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第130章 古今有彆(2 / 2)

綾兒聽了這句話,卻一時沒敢接話。

姑娘說個“也”字,是什麼意思?這宅子裡傷心得失神發瘋的,不是還有一個商姨娘?

綾兒樂得主子不曾明白說出,趕緊扯句旁的:“姑娘要出門了,該和六七兩位少爺好好地相處,四姑娘不也是這個意思?五姑娘那裡,讓她清淨些也好。”她是貼身服侍秦珮的,自然是替她著想。

秦珮卻搖頭:“不成,五姐和旁人不一樣,這家裡,若說還有一個厚道人,那便是五姐了,我得去陪著她!”

於是這日起,秦珮隻推說天氣熱了,怕兩個弟弟在外頭中了暑氣,叫他們安生在屋裡讀書,又說自己閒不住,天天往秦芬屋裡來。

聽了這些事,楊氏還讚一句秦珮懂事,賞了一堆東西給秦珮。

秦芬也不眼紅秦珮,她知道這是秦珮對自己的好意,於是日日泡了茶,擺上乾果蜜餞,好好地招待秦珮。

如今這時代,女子該有些嬌弱和柔美,便如秦貞娘那樣端方的性子,遇見婚事波折,也有柔弱的一麵,秦芬雖不是傷春悲秋的性子,卻也該裝一裝樣逢迎世人。

悶在屋裡兩日,秦芬已經閒得長蘑菇,秦珮到來,她巴不得呢。

秦珮是姐妹裡最小的,向來是姐姐們管她教她,她卻不曾安慰過人,如今陪著秦芬,說話便笨嘴拙舌的:“五姐,你,你可還好?”

這話一出,桃香猶可,綾兒卻恨不得撲上來捂住主子的嘴,安慰人應該旁敲側擊,這麼直愣愣的那便是有意戳人心窩子了!

秦芬聽了這句,倒噗嗤一笑,她也不要秦珮故作老成地說話,隻叫秦珮把外頭的新鮮事揀了來說,秦珮最愛嘀咕這些的,於是姐妹兩個對坐著,每日裡茶都喝掉好幾壺。

國家大事,秦珮知道得不多,家事卻說出一籮筐來。

頭一件大事就是昭貴妃產期已近,如今宮裡各處嚴陣以待,產婆就備了三四個,太醫院的婦科聖手更是連著半個月不曾出宮,日日守著聽華陽宮的傳召。

昭貴妃便是喘氣聲大了些,皇帝都要叫禦醫去診脈開藥,禦醫知道昭貴妃是皇帝心尖上的人,哪敢多說一個字,仔仔細細診了脈,回去還得撓著腦袋開一副好藥膳上來。

藥膳再補養,也總有股怪味,昭貴妃一則是吃不慣,二則是體諒下頭人,對皇帝說是腹中孩子鬨得自己不安生,不必總叫人來看,皇帝反複問了無事,這才肯放過禦醫。

昭貴妃見皇帝還是不放心,隻道心裡憋悶,想要姑母來陪著,皇帝一聲令下,進良親自帶著車馬侯在秦府門口,好生接了楊氏進宮去。

到秦珮說這事時,楊氏已在華陽宮住了兩日了。

說到這裡,秦珮又是欽佩又是驚奇地道:“四姐也當真是個閨閣裡的英雄了,也不過十六七歲的年紀,如今家裡外頭的擔子,全是她一個人擔著,我雖有心幫兩把,到底名不正言不順,四姐這一向確實累著了。”

秦珮馬上出閣,的確不好再伸手管娘家的事,幫著帶兩個小的孩子,還可說是姐弟情意,再管家事,旁人還當秦府沒人了呢,要一個將嫁的女兒理事。

秦芬點點頭:“你的話確實有道理,四姐是個明白人,她理會得,不會多想什麼的。”

秦珮喝一口茶,又說柯家,這一次,語氣卻多了些幸災樂禍。

自從那日秦家送了蘋果酥,秦淑便鬨了起來,從外書房把柯源叫了回去,說要打發巧兒出府。

那巧兒是柯源成婚前,柯太太特意撥過去的,秦淑不曾進門時,巧兒當差也還算儘心,柯源聽見秦淑要趕她走,自然不同意。

說到這裡,秦珮拈起一枚甘草桃條,放進嘴裡品咂兩下,隻覺得又是辛又是甜又是鹹,點頭讚一句好味,又說起柯家的事情來:

“三姐夫不肯打發巧兒,一半是為著道理,也有一小半是為了三姐。如今三姐嫁過去不滿一個月,就要把婆婆給的丫鬟趕出去,且這丫頭又沒犯什麼大罪,這話說出去,三姐自己的名聲也不好聽呐。如今好了,三姐夫堅決要留人,三姐犟著性子要趕人,兩個人鬨得不可開交。”

秦芬見秦珮見事明白,頗為讚同地點點頭:“可不是,三姐那人隻有小聰明而沒有大智慧,隻揪著雞毛蒜皮的事有什麼用,若是有你一半的懂事,日子也不會過成這樣。”

秦珮微微點頭,咬著那桃條,慢慢咀嚼半天,忽地說起自己來:“我還沒過方家門,便有那麼一個丫頭等著我,方三少爺對我,又不似三姐夫對三姐鐘情,我不懂事也不行呐。”

兩個丫頭聽見姑娘們說起體己話,早已退了出去,這時周遭無人,秦芬說話也不避忌那許多:“你和三姐那人再不一樣的,三姐這人做事不存著好心,什麼日子給她都過不好,你卻不會。”

秦珮用力點一點頭:“這是自然!過了方家門,我先要孝順方太太,再要和大嫂處好關係,再往下,婆子丫鬟們也不能忘了收攏,方三少爺呀,且得排在後頭呢。”

這樣的話,秦貞娘也說過,秦芬一邊點頭讚同秦珮,一邊想,這時代的婚姻是否都是如此,結一門親事不像是嫁個郎君,倒像是往衙門去當差。

秦貞娘、秦珮這些古代閨秀,自然是習以為常,她這現代人,入了範家門,若是也遇見如此境地,可過得來這樣的日子?,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