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了英王府已是晌午, 一進門便有樣貌整齊的丫頭迎了上來:“秦夫人請隨我來。”
英王不喜奢華,宅邸除了規製是依照皇子身份,裡頭一應裝飾陳設都隻是尋常, 眾人都讚英王人品貴重,畢竟他這個身份,也不必靠清廉來博美名。
不知怎麼,秦芬沒來由地想起英王甚好美色的事情來。
這位清廉的英王殿下, 必然是胸有大誌的, 照理說應該修身治國才對, 誰料竟有個好美色的名聲在外, 若不是故意露出短腳給人, 便是胸中積著無數鬱氣要發散, 無論是哪一樣, 這位名義上的表姐夫可都不簡單。
因著今日是大宴,英王府的花廳裡和園子裡都擺上了酒桌, 秦芬粗略一看,足足有十幾桌,男賓那頭都是朝中官員,自家父親也赫然在列,女賓這裡, 便是英王妃請來的客人。
英王妃正與一位貴婦人交際,見楊氏領著孩子們請安, 她略欠身笑一笑:“秦夫人, 請起。”
秦芬不由得在心裡讚歎, 這王府的女主子可不是尋常人能做的,古時又無什麼相冊寫真,也不知這英王妃是如何準確地認出來客身份的, 隻這一句迎客的話,便得費去無數的心思。
此時未到開宴的時候,眾人都還在花園裡自在遊玩,楊氏對英王妃派來的小丫鬟道句勞煩,隻說自家散散心便罷。
王府重地,豈是尋常人能隨便走的,這話細想便沒道理,然而小丫頭知道這位秦夫人是楊妃娘娘的貴客,連聲道不敢,知趣地退了下去。
如今在這府裡,王妃雖占個正室的名頭,楊妃娘娘卻誕下了英王府唯一的小世子,今日這宴,楊妃娘娘特地說一聲要請娘家姑母和表妹,王妃都沒說什麼,她不過是個小丫頭,又如何敢使絆子。
果然,那小丫頭才走遠,楊側妃的貼身大丫鬟碧水就突然出現了,想是一直等著楊氏,她衝楊氏和女孩們一行禮:“姑太太,表姑娘們,請隨我來。”
楊氏如今還真不敢受碧水的禮,連忙一把扶起了碧水。碧水也不推辭,順勢起身,當前引路走進內院去。
望望周遭無人注意,楊氏輕移蓮步跟著往內院走去,女孩們學著她的樣子,儘量不引人注意地跟著過去。
碧水拐彎時瞥見不由得笑了:“姑太太放心,楊妃娘娘在府裡,再不是從前的處境了,今日請姑太太和表姑娘們進去說話,是去殿下那裡回稟過的,王妃也無甚話說的。”
聽了這話,旁人猶可,秦貞娘卻已吃了一驚。
從前是秦貞娘在外祖家便與年紀相仿的二表姐相熟,她印象裡的二表姐,是個溫柔大方的女子,性子細膩處似秦淑,溫和寬厚處似秦芬,絕非這樣淩厲的做派,也不知在這英王府裡經曆了什麼,把一副溫柔性子淬得好似鐵一般硬。
楊側妃所居的院子叫青蓮居,這名字毫無旖旎氣息,純然是淡泊路子,不用說,又是那位英王的手筆。
進得院子一瞧,秦芬倒真瞧出些不同來,這院子裡栽得迎春和薔薇,如今深秋季節雖不曾開花,卻已比府裡彆處輕鬆翠柏的溫柔多了,幾叢花樹,便已瞧出楊側妃在英王跟前的榮寵了。
到了廊下,自紫晶向下的丫鬟,早停住腳步,楊氏一手牽一個兒子,身後跟著女兒們,低頭鑽進掀起一角的門簾,跨進屋去。
楊側妃生得有幾分像楊氏,也是一副端麗秀雅的樣貌,見姑母牽著孩子要拜,趕緊起身親自攙起:“姑母快彆多禮,這是平哥兒和安哥兒吧?”
說罷這句,早有丫鬟拿了兩個沉甸甸的金錁子荷包來,楊側妃此時臉上露出一抹溫情:“平哥兒和安哥兒,彼此伴著,倒比我家豐哥兒快活些。”
兩個孩子鬨騰,請過安便有些呆不住,楊側妃一個眼神掃過,早有丫頭來送了兩個孩子出去,回來稟告一聲:“那位紫晶姑娘已接了兩位小少爺出去玩了。”
秦芬這時見了楊側妃的人才,倒為她可惜,她那般的模樣氣派,在哪個人家都是當家主母的料子,進得英王府來,卻隻得一個妾妃之位,如何不可惜。
楊側妃陡然相請,楊氏這姑母心裡,隱約猜到些緣故,大約是因著前頭說要庶出表妹進府邀寵,後頭又不要了,心下愧疚,想給表妹們抬一抬身份罷了。
果然,楊側妃先與秦貞娘敘舊片刻,然後就問起了秦芬秦珮:“這是五表妹和六表妹吧?生得都是有福氣的模樣。”說了這兩句開場白,又說幾句乖順、懂事的場麵話,命人捧了四個螺鈿填漆木盒出來,說是給表妹的見麵禮。
那四個盒子已是精美無比,打開一看,蓋子上又還鑲著琉璃鏡,與這盒子一比,裡頭放的四副花釵也隻是尋常了。
四個丫鬟分彆站在了姐妹四個麵前,顯然是楊側妃已把東西分派好了,四個女孩瞧了麵前的東西,倒摸不著頭腦了。
四份禮物裡頭,秦珮和秦芬的,倒更精美些。
然而這話誰也不敢問出聲,四個女孩都是會打扮的,當場便對著鏡子戴好了花釵。
楊側妃與楊氏自有說不完的私房話,她使個眼色,碧水便笑盈盈地對四個女孩作個“請”的手勢:“這院裡景致尚可,姑娘們若是有興致,儘可一觀。”
這話雖是商議,語氣卻是不容置疑,四個女孩屏息斂神,行禮退了出來。
出得門來,也不能離了青蓮居到處亂走,秦貞娘領頭走到院子一角,姐妹幾人默默不語,隻作個賞花的模樣。
隔得半晌,秦淑說一句:“五丫頭和六丫頭的花釵,倒是費工的。”
四副花釵,論個頭不分上下,可是秦芬秦珮兩個得的,卻是累絲工藝所製,這活計不是尋常匠人能做出來的。
秦珮望了望秦芬頭上與自己相似的金釵,低低說一聲:“楊妃娘娘賞的這副釵,壓箱底也夠了。”
秦芬與秦珮,從前是有一樁心病的,如今楊氏雖已不想送她們入高門了,卻架不住楊側妃又突發奇想,這時二人對視一眼,心裡都是惴惴,生怕這副釵便是聘禮,要聘了自己進王府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