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8 章 該稅的要稅!(2 / 2)

白白邊烘烤茶團邊接著聊:“宋朝是有史以來唯一一個不抑商的朝代。景德年間茶商僅在東南地區便獲茶利三百六十餘萬。”

景德年間的宋真宗:“哦豁!”精神一震。

讓天下人抬頭仰望朕的政績!

白白:“十倍的差距啊,茶葉一直都是奢侈品,要不是宋朝經濟繁榮,人百姓口袋裡有閒錢,也就沒有如此百花齊放的茶戲了。”

“茶葉質量提高了,製作技術也提高了,美味的飲品受到更多人的青睞,遠銷宋朝北方。位於西北或者西南的少數民族也需要茶來均衡飲食。”

“宋朝是唯一不抑商的朝,基於澶淵之盟形成穩定宋遼兩國關係,商品經濟空前繁榮,使得商人們生意做大,從四川、雲南的茶產地遠走西藏,通過邊關貿易出口茶葉。茶葉作為北宋重要的出口商品,在‘盟友’那兒獲取的馬匹,與‘叛逆期’少數民族作戰。”

“當時,與北宋進行茶馬貿易的主要是西北邊疆的吐蕃、回絕、黨項、白馬,靠近產業原產地屬地

() ,所謂,蜀茶總入諸蕃市,胡馬常從萬裡來。”()

56個民族,56朵花,剛從戰亂中安穩的北宋當然不隻西北這些叛逆期小弟,宋朝和往東北的少數民族交易以及往東海外貿易,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茶葉的生意也很活躍。

?想看茗色寫的《秦皇漢武都對我“真香”了[曆史直播]》第 58 章 該稅的要稅!嗎?請記住本站域名[(()

“繁榮的經濟發展是建立在政局安穩的前提下。有人認為宋仁宗折了華夏兒女的傲骨,有人認為納稅幣換來百年安穩是一筆劃算的買賣。宋仁宗也是一位褒貶不一的皇帝,檀淵之盟是否是恥辱,觀者各抒己見。。”

小茶笑了一下:“雖然要繳納歲幣,但宋朝拿錢換發展……我對宋仁宗挺有好感的……因為包公斷案劇吧,《七俠五義》XX演的展昭和後來XX演的都很帥,還有XX演的公孫策……《東京夢華錄》裡吃喝玩樂衣食住行從簡陋到精細……也能見到《清明上河圖》隻是汴京一角的縮影……”

“要說檀淵之盟最初的決策沒有太大的失誤,那為什麼有人罵宋朝弱自仁宗起?挺令人惋惜的。”

白白:“最初決策未嘗沒有臥薪嘗膽之意,但檀淵之盟百年,戰爭不再迫在眉睫,在看似和平的年間被繁華的樂章掩蓋,重文抑武形成惡性循環,可惜拖延著拖延著,把自己的心氣都拖延沒了。”

小茶個人色彩濃烈發言:“而且唐末宋初,中原和遼國還有後起之秀西夏打得熱鬨,誰料到老天爺突然開了戰神親兒子buff給突然崛起的金國啊!”

一支小小女真族,一杆子創飛三個大國。

——

天幕之下,善於辣評曆代各位皇帝的老朱哼了一聲:“呸,北宋宋朝弱自趙一起!趙匡胤開國時,雖然杯酒釋兵權,隻為中央集權,仍重視軍事,直到他弟弟趙光義上位,大行重文輕武,奠定了文官指揮武將的百年基調。”

“孽子,你用什麼眼神看老子?老子也是讀書人!”

當過和尚和乞丐的讀過書的人。

白白繼續:“北宋設立榷貨務控製茶葉供給,也是拿捏住了一條命脈,曾一度迫使政吐蕃府與宋議和,四川黎州青塘羌族也因宋一度中斷茶馬互市而聚眾擾邊,要求複市。由於厚利。,‘商賈轉至於西北利嘗至數倍’,大批商人趨之若鶩。朝廷看中商人的商隊商道,為解決邊境駐軍糧草的運輸,將茶葉與‘入中’結合起來——商人若將糧草等物質運至邊境駐軍處,朝廷會給予商人相應價值的鹽引、茶引或其它物品作為報酬。”

“胡亂印發鹽引能引發一個國家的經濟動亂,和亂印國債差不多了,茶引自此享有鹽引的官方地位。”

小茶:“都有‘入中’和互市了,商人到邊關總要再換一批貨回去售賣。但凡北宋有個能人,能狠一點,經濟製裁要是玩得好就是碾壓,如果這麼多商人大量購入羊毛和馬匹,讓草原人覺得交易比打仗更賺錢,就會多養牛羊馬匹,有錢賺誰想打仗啊?”

白白:“你其實說得對,大部分戰爭的出發點都是為了資源。若是一場寒冬,草原上人和牲畜活不下去,就隻能南下劫掠,這是他們

() 的生存之道,至於禮教法製?在生存麵前都不重要。”

白白:“可大國經濟不是那麼容易玩得轉的,王安石不就是出發點是好的結果翻車了嗎?百官誰沒讀過管仲‘齊紈魯縞’的糧食貿易戰?魯國人為了利益不種糧食,改種桑養蠶,是理想化成果,但敵人沒腦子嗎?”

白白看他一眼:“當時羊毛不值錢。科技才是第一生產力,又硬又紮大多數做了羊毛氈,哪有保暖細膩的羊毛羊絨紡織工藝?冬日連棉衣都是奢侈,隻能塞蘆葦蓬草,哪知道鴨絨鵝絨貴如黃金的價值?”

小茶:“工業革命不愧是人類簡史第一次革命,國力上來後各種政策補助也不用擔心草原上東邊牧馬西邊放羊會餓死。”

——

天幕之下,拿下了燕雲十六州的北伐王者老朱家對此很有經驗,點頭教導兒子:“燕雲多年來各族混居,習性風俗不同,驍勇悍武各有私兵,但現在也是我大明百姓。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燕雲不比中原土地肥沃,產糧勉強果腹,遷民人人困苦,才去搏一條出路,若有天災,賑濟應當及時,謹防異族被煽動有異心。”

他點了老四回答課堂抽查,舉例:“邊境地區我大明如何賑災?

老四答:“若從金陵運河直通西京,人口嚼用算上路上損耗至少要準備兩倍糧草……應以入中,朝廷讓那些鹽商茶商用茶葉交換糧食,能夠就地救災,以免長途運糧損耗。”

朱元璋滿意點頭,倒看這孽子沒那麼順眼了一點。

——

白白:“北宋和西夏對峙,南宋和金人打生打死,然後退居江南——靖康之變慘烈程度比衣冠南渡更甚十倍有之……”

白白頓了頓,繼續順著朝代講:“金人建立的元朝與草原關係密切,當然不缺茶葉,到了北伐凱旋的大明,漢人終於奪回邊境的統治權,明朝也明白安撫邊關的重要性,沿用了宋代的茶葉監督製度,開啟茶馬互市。”

“相比於宋朝而言,明朝的茶課司對茶葉檢驗、儲存、運輸各個環節管理嚴格,甚至有完善的物流體係。茶葉價格約為每斤40文錢,宋代都已經20文了,算是正常通貨膨脹。”

“但之前也提到了明朝後期皇室龐雜,冗官嚴重,官員清貧,饒是開國皇帝每天砍貪官腦袋也禁不住貪汙腐敗,在茶馬互市是被朝廷壟斷後,他們坐地起價!”

“洪武武年間,120斤茶葉才可以換取一匹上等的馬,但是到了嘉靖年間,80斤茶葉便可換取一匹上等的馬。少數民族商人不樂意了,你一個大國還薅我們小部落羊毛?”

“他們雖然打生打死,也是需要茶葉的呀,走私被打擊,公家又是敵對勢力,首領隻能想辦法找關係,請人從中‘斡旋’。”

“他在部落裡轉了一圈,這不就盯上了一個來自大明的瓦剌留學生,鼎鼎大名的——大明戰神,朱祁鎮!”

小茶:“讀作留學生,寫作人質,讀作‘斡旋’,寫作‘叫門’。”

白白:“大明戰神朱祁鎮不是大明將領,是前任大明皇帝,現任大明太上皇來著,他又不是學彼得大帝,沒有在外遊學的嗜好,卻因為禦駕親征不得不被熱情邀請成為‘瓦剌留學生’。”

“他此前可能也沒想到,這起戰亂的導火索,僅僅是茶葉漲價吧?”!

上一頁 書頁/目錄 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