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宮嬪妃原本還沉浸在皇上的回宮的喜悅當中。
沒想到, 哐當一下,皇上居然突如其來發出了這兩道聖旨。
居然說太子和太子妃八字不合,準許他們和離。
這怎麼可能?
要知道, 當初皇上定下瓜爾佳氏為太子妃, 可是方方麵麵都查得極其仔細。
就連八字都由欽天監反複查看,沒有任何問題, 皇上才會指婚。
可現在,皇上竟然拿出這麼一個可笑的理由,實在是明晃晃地強娶兒媳啊!
前朝後宮動蕩不安, 就連宗室都頗有怨懟。
大清已經不是剛剛入關的時候。
那時民風開放, 寡婦二嫁並不稀奇,就連兒子娶庶母、弟弟娶嫂子都是常有的事。
但是隨著大清立朝以來,不可避免受到綱五常的種種束縛,對於女子的要求則是越來越高。
瓜爾佳氏先是太子妃,身份尊貴, 於天下女子都是表率,又怎麼可以二嫁給皇上, 成為大清皇後, 母儀天下?
如此一來,豈不是壞了倫理?
前朝批判瓜爾佳氏的奏折如同雪花一樣飛到了乾清宮的案桌上,就連殿門口都跪了一地的朝臣。
這些大臣們滴水未進,以生命為威脅, 一個勁地喊道:“臣等求皇上收回成命,賜瓜爾佳氏出家。”
“求皇上收回成命, 賜瓜爾佳氏出宮。”
他們不敢指責皇上的過錯,隻會揮刀斬向勢弱者,將罪行都推到瓜爾佳氏身上, 希望嚴厲懲治她。
甚至於,在這些人內心深處的惡念是希望能夠將瓜爾佳氏施以正法。
乾清宮內,氣氛沉悶,李德全低著頭,戰戰兢兢地守在那,心裡埋汰這些糊塗的朝臣們太不識相了。
坐在上方的康熙麵色陰沉如水,眉頭緊蹙,拳頭緊握。
一旁的靜姝靜靜地牽起他的手,十指相扣,溫和笑了笑。
“郎,彆再皺著眉頭了,我欲進宮的時候,就已經想好了這一路會布滿荊棘。”
“不會的。”
康熙目光堅定,看向她的時候瞬間神情柔和了許多。
“姝兒,朕已經不是那個年幼時受人桎梏的小兒了,現如今朕大權在握,定能夠護住你。”
旁人越是這樣阻撓他和姝兒在一起,他越是不改其誌,早已經是老房子著火,連救火的希望都沒了。
隻要能夠和靜姝堂堂正正地在一起,哪怕與世界為敵的感覺,他也在所不惜。
他不在乎名聲,不在乎所謂的聖君與否,跟姝兒比起來,那些都不值一提。
康熙目光如炬,閃過一絲冷意,“姝兒,彆怕,所有人都有私心,朕就不相信那些人渾身上下沒有半點不清白的事情。”
“正好借著這次機會,清除那些彆有用心之人,肅清吏治。”
“郎謀略高超,內有乾坤。”
靜姝莞爾一笑,依賴地靠在他的肩膀上,極其安心。
“隻是我實在看不慣這麼多人明裡暗裡地逼迫你,他們一個個都令有所圖,為了自己的利益,想要委屈郎。”
康熙深表讚同。
很快,康熙將暗衛調查出來的證據甩在這些朝臣們的臉上。
樁樁件件,除了個彆幾個兩袖清風的,大多數人私底下都做了一些有違朝綱的事情。
更甚者,有人罪行滔天,殘害百姓,魚肉鄉裡。
康熙怒氣衝衝,直接當場摘了那些犯下累累惡行的朝臣的帽子、朝服等等,判了個株連九族的罪名。
殺雞儆猴,嚇得其他朝臣個個跪在地上,瑟瑟發抖,什麼話都不敢說了。
乾清宮大殿門口一片沉寂。
康熙冷言道:“往日看在爾等儘心儘力辦事的份上,朕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無傷大雅。”
“但若是有人想要朕不好過,朕第一個就要將他九族查得乾乾淨淨,看看是不是裡裡外外都清清白白,才有資格在這說道四?”
“皇上息怒,臣等惶恐。”
康熙麵色陰沉如水,居高臨下地看著這些人,怒斥道:“朕看你們膽子大的很,竟然敢以死相逼。便是以死威脅,朕也不怕。”
“朕不在意那點名聲,隻要爾等問心無愧經得起朕查就行。”
眾人麵麵相覷,皇上要娶瓜爾佳氏為妻,總歸都是天家的事情,跟他們沒關係啊!
他們犯不著得罪皇上。
於是乎,眾人看向並行站在一起的皇上和瓜爾佳氏,異口同聲地喊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皇後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
康熙滿意地勾起一個笑容,這才願意放他們離開乾清宮。
皇上和朝臣們對峙的這一仗,最後以朝臣們潰不成軍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