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林濟親自出馬, 卻依舊沒讓秦翼回心轉意,旭日衛視這邊隻能繼續擴大選擇麵,把年齡符合要求的男演員給林濟過了一遍。
可惜, 依然沒找到。
旭日衛視對林濟的劇本很有信心——前二十集已經遠超一般衛視劇的水準, 而當林濟把後十集交出來時,製片人隻幽幽吐出兩個字:“神作。”
不管是誰,隻要對影視行業稍有了解,都會給出同樣的評價。
林濟去找秦翼那會, 最後十集還沒寫完, 他隻把前二十集給對方看了,製片人忍不住想,如果秦翼看了後十集劇本,他就會意識到, 拒絕林濟是一種多麼愚蠢的行為。
當然,這是因為後十集是連貫劇情, 越往後越刺激驚心,不看完全部是體會不到的。
劇本籌備好了,就差演員了。
林濟的想法是, 先把婁知的演員定了, 再去找和婁知適配的其他演員, 主角人選沒定下,就好像這部劇少了靈魂人物似的, 劇給觀眾的整體印象沒法塑造。
“咱們要不辦個試鏡會試試?”製片人問道。
“也行。”
林濟打開郵箱,開始看這段時間投給他的簡曆。
試鏡會也是一種選擇,不過林濟覺得,試鏡會更適合用來挑選年輕演員,能從中挑到幾塊未被發掘的璞玉, 而30多歲這個年齡段的演員,沒混出名堂的大多都退了,還在堅持的極少極少。
林濟之前就知道不少人給他投了簡曆,可看著郵箱裡密密麻麻的郵件,他還是覺得一陣頭大。
好在郵件多,林濟篩得更快。
不得不說,投簡曆的演員質量比經紀公司推薦的要差不少,各大經紀公司畢竟是聯係演員和劇組的渠道,很了解業內需要什麼樣的演員,在選人上也更貼合觀眾的口味。
“咦。”林濟的目光在一份簡曆前停住了。
他手撐著下巴,靜靜注視了一會。
“楊哥,來瞧瞧這份簡曆。”
製片人踱步到了林濟旁邊,導演也跟著過來,幾人湊在屏幕前指指點點:“長相倒是挺合適。”
“年紀小了點。”
幾人對婁知演員的年齡定位是34、5歲,但麵前這份簡曆的演員卻隻有29歲。
“這履曆夠豐富的。”
對方參加過男團選秀,名次排在60名開外,也在各個劇組跑過龍套,什麼類型的劇都參演過,可惜到現在還沒混出名堂。
但簡曆上的照片和林濟理想中的婁知最為接近。
——對方不紅其實是有道理的,五官不是那種有棱有角的類型,第一眼給人留下的印象並不深,但認真多看兩眼的話,又覺得這張臉有很多故事可講。
“我去找找他的表演。”
林濟把對方的名字放進搜索框,卻沒搜出來對方演過什麼戲,列表第一欄是對方前幾年參加選秀的唱跳表演,一組人服裝和妝容都一模一樣,林濟根本分辨不出誰是誰。
好在還能搜到一點演戲的片段,林濟已經做好了對方的演技和唱跳功底一樣糟糕的準備,結果……
林濟把視頻片段放大了點,好讓製片人和導演都能看清楚:“是不是演得挺好的?”
倒不是林濟故意把期待值放低了,而是對方確實演得不錯。
能看出來,對方雖然不是科班出身,卻有科班出身不具備的自然流暢感,林濟合作過不少科班出身的演員,客觀來說,他們的表演都在平均值以上,下限很高,但不少人的演技用力過猛,有種學院派的刻意感,反而不如野生派的演員真摯動人。
“把他叫來試試看?”製片人看向林濟,“你覺得呢?”
林濟點了點頭。
導演朝兩人看了看,猶豫道:“找個跑龍套的當主演,會不會太冒險了?”
跑龍套就意味著零知名度零號召力,劇播了恐怕都沒人關心。
旭日衛視雖然沒被秦翼瞧上,好歹也是二線衛視,台裡對林濟這個新劇本也挺重視,主角沒有號召力怎麼行?
製片人卻拍拍他的肩膀:“咱先看看演員合不合適再說。”
他在台裡地位不低,因而清楚,旭日衛視走的並不是流量路線,一是沒錢,再怎麼砸流量也砸不過那些一線衛視,一線衛視一年的片單被多少人關注著,誰會關心旭日衛視接下來上什麼劇?
其實衛視高層一直想走精品路線,靠劇本質量取勝,但從某種程度上說,質量同樣和錢掛鉤,一線衛視通常會和水平高的編劇合作,再邀請知名度、口碑兼具的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