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白:“匈奴與大漢的仇恨已成為死結,但天佑大漢,漢武帝抽出的這兩個戰神體驗卡,一位年僅二十歲的‘冠軍侯’霍去病,以及他的舅舅‘大司馬大將軍’之鼻祖衛青,兩次征戰河西走廊,清除了河西走廊全部的匈奴勢力,自此,大漢將匈奴與西域的連接徹底中斷。”
節奏緊密的鼓聲響起,軍隊吹響衝鋒的號角,兵戈之聲、戰馬嘶鳴不絕於耳,愈發激昂的戰曲響徹雲霄。
這戰曲,描繪著雄偉壯麗的大漠戈壁、遼闊豐茂的草原,配合天幕畫麵食用更佳。
“為防止匈奴再次反撲,匈奴渾邪王、休屠王降漢後,初置酒泉郡,分置武威、張掖、敦煌,列四郡,遷徙百姓前去生活,隻有人口駐紮,才徹底把控。”
“中原通往西域的通道從此被打通,這條通道成為中國與西亞、東亞地區文化與物質交流的主要陸上通道,這條通道就是——鐺鐺鐺鐺,絲綢之路!”
“敦煌漢塞及郵驛遺址先後出土的大量漢代簡牘,記錄了華夏文明與西方文明傳播交流的生動曆史。”
“從首開絲綢之路至今,這條路仍是我國與中亞、西亞及歐洲各國相聯係的重要橋梁。絲綢之路是古代東西方商貿往來的生命線,並且促進民族交融、藝術文化交流。數千年間,東西方商貿以及朝貢的發展有賴於此。”
“自西漢起,至盛唐興,這條路跨越了中華文明、埃及文明、巴比倫文明、印度文明,跨越不同國度和膚色人民的聚居地,不同文明求同存異、開放包容,共同繪就了新朝代人類文明繁榮的壯麗篇章!”
——
從仙人講到設置酒泉開始,天幕化身為畫卷,筆墨勾勒的輿圖一一展現,標點出了西域的四郡,以及周邊當時的國家。
所有人:“!!!”
這可是大漢輿圖!
“記下來了沒?”尤其是漢朝君臣,他們瘋狂了。
即使徒步走過西域,探到祁連山山脈唯一方便行走關隘扁都口的張騫,在遍地的風沙草原之中,隻能根據太陽方向認路,也是憑著非一般的毅力和方向感,以及一路張嘴問人才能平安歸來,中間幾度,他都覺得自己要死在那所謂的死亡山脈。
比起他帶回來的西域見聞,他畫出的西域輿圖方位模糊,對於漢軍行軍隻能做一個參考。
而現在隻是驚鴻一瞥,隻是幾個板塊的拚接,非常簡單描繪了當年絲綢之路各區域的分布情況,但能如此精準,仍然令他們瘋狂!
他們分明能察覺,這輿圖絕對不是隨筆一畫。
那曲折的拚接處,必定是國土接壤之處,否則怎會如此凹凸有致?
哪怕是傾國傾城的美人,此刻在他們眼中也沒有天幕來的迷人!
哪個朝代都不缺過目不忘的天才,此時已經有人揮毫潑墨複刻了這份輿圖——東起長安,經曆四郡,最後出敦煌,西至遙遠的地中海。
那是一片他們未曾探索也從不了解的土地。
“誰能想到陸地裡竟然還能有個內海呢?叫地中海,這名字真是有趣。”
“我之前也聽從西域來的商人說過……大漢的西方竟有如此之多的國家林立。”
“若是匈奴人見著天幕,要不引導一番,彆讓他們跟著我大漢死磕了,禍水東引,讓他去更遼闊的土壤撒歡。”
“呃,也不是不可以?”
“唉,那些傲慢無禮的匈奴人,說不通的啦……還是要打的啦……”
至少在天幕的敘述下,漸漸的主和派與主戰派的比例越來越傾斜。
以前的主和派:不打仗,打仗太耗費民力物力了!
如今的主和派:韜光養晦,休養生息,給我攢錢攢糧!整個大漢都給我卷起來,讓我們共同創造未來打匈奴沒有後顧之憂的幸福大漢!
誰不想名垂青史,誰不想功成萬年?!
——
明初。
在白白講述大漢收複西域的重要意義時,朱棣邊聽,眼神邊閃了閃。
聽仙人之言,西域當真無比重要。
不一會兒,他的眼神又閃了閃。
他想到了西域像小可憐一樣的關西七衛,誰讓那裡收成差、戍邊苦,連隻鳥都不稀罕往那兒飛,沒想到是如此要地。
這種好地方,合該納入朝廷管控啊!
明軍連續北伐蒙古,甚至取得了捕魚兒海大捷如此輝煌勝利,再次重現漢唐盛世的武功,但我大明如今對於西域的控製,等於說是家長不上心的孩子,處於放養狀態。
現在要是讓西域那些小國知道絲綢之路的重要性,怕是要來搶孩子了!搶不走也要揩揩油……
朱棣瘋狂思索期間,眼神中睿智的光芒也忽閃忽閃。
雙眼皮:啊,好強,這蓬勃的智慧,我快要遮不住了!
朱元璋正稀罕自己的龍袍。
龍袍,絲綢做的,褲子,夾了上好蠶絲的……
朕,就是富有四海的皇帝,朕,就是能這麼奢侈!
誰能想到當初我一個破碗闖天下,一件衣服隻求蔽體,破了個洞也沒法補,頭都從胳肢窩鑽出來的時候呢?
嗯,他的回憶十分具體,導致這位小名朱八八的開國皇帝情不自禁抬起胳膊,關注了一下許久未曾沒麵的自己的腋下……
眾所周知,明製龍袍的形製,並非立體剪裁,那麼腋下走線是否完美對於上身效果就十分關鍵了。朱元璋今兒身上這件,在兩肩和胸前各繡一團團龍,是承襲了唐朝審美,簡潔大方又美觀威嚴。
由於是剛剛建國,服飾上也比較簡潔實用,並非寬袍大袖,便於行動,所以他一抬胳膊,就能看到腋下。
朱八八:很好,走線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