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為腦門上刻著生命倒計時,秦靜梧才尤其珍惜今生所擁有的時間門。
李姝是毫無包袱、徹底展現自我的方式去演的,她一點也不拘束。
林濟閒著沒事乾,先去看了李姝之前拍過的劇。
他隻能感慨,主角和配角之間門的待遇差得有點多,女一號妝容精致,造型幾乎是一集一換,作為女配的李姝造型老氣不說,還特意剪了個一點也不適合她的齊劉海,加上曝光過高的畫麵和唇色,如果不是親眼見到了李姝本人,林濟真不一定能認出來。
不過即使人設糟糕、造型糟糕,李姝依然一絲不苟地對待自己的角色,主角團的出場和她的出場完全是兩種畫風。
……
《靜梧傳》的前期,秦靜梧接手藩位,在領地內勸課農桑、領兵打仗,她前世是理工科生,就在領地內大肆招攬技術性人才,發明灌溉工具,發明農具,發掘新物種,減少百姓餓死的幾率,把諸如肥皂、玻璃之類穿越者必備的技能全部發明了出來。
秦藩偏遠,就算她在領地內搞改革,京城那邊也未必能知曉,雖說京城派了臣子在秦藩任職,但經過幾代秦王的經營,官員們每到秦藩,必得先來秦王府拜碼頭,久而久之便被籠絡了。
秦靜梧所做之事,在官員口中也隻是小打小鬨,堂堂天子,對秦藩農事並不關心。
但秦靜梧一不小心帶領藩地將士打了場勝仗,這才引起了京城上下的關注。
大吳朝的軍事實力放在整個古代並不突出,北方與西南戰事頻頻,東南又麵臨著倭寇侵擾,與秦藩接壤的則是緬甸的東籲王朝,秦靜梧接任藩王後,東籲王朝頻繁擾邊,朝廷要求秦王府抵擋緬軍。
秦王府雖常備私軍,可藩王戰力究竟如何,朝廷心中也有數,畢竟吳朝史上是發生過藩王叛亂之事的,自那以後,各地藩王的勢力均被朝廷牢牢控製,秦王府也是如此。
朝廷做好了秦王府打敗仗的準備,然而,秦靜梧卻以極少的兵力戰勝了來勢洶洶的緬軍。
消息一出,滿朝震動,天子派親信將軍來秦王府查探,又命秦靜梧前往北方對抗外侮。
在戰場一日一日的相處中,秦靜梧與少年將軍交情深厚,互稱兄長,某日一場伏擊後,她的身份被這位兄長知曉了。
前半部分劇本裡,李姝把這個角色往英姿颯爽上靠,鏡頭裡的男兒肆意張揚,在林濟眼裡,她更適合出現在上輩子那些武俠電影裡——這個時代,武俠題材一直勢弱,經典作品少,參演武俠片的演員更少。
李姝身上有的,恰恰是大俠的風範。
她是梨園出身,進演藝圈之後,她將梨園培養的習慣和自身的演技融合起來,形成了自己獨一套的演技,加上她原本就是學老旦的,上手男性角色再熟悉不過。
拍她的戲,孫周南每天眉開眼笑的。
“林編,你不知道,我之前拍《後宮》,劇組每天一大群人,把我腦袋都給繞暈了,還是現在這樣好。”
《靜梧傳》集數不到《後宮》的一半,孫周南駕馭起來更是輕輕鬆鬆。
李姝的打戲基本都是自己上陣,連替身都不用,她之前受過傷,不敢用狠勁,她就用巧勁去配合角色,敬業程度足以排在劇組前三。
李姝私下裡愛聊天,她說起話來字正腔圓,台詞尤其說得洪亮,劇組聚餐的時候,李姝和大家聊自己當京劇演員的經曆:“我當初拿過獎的,文武老生都能唱。”
作為編劇,林濟一直很欣賞這種勤勉的演員。
李姝入戲快,對秦靜梧這個角色的把握也相當到位,劇組拍攝進行到後期的時候,拍到了李姝與“兄長”傅希雲的感情戲。
傅希雲的演員馮庚年紀比秦靜梧略大一些,兩人並不是那種猛女與纖弱書生的搭配,傅希雲能打仗會用兵,身形也頗為強壯——這類演員同樣不好挑,一開始林濟看到的演員候選隻有奶油小生和肌肉猛男兩種,這兩種他都不要,他要的是中間門那個。
秦傅二人的感情戲,一開始是傅希雲對“兄長”有朦朧好感的那種惶惑與緊張,他想離秦靜梧遠一些,視線卻怎麼也離不開她,他糾結又掙紮,偏他又不是那種很精明的性情,隻能默默內耗著自己。
發現秦靜梧的女兒身後,傅希雲想和她在一起,第一次違抗聖命替她瞞著,他的愛意更是熱切到幾近爆發,以為秦靜梧是男兒,他尚且可以壓製,可一旦知曉她是女兒身,他滿腔的愛終於找到了落點。
李姝和馮庚都把角色的感情把握得很好,尤其是傅希雲那種欲愛而不得的心思,到後期兩人在一起時,兩人所展現的也不是純粹的陷入愛河的模樣,兩人心中依然有牽係——將軍仍是將軍,秦王仍是秦王。
“林編選角實在太妙了。”孫周南忍不住在華泰麵前誇林濟,“把李姝找來,拍戲的進度快了一倍不止,這麼好的演員,怎麼就沒紅呢?”
“就像咱們遇不著好劇本一樣。”華泰道,“演員想遇到合適的角色也不容易。”
不誇張地說,秦靜梧這個角色就像為李姝量身定製的一般,但她也是運氣足夠好才遇上了這個角色,如果一直遇不到,李姝依然安安靜靜地當她的三四線演員,半年沒有劇組邀約是常態,更彆說能演上主角了。
“遇不上林編確實是難。”孫周南道,“不過能把角色駕馭得這麼好,也不是一般演員能做到的。”
好劇本加好演員,再加他這個馬馬虎虎的導演,《靜梧傳》雖然還未開播,孫周南卻已經對它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