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四河之地雖然都是缺乏險地的平原地形,但卻適宜耕種,不像是燕北多山地地形,對於人口的發展也是一大製約。當然,對於邊地來說,險峻的地利更加重要。
“年初,實行畦種法,播種疏密得宜,便於通風排,澇,善於培根、除草、間苗和掌握農時季節,砍伐樹林、興修水利、開墾荒地和深耕細作,大大提高了每傾土地的年產量。”
“不過,如今,國庫仍是入不敷出,為了安撫百姓,興修水利工程,建造村莊城池和宮殿、邊關防禦等,耗資巨大,賦稅方麵無法趕上花費的度,是以國庫方麵,仍處在支出高於納入的階段。”
王羽雖然對於農業的了解有限,但對於財政經營,還是有一番見解的,故而插言道:“如今每月支出需要多少銀兩?納入又是多少?來源和去處可有細賬?”
趙安陵點頭,轉身看了身後長史一眼,後者從官服內掏出一本帳帛遞給了他。
趙安陵接過掀開幾頁,回道:“稟大將軍,每月軍務糧餉開支最大,邊關駐守的大軍、各城池防禦的軍隊等共百萬人之巨,除糧草俸餉外,還包括擴充軍資,養殖戰馬和兵甲,每月需要開銷五萬兩黃金,十五萬兩白銀;朝廷上下官員俸祿五萬兩白銀,城池城關、防禦工事,開山修路、鋪設官道,學院和水利設施修建等每月花費也有十萬兩白銀,所有開銷加起來每月至少要五萬兩黃金,三十萬白銀!…………”
“如今全靠河北一地支撐,不過,大將軍神威,業已拿下河東,手握河東、河北,想必不久之後,即可實現平衡!”
燕南在荀的治理之下,倒是勉強可以做到收支平衡了。
但燕北能夠運轉,全靠由河北支撐,如今又多了一個河東,不久之後,日子就應該能過好多不少了。
王羽聽個大概,明白了每月的開銷和收入,這些都是國家必須麵對的城防城市建設和軍隊軍餉花費,還有購入兵甲和培育戰馬,這也是當務之急。
燕北本來就是騎兵起家,三十萬鎮東軍,足足有三分之一是騎兵編製,以燕雲馬場在內的三大馬場,就算是砸鍋賣鐵也要維持。
眼開河東、山陽初下,因為恢複兵力的原因,大量的新兵即將招募,如果沒有精良的裝備,在廝殺中肯定大大影響戰鬥力。
“如今大爭之世,禮崩樂壞,瓦釜雷鳴,百姓流離失所,民心不穩,賦稅不宜過重,但朝廷又不可不無休止赤政下去,此事暫且擱下,事後尚書招集文官商議如何提高國庫收入,擬定方案後,上報於本將軍與太妃協商。”
趙安陵雙手交叉一禮道:“遵大將軍令!”
“繼續往下說!”王羽正襟高坐道。
趙安陵接著話題道:“自大將軍攝政,鼓勵農耕的政策下,同樣鼓勵手工業與商業,燕北的冶鐵、鑄造、漆器、紡織、煮鹽等行業都有所展,加上東夷西平歸附,文武將領已經各就其位,各行其責,推行蒼律蒼法,編籍入戶,整理文檔,將大蒼與東夷的商業接通起來,牟取利潤,逐漸填補國庫平衡,壯大朝廷,國富民強!”
王羽滿意點頭,趙安陵給王常當了十幾年的後勤大管家,在這方麵還是做的非常到位的。
“不過,大將軍,如今,燕北刺史之位空懸,非長久之計!”
“故而,微臣以為,當儘快擇賢能之士事之!”趙安陵又一次朗聲開口道。
他當然清楚,他從原來的燕北道刺吏到如今的暫事吏部尚書之職。本質上,王羽本身就是為了空出這個位置來,然後將自己的人扶上來。
與其等王羽自己來提這件事情,那麼,趙安陵那還不如乾脆一點,主動開這個口,也好給他和王羽之間多留一份情分。
而且,不隻是王羽,就算是這一位新上任的燕北道刺史,也得記得他這一份情分。
“趙尚書以為,何人可擔當如此重任?”王羽順著趙安陵的話,笑著開口道。
“遼陽郡守蕭何、武都郡守王莽、武平郡守蒯通,三人皆有國士之風,在位之時,政通人和,頗有政績。”趙安陵頭都不抬地直接回答道。
這三個人各有各的好,關鍵是,燕北九郡,這三郡郡守都是被王羽親自提上去的,他們三個絕對是王羽的嫡係,推這三個人之一上位是絕對沒問題的。
在這三個人之中,蕭何的出生一般,他的父親連官都算不上,隻是一個小吏,故而,在家世上是沒什麼幫助作用了。
但是,三個人之中,很明顯,這一位是政績最好的,明顯要甩剩下兩個人一大截。
而且,說到底也是王羽的書童出身,在關係上更加親近一些。
至於王莽,這個不用多說,他的姓氏就是他最好的幫助。
隻不過,他的政績雖然也不錯,但總喜歡搞一些花活,一些不合時宜的花活,故而,三個人之中,就以他的政績最差了。
趙安陵從本心上是不想推這個人的,這種喜歡搞花活的人,離不開有人的製約。而這種人爬的越高,能夠製約他的人也就越少,出亂子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但是,誰讓他姓王呢?
蒯通,有他的老子在,再加上他是王羽最早的一批班底,這個未來怎麼都不會差。
“聽聞遼陽郡守今年的賦稅可是比去年高了四成!”王羽似乎是突然想到了什麼,之後開口道。
而這麼一句話,已經足夠表明了王羽的傾向了。
故而,以趙安陵為首的幾個人,當即開始宣傳起來蕭何成為郡守這一年多時間來所做的各項舉措以及成就。
“蕭何有如此大才,若隻為一區區郡守,確實可惜了一些!”
“不過,蕭何出任遼陽郡守,不過一年而已,若是再行提拔,恐人心難平!”
“這樣吧,由蕭何暫且暫代燕北刺史之位!如若燕北在其手中治理得當,再行正式擢升。”
“大將軍聖明!”文武百官齊齊出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