大房吃了虧,將來他們手裡那兩成產業還有私房,肯定也全都進了大房。到時候他們兩房可就吃虧了。
可要是真叫她們也主動分擔一些債務,這話她們還真就說不出來。所以說這倆人的心思,可著實有些複雜。
隻是這些話妯娌兩個也隻敢在心裡胡亂思量思量,私下裡倆人誰都不敢說的。當然在自家爺們麵前,更加不敢胡亂嚼咕這些口舌。
主要是倆人都進門不久,跟丈夫的感情還不是很深厚。若是叫人知道她們算計著老侯爺夫妻倆的私房產業,那估計誰都跑不了被休棄的命。
就在眾人都心思輾轉的時候,終於到了史侯爺宣布決定的日子。
老夫妻倆把三房人全都叫到了正院,就連走路還晃晃悠悠的昊哥兒和雲姐兒也一起來了。
侯夫人隻要一看到這對龍鳳胎,那嘴就合不上了。就連連日來心裡那些煩悶,也都被她拋在了腦後。
隻不過今日還有正事要處理,侯夫人都沒來得及跟孫子、孫女兒多親香一會兒,兩個小的就被帶到後頭玩去兒了。
剩下的這些主子們,就正式開始了史家的分產計劃。
首先,老侯也高度讚揚了自家的長子有責任有擔當的思想覺悟。
然後才宣布的他老人家的最終決定,當然基本上都是按照梁鵬當時的提議來的。
不過史侯爺還說了,因為大兒子一房獨自承擔了四十八萬的債務,所以等他百年以後手裡那份產業就歸了大房。
至於他們老倆口的私房,會看著情況分給所有的這些兒孫。還有那些跟著爵位綁在一起的東西,誰繼承爵位就歸誰。
說完這些產業怎麼分配之後,又說了以後日常怎麼過。
差不多就是除了特殊日子一家人都得來正院一起吃飯,平日就都各自在自己院子開火。
還有除了私下裡那些人情往來,剩下的還是在公中走。
許麗和梁鵬兩口子對這些都無所謂,所以隻在那裡老老實實的聽著,老侯爺怎麼說他們就怎麼是。
史鼐和史鼎兩兄弟也因為兄長單獨承擔的四十八兩萬的債務,對史候的決定也沒有什麼意見。
但是那倆人的媳婦兒心裡就有些不平了,原來心裡的擔憂和猜想竟然都成了真的!
作者有話要說: 明天見網,網,大家記得收藏或牢記, .報錯章.求書找書.和書友聊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