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7章單刀赴會,重將反叛,涼關陷落(2 / 2)

雙方的政治立場完全不同,這兩家,並沒有合作的基礎,更加不可能像個天師道以及威王那樣形成一個利益同盟。至少,是完全不可能明著合作的,頂多也是來一些不可言會的暗地裡的默契。

河西道小朝廷如果和鎮西府合作的話,那就豈不是代表著,他們承認了對方反叛之時給他們塑造的那些冠冕堂皇的借口?

但是,這兩家之間雖然不能夠合作,不代表就不能夠進行一些利益交換了。

故而,趙匡胤如果想要讓河西道小朝廷幫他們的話,那麼,必須要讓對方看到利益才行。

而趙匡胤也非常果決,他給出的條件,就是直接割出了關東道的兩個郡。

現如今的河西道小朝廷,在丟失了一整個河東道之後,也就隻剩下半個河西道了,不過是苟延殘喘罷了。

關東道雖然在大蒼之中也算是相對排名靠後的那種道,然而,對如今河西道小朝廷來說,這兩個道卻至關重要。

每一家,如果動真格的話,都有足夠的能力滅掉他們。

如果能夠將關西道這兩個郡拿在手中的話,對於完善他們自身現在的防禦體係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也正是因為這種種的原因,趙匡胤給出的這個條件,這個誠意不可以不大。

而且,這還不是趙匡胤給出的全部條件,而隻是第一個條件。趙匡胤給出的第二個條件,同樣誘人。

對於趙匡胤來說,當前的大敵壓根就不是河西小朝廷,就算是雙方有著不可調和的矛盾,但對方的實力就放在那裡。如果能夠打趴下靖王這個大敵的話,河西小朝廷自然有的是辦法解決。

而為了說服河西道小朝廷,說客樓緩被趙匡胤派去前往出使河西道朝廷。

樓緩,戰國時期趙國人,是戰國中後期著名縱橫家。

早期跟隨趙武靈王,推行改革。樓緩初仕趙國,侍奉趙武靈王。他主張學習秦國的製度,引入胡服騎射,使趙國國力強盛。在這期間,樓緩為趙國出謀劃策,幫助武靈王加強王權,推行改革。

中期倒向秦國,並成為秦國丞相,先後輔佐秦昭襄王和秦惠文王。這期間樓緩曾設法破壞趙秦同盟,使兩國交惡。他也以外交手段,聯合秦楚,對抗魏韓等國。

樓緩被趙雍攜帶出來之後,一步步就打拚成為了趙長風的第一說客,深受趙長風父子所看重。

而樓緩不負眾望,在和河西小朝廷的談判之中,先是拋出的第一個條件,再誘使對方主動提出第二個條件,從而,正式促成了這一件事情,得到了他們想要的東西。

而他們想要得到的東西,其實也隻是幾封書信而已。

此後,趙匡胤喬裝打扮,單刀赴會,親自邀敵軍大將夏澤、虞風聲、風易寒前來一會。

夏澤、虞風聲,他們兩個都是曾經禁軍八大將之一,而眾所周知,這禁軍八大將就是皇甫朝廷的爪牙,是皇帝最忠心的那一批人之一,忠君的思想,是刻在他們骨子裡的。

如果不是皇甫明昭的臨終遺命,這些人就算是寧肯戰死,也絕對不可能投降於皇甫古淵的。

就如同當年的黃飛揚,即便是整個家族都低頭了,他也不肯低頭,他當時雖然跟隨在王羽軍中參與了西戎之戰,但實際上也沒有對王羽低頭,他之所以參與哪一戰,本身就是為了去求死的。

皇甫古淵也深知這一點,明明知道留下這些人是隱患,但偏偏這些人都是驍勇善戰之輩,又不忍心將他們殺了。

而且,真要是如此做的話,那其他皇甫名叫朝廷投降過來的人,也會兔死狐悲,有些不太值得。

故而,也隻能把他們高高供起,但卻不給他們實權。

這些人,表麵上看起來官職不低,但這段時間過的可謂是如履薄冰,處境並不怎麼樣。

這個時候,趙匡胤拿著河西小朝廷眾多要員的書信而來,趙匡胤又親自陳名利弊,意圖說動這三個人相助於他。

趙匡胤之所以來說服這兩個人,其實並不是指望著說服這兩個人投向自己,那就有些天方夜譚了。這幾個人就算是在皇甫古淵那邊過的再不容易,可是,也不可能倒向反叛了皇甫朝廷的趙匡胤的。

而他來說服這兩個人,這就和趙匡胤答應河西小朝廷的另外一個條件有關了,河西小朝廷答應幫忙趙匡胤來勸降這幾個人,可是,除了趙匡胤許諾的那兩郡之地外,也必須放歸這些人回歸河西小朝廷。

除了依靠那幾封信利用情義脅迫之外,趙匡胤韓信這三個人痛陳利弊。

且不說這三個人如果幫他趙匡胤,趙匡胤答應河西小朝廷的條件。

光是如果他們鎮西軍敗退的話,一旦鎮西軍失去了河南的的那兩郡之地,靖王將會再一次和河西接壤。

鎮西軍固然是靖王的眼中釘,肉中刺,可是,皇甫明昭殘存的血脈,靖王更加是視其水火不容。

故而,夏澤、虞風聲、風易寒雖然猶豫了好幾日,但最終還是被趙匡胤說服了。

尤其是風易寒,他與當年的楚西釗本來就是亦師亦友,楚西釗之死,首罪當然在王羽,但是,其他那幾位也絕對走失不了關係。

他不僅因為趙匡胤的話,憂心於河西小朝廷的情況,更加是被趙匡胤激起了心中那隱藏的仇恨。

自從皇甫明昭朝廷被滅以後,風易寒因為種種原因,不得不隱藏起了這股仇恨,甚至,必須要自欺欺人,欺騙自己忘記這段仇恨。

但是,他到底也無法永遠自己欺騙自己,一個人不可能欺騙自己一輩子。

故而,三個人之中,他居然是第一個下的決斷之人。

也正是因為這三個人的背叛,讓原本一片形勢大好的靖王優勢儘喪,甚至,就連門戶之一的涼關,也最終落入了趙匡胤的手中。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