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可惜,刺客們見被抓了,立即咬舌自儘,沒能留下活口。
眼見危險解除,靜姝不禁鬆了一口氣,撲到康熙懷裡顫抖不已。
康熙輕拍著她的身子,輕聲細語,安撫著她。
然而,就在眾人放鬆警惕的時候,又有一波人在暗中放了冷箭,眾人一下子沒反應過來,唰的一下,好幾個親衛都被射死了。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一下子找不出那些人到底藏在哪,康熙這邊損失慘重。
他眉頭緊蹙,死死地用披風將靜姝嚴密地護著。
好在親衛們反應過來,不要命地保護主子和夫人,手段利落地反殺了好幾個刺客。
這時,護衛軍隨之趕來,康熙這邊力量大增,形勢一片大好。
趁著他們抵擋刺客的時候,背後突然冷箭襲來,直直地要射中靜姝。
康熙心神大亂,來不及思考,直接借著巧勁以身代之,胸前瞬間中了箭,倒在地上。
“三郎。”
靜姝淚眼朦朧,哭得上氣不接下氣,想要去觸碰他,又怕碰到他受傷的地方。
“三郎,你一定要沒事,你答應過我的,要陪著我一起看福兒長大的。”
此時所有刺客都已經被捕殺乾淨,都是一批死士來著,個個有骨氣,自我了斷,沒有留下一個活口。
親衛首領跑過來,畢恭畢敬地詢問道:“夫人,咱們接下來該怎麼辦?”
靜姝眼裡閃過一絲狠厲,“速速去請大夫過來,另外,這些刺客的屍體一並帶走,勢必要查個水落石出。”
“是。”
這時,康熙突然重重地咳了一聲,嚇得靜姝手足無措。
“三郎,彆動,小心你身上的箭還沒拔掉。”
康熙淺笑一聲,撕開衣裳,原來那隻箭射中了同心鎖,力道十足,就差一點點就要射到他的胸口了。
是他下意識以為自己中箭了,身體有了本能反應,這才倒了下來。
“姝兒,還好有你送的同心鎖,虛驚一場。”
看到他沒事,靜姝笑出了眼淚,“我真怕,我不能沒有你。”
“朕知道,朕亦是如此。”
擦乾淨她的眼淚,康熙扶著她起身,殺意漸生,衝著設計這次刺殺的人去。
在康熙不餘遺力地調查下,起初種種線索指向反清複明等信徒,最後發現刺殺的幕後黑手是索額圖,或者說是太子。
康熙怒氣衝衝,速召了太子。
乾清宮氣氛沉重,安靜得有些嚇人,太子走進來的時候之前,心裡有一種不祥的預感,明白今日這關他是過不了了。
“兒臣給皇阿瑪請安,皇阿瑪萬福金安。”
看著太子,康熙眼神沉沉,隻覺得痛心不已,沒有讓他起身,而是質問。
“太子,朕且問你,可有什麼虧待你的地方?”
太子渾身一緊,勉強保持鎮定:“回皇阿瑪的話,兒臣沐浴天恩,全依仗皇阿瑪悉心照顧。”
“哼!”
康熙冷笑一聲,坐在上方嗬斥道:“既然如此,朕待你不薄,為什麼你要夥同索額圖設計刺殺朕?”
聞言,太子瞳孔驟然一縮,大喊冤枉:“皇阿瑪,兒臣沒有,兒臣從不知情。”
“事到如今,你還要狡辯。”
康熙眼神中滿是厭惡,將調查出來的證據甩在了太子頭上。
“你且看看,還有什麼話可說?”
太子匆忙打開,裡麵竟然有他和索額圖的對話,還有他們密謀刺殺的種種細節。
不禁心下被寒氣侵染,身軀一瞬間抖如糖篩,羞愧地流下了悔恨的淚水,太子哭訴道:“皇阿瑪,兒臣知罪,兒臣不孝。”
康熙怒從心起,忍耐到了極致的火氣發泄出來。
“你既知自己不孝,又為何眼睜睜看著朕被刺殺?”
“此番若不是朕命大,怕是現在坐在龍椅上的人就是你愛新覺羅胤礽了吧?”
沒有哪一個帝王可以放過想要謀害自己的人,即便這個人是自己的親兒子也一樣。
捫心自問,康熙在太子身上花的心血甚多,沒想到,竟然被反咬一口。
他麵色陰沉,大聲指責:“朕真不知道,你到底是姓愛新覺羅氏,還是赫舍裡氏?”
太子癱軟在地上,麵白如紙,喃喃自語,“皇阿瑪,兒臣一時鬼迷心竅,兒臣心裡實在是太害怕了,怕您有一天會廢了兒臣,兒臣不得不出此計策。”
“兒臣沒有想要謀害您,隻是希望瓜爾佳氏沒了,這樣您就可以再像從前一樣眼裡能夠看到兒臣了。”
不說還說,說到靜姝,康熙更是火冒三丈。
“姝兒做錯了什麼,你竟然狠心地要她的命。你若是有怨言,儘管對著朕發泄,但不能傷害姝兒一分一毫。”
“兒臣,兒臣……”太子支支吾吾,說不出個所以然。
他總覺得,如果沒有瓜爾佳氏那個賤人,他和皇阿瑪的關係不至於到了今天這個地步。
康熙也累了,好似神色疲倦,揮揮手示意太子退下,“太子,你做錯了事,朕必定會嚴懲於你。”
“兒臣不孝,望皇阿瑪保重身體。”
太子那股精神氣瞬間沒了,原先挺直的背也彎了下去。
沒過多久,康熙便以太子謀逆之罪廢除其太子之位,幽居鹹安宮,無詔不得出。
至於索額圖,直接賜死。赫舍裡一族,成年男子全部流放。
滿朝震驚,但沒有人敢為太子說話,反而從中看到了利益,等廢太子事情平息以後,開始不斷地有人上奏折請求再立太子。
都被康熙狠狠地壓下去了,冒頭的皇子阿哥也被他狠狠打壓了一番。
坤寧宮依舊是熱熱鬨鬨,康熙一進來便看到母子倆溫情滿滿的畫麵,心頭一熱。
天下之大,終究還是有他一處容身之地。
靜姝抬眸望去,嫣然一笑。
愛意儘在不言中……
————
《清史稿》記載:
孝曄仁皇後瓜爾佳氏,滿洲正白旗,和碩額附華善之孫女,漢軍都統石文炳之嫡女,家世顯赫,身上複有瓜爾佳氏和愛新覺羅氏血脈。
因其出身貴重,蕙質蘭心,於康熙三十四年六月嫁進毓慶宮,正式冊封為皇太子妃。
康熙三十六年八月,帝準許其與太子胤礽和離,瓜爾佳氏成為大清曆史上第一位能夠和離的福晉。
同時,帝下旨,欲要以皇後之位迎接其入宮,成為中宮之主。
天下嘩然,群臣勸阻,仍不改其意。
康熙三十六年九月初九,舉辦了空前盛大的冊封典禮,瓜爾佳氏成為康熙帝的第三任皇後,入主坤寧宮。
自皇後入宮以來,群芳失色,無人能與其爭鋒,帝為其空置六宮,獨寵一人。
康熙三十七年六月初四,皇後生子胤福即清世宗,帝大喜,大赦天下,於皇十七子滿月宴冊封其為容親王。
康熙對皇後母子的恩寵,讓人驚歎。
康熙四十年,太子胤礽謀反被廢。
康熙四十五年,帝以皇十七子胤福中宮嫡出、人品貴重為由立其為儲君,居毓慶宮。
康熙五十五年,帝傳位於太子,開始了又一個朝代的盛世佳話……
野史記載,康熙帝在位五十五年,撤三藩,滅準噶爾,□□,功勳卓著,勤政愛民,乃盛世開創者,千古一帝。
然而,最為被人非議不斷的便是他竟然冊封了曾經的太子妃為皇後,父奪子妻,一女共侍二夫等等,議論紛紛。
但帝不改初心,如珠如寶地寵愛了皇後一生一世,僅此一人。
傳到後世,無數電視劇、電影改編了他們的愛情故事,講述一代傳奇帝後的傾城之戀。
有人說,康熙帝和皇後瓜爾佳氏隻是不幸沒有在對的時間上遇上,但無論世事如何變換,鬥轉星移,該要愛上人終究還是會愛上,矢誌不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