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本屆飛躍獎采用的是直播模式, 林濟和一眾明星、平台的互動被觀眾們收入眼中,他雖然隻是編劇,可所受的矚目卻不亞於現場任何一位明星。
而自從他被彈幕關注之後, 彈幕的畫風立刻變了。
“No經典大賞,no《劇作家》。”
“讓我康康現場還有誰收視率沒超10.04%?”
“不是吧?原來你們這麼沒用。”
“報看。”
“他們隻是太討厭那篇文章……”
彈幕儼然成了林濟名言集合。
“我快被這群人笑死了。”
“+1, 一開始摸不著頭腦,後來發現每一句我都有印象, 不得不說, 小林不僅會寫劇,嘴炮的本事也沒幾個編劇比得上。”
“笑死, 彆的編劇一發癲就嘲觀眾嘴搭檔,小林一言不合就對著同行放炮。”
“我其實一直在等他no《劇作家》,給我急死了,可惜一直沒看到!”
“深深懷疑小林怕自己一不小心忘加書名號了, 畢竟他自己也是劇作家嘛。”
聶鷗一邊看彈幕一邊哈哈直樂, 她一有空就去翻林濟微博,那些懟人的紀錄還在,聶鷗是為了提高自己吵架的能力看的。
她屬於有點內耗的性格, 動不動就反思自己, 交朋友也更多考慮對方的想法, 而忽視了自己,雖說她在網上表現得樂觀開朗,現實中其實是有些慫的。
但追了林濟的劇之後, 看著林濟天天在那表演“小林大戰XXX”, 她也學到了一點本事,在現實中就用了起來。
結果——真的爽!
不當軟包子的感覺真的太爽了!
尤其很多時候,事情明明並不是聶鷗引起的, 她卻要顧慮後果讓自己吃虧,始作俑者反倒過得很安心。
聶鷗一直覺得,林濟的做法並不叫發癲,隻是對同行們的回擊而已——每次都是對方先挑起矛盾,擺起前輩的架子對林濟指指點點,自己一片汙糟卻視而不見。
看了會飛躍獎的直播,陳橙出場之後,聶鷗忍不住發了條彈幕:“小林新劇寫什麼題材?夢一個我推和小林再合作。”
“好奇+1,我推還沒和小林合作過呢。”
“哈哈哈這時候就希望來個類似《後宮》的劇本,能一下子塞幾十個演員的那種。我推隻是個小透明,當時麵《後宮》沒麵上,她現在提起這事都很後悔。”
“後悔+1,而且樓上你是麵過《後宮》的,知道我家演員是什麼情況嗎?當時《代號11》劇組找過他的,可他經紀公司覺得這劇沒什麼大氣候,給他接了彆的劇,誰提起這事不氣?我家演員現在還在糊劇裡打轉,一提這事就後悔得不行。”
“想看的題材太多了,不過我已經發現了,隻要是小林寫的劇本,什麼題材我都能接受。”
“濟啊,彆偷懶了,快出來乾活,看到觀眾老爺們期待的眼神了嗎?”
彈幕話題越跑越偏,從演員機遇偏到了題材盤點,不過林濟的每一部劇都被拿出來大肆討論,結論是,演員隻要能在林濟劇裡扮演重要角色,紅是早晚的。
聶鷗分析了一下林濟之前寫過的劇本,有諜戰劇、年代劇、穿越劇和宮鬥劇,不出意外的話,下一個劇本應該不會重複。
聶鷗自己偏向懸疑探案類,她有年頭沒看到這一類型的劇集了。
大江衛視和青藍衛視兩家主力一線衛視很少拍攝這一題材,而星洲衛視每年播出的題材雖雜,卻同樣不青睞這一題材,懸疑探案類相對比較燒腦,這注定了它的受眾很集中,雖然稱不上小眾,可和青藍、大江衛視主流的題材相比,也不算是大眾題材。
一線衛視不肯拍,二線衛視拍出的質量卻參差不齊,偶爾能出兩部精品,絕大多數卻隻注重氛圍渲染,力圖把觀眾嚇個半死,而推理邏輯——零。
不過聶鷗清楚,她不能對林濟要求太高,在她心裡,林濟是很全能的那類編劇了,任何題材的劇本都能駕馭得很好,然而懸疑探案類劇本對邏輯的要求很高,案子本身必須很有吸引力,還要給觀眾刺激感。
至少,在一個案子破完之後,觀眾不會產生“就這?”的感覺。
想到這裡,聶鷗默默打開平板,去搜古早的懸疑探案劇看。
在她小時候,可看的衛視沒有現在這麼多,衛視間的競爭也沒有現在這麼激烈,她隻要換一個頻道,不管在播的劇她感不感興趣,那些劇基本都是精品,現在則不同,她能把遙控器從大江衛視按到其他二線衛視,卻找不到一部能讓她提起興致的劇集。
這幾年她翻來覆去看林濟的劇,《代號11》和《百歸記》她看得最多,是為了陳橙看的,但隻要《後宮》重播,她隻要有空必然會停下來看。
她希望林濟一年寫一百部劇,精神食糧這種東西,當然要越多越好。
……
參加完飛躍獎,林濟繼續閉關。
新劇他還沒考慮好,林濟的閉關,其實就是抱一堆閒書回來,挑上幾本一坐一個下午,從詩詞歌賦到人生哲學,沒有林濟不看的領域,有些內容他可能看過就忘了,但在將來的某一天,這些內容自然而然會出現在他新寫的分場裡,成為完善分場不必可少的一塊拚圖。
最近天氣很好,太陽照進窗戶暖洋洋的,林濟倒一杯熱茶,偶爾轉動一下自己生鏽的大腦,隻覺生活十分滋潤。
他從發動機的製作原理研究到了早餐如何擺盤更精致,連中醫的望聞問切技術也學到了一些。
偶爾馬鑫嘀咕他,讓他多出門走走,林濟就轉道去附近的圖書館,帶上保溫杯,找一個靠窗的位置坐下,從開館坐到閉館,還能看幾本雜誌。
這天很巧,林濟剛走到書架邊上,就看到了貼著“劇作家”三個字的雜誌盒。
他抽出一本看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