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白曆數:“實際上,壽終正寢的有魏國公徐達、鄭國公常茂、曹國公李文忠……等20人,另有2人戰死,真正死於非命的為14人,其中在李善長一案中被打為胡黨的有……在藍玉案一案被牽連的有……”
永樂年間的朱棣,身著袞龍服,到此時不禁辯解:“江夏侯周德興、永嘉侯朱亮祖、豫章侯胡美基本屬於罪有應得,剩下十一人,不到總數的三分之一,且都罪名加身。”
我老父親雖然有黑曆史,但也不至於這麼黑。
“什麼‘火燒慶功樓’,子虛烏有,純屬虛構!”
眾臣的頭更低了,不斷調整表情管理:我們也知道是假的呀,所有天幕之下看懂的觀眾也知道是假的,但您能怎麼辦呢?您要是特地發聲明辟謠,那不更尷尬嗎?
朱棣宣布:“《太.祖實錄》成於急促,未及精詳,當細心勘誤,以致後世,讓我大明百姓,知事懂史!”
懂我大明濾鏡美顏過的故事。
眾臣俯首稱是。
《太.祖實錄》二次修改倉促,不是因為您登基僅三月就亟命修改,八個月就修改完了全書一百八十三卷嗎?
有種自己屁股沒擦乾淨,還要給老爹擦屁股酸爽。
頂頭這位皇帝修書就修書,還焚燒原版太.祖實錄,建文年間的太.祖實錄如同建文遺臣一樣,在當朝無影無蹤。
有對民間輿情規律較為了解的官員,已經遏製不住澎湃的吐槽欲:掌控史料喉舌又能如何,自古,越是欲蓋彌彰,越令民間猜測紛紜,爆發更為離譜的揣測。演變成為民間傳說,不得不說,可能也有陛下您的一個鍋。
“……”捂嘴,不,我不想吐槽。
——
白白:“朱元璋為其一姓之江山永固,除了那些有名有姓的功臣,底下牽連人數達數萬人,被營造了一個殺人魔頭的人設不意外,但是另一位老劉頭,就比不上我們的老朱頭……咳,我不是在罵人。”
“因為兵仙韓信被殺的緣故,讓漢高祖劉邦成為和明太.祖朱元璋並列的,以誅殺功臣聞名的皇帝。”
“兄弟們給你賣命立下汗馬功勞,劉邦反手一套送走你離開人間之外,擱誰看都是狡兔死走狗烹。從皇帝的角度來說,他們情有可原,從功臣的角度來說,那叫一個冤枉她媽給普信男五百萬讓他離開冤枉。”
“?”
“冤到離譜。”
“劉邦兩大助力,開國第一任丞相蕭何以及天降神兵撿漏的SSR卡韓信,妥妥的開國功臣,劉邦可能對蕭何動過殺心,用強占民田的借口把蕭何關進監獄,械係之。隻不過,沛縣元老一直是劉邦心腹,劉邦不能與沛縣元老生間隙,他警告蕭何一番後也就放出來了。韓信之死也是沛縣元老敵對的呂後一派親自動手,劉邦隻是事後默認,誰能知道他心裡樂不樂意呢?”
小酒笑,用港台腔陰陽怪氣:“阿信,發生這種事,我也不想的~”
“劉邦殺人,確實隻有個位數。而另一殺功臣的主角曹操,一直是愛才人設,欣賞關羽到‘給你最後的疼愛是手放開’的地步,會忌憚楊修洞悉人心嗎?”
小酒:“吾好夢中殺人。”
白白:“因一句‘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把楊修嘎了,來彰顯曹操的疑心病。但實際上曹操殺楊修的緣由,可能是楊修卷入了曹丕和曹植之間的世子之爭,孔融一家滅門警告,荀彧之死震懾群臣,無一不是彆有目的,曹操濫殺的說法有些經不起推敲。”
小酒:“所以曹劉表示咱不登月碰瓷,這屠殺功臣的‘美名’還是朱兄來承受吧!”
白白:“對頭。”
“曆史總是布滿疑雲,尤其是宋明史野史傳說幾乎覆沒正史,比起正史三兩字,野史的故事熱鬨非凡。我也講著講著偏了,說到趙匡胤杯酒釋兵權,大肚能容人,相應的對照組就是他弟弟宋太宗,野史裡又是一個情緒豐富、血肉飽滿的小心眼屠殺人設。”
“宋太.祖趙光義,宋朝毒酒規則發起人,暴斃傳說宣傳大使,大宋車神代言人。”
“想搞事情,一杯毒酒,一勞永逸,打趙光義起,宋朝賜毒酒都成了傳統,因為趙光義的熟練程度像經驗條刷滿,導致燭影斧聲各色傳聞裡描述:趙匡胤暴斃得蹊蹺,就是被他的好弟弟毒死的。”
白白打油詩一首:“五花馬,蹄朝西,投毒高手趙光義,往西天送了四個皇帝。”
“!!!”所有宋臣“嗖”的一下昂首探頭,猶如狐獴,風聲鶴唳。
哪個故事編的?
哦,野史,那沒事了。
趙匡胤,被劇透的怨種皇帝再添一名。
我就知道我逃不過,沒有開國皇帝能逃過。
所以我是怎麼死的?還有一點點好奇。
這個故事一看就假得很,我的親弟弟給我下毒?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趙匡胤將心比心,倒是理解了的之前幾個朝代帝王麵對劇透的心情,學習伴隨著謹慎,想相信又覺得太離譜。
趙光義急得跳腳:“哥,哥,你聽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