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80 拍攝進行時(2 / 2)

紀寧槐和曹巍演繹角色時給,會他一種強烈的踏實感,兩人平日裡就喜歡和謝翱、他討論劇情,隻要謝翱指出兩人表演上不足的點,兩人願意嘗試七八遍,直到表演呈現出最完美的效果。

尤其是紀寧槐。

他接下《淬火》的主角之後,網上的討論聲一直很熱烈,林濟這種不太關注八卦的幕後都留意到了,紀寧槐本人想必也是看得到的,可這壓根沒影響到他扮演吳誌遠的狀態。

初出場時的吳誌遠比紀寧槐本人要年輕得多,有一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朝氣,這樣一個角色,演得太過了就顯得假,演得太老成又顯得角色死氣沉沉,紀寧槐把尺度把握得剛剛好。

林濟希望他演出吳誌遠的天不怕地不怕,把年輕人的膽識表現出來,但分寸掌握不好的話,角色要麼油,要麼就給人一種裝逼感。

有這種毛病的演員真不少。

在劇本裡,H市一機新開發的一款機器銷量慘淡,是因為在實際使用過程中,這台切割機床切割出來的產品達不到標準,雖然差距十分微小,可工業生產中,微小的差距往往會引發嚴重的後果,自然地,購買廠家對市一機的這款機器不信賴,高價生產出的機器隻能在倉庫裡睡大覺。

吳誌遠接了推銷的活,要做的當然不隻是推銷產品,產品問題擺在那裡,一機上下和購買廠家都知道,人家的錢又不是大風刮來的,為什麼要買一台有毛病的機器?因此,購買廠家寧願自己多掏些錢,用外彙買進口機器。

在這場戲裡,紀寧槐口中專業詞彙一個接著一個,找問題時專業性十足,沒花太久時間就把機床的問題找到了。

他演得好這事不止是林濟和謝翱認可,把家安在劇組的幾位老專家也很滿意。

《淬火》開拍之後,劇組從濟川機床廠薅了不少人,謝翱和林濟每天除了商議劇本外,也變著法地給濟川機床廠打廣告。

雖說電視觀眾不是機床廠的銷售受眾,可群眾之中有高手,眼下正是濟川市麵臨困境的時候,說不準哪位觀眾就能替市一機解決解決問題。

《淬火》占了人家的倉庫,借了人家的地盤,還薅了一群人過來,雖說其中有工業部門的助力,可機床廠的恩情劇組還是得記住。

據老專家說,紀寧槐的精氣神原本就像他們的師兄弟,開拍時間越長,他演得越來越貼近為機床廠奉獻一生的那些專家們。

紀寧槐的確演什麼像什麼,但很多時候,“像”隻是浮於表麵的模仿,並不代表演員深入了解了某個角色。

不過他對吳誌遠的演繹,林濟倒是能給出一個“像”的評價。

林濟雖然常年泡在劇組,也指導過演員演戲,提起表演這事頭頭是道,但他清楚,有天賦的演員和他這種半吊子是不同的,他的指導是從編劇的角度幫助演員理解角色,可角色還是由演員來駕馭的,演員吃不透角色,他指導再多也毫無意義。

林濟對《淬火》劇組的一眾演員很滿意。

準確地說,自《代號11》開始,他參與過的劇組都集結了一群有演技、有追求的演員,不管接到的角色是大是小,他們都願意花心思去琢磨角色。

雖然林濟並沒有想過,這其中有他坐鎮劇組的緣故。

演員和經紀公司都是看人下菜碟,他隨意發句話就能讓未來娛樂解散演員經紀部門,演員除非是以後都想走秦翼的發展路線,否則根本沒有和他對著乾的必要。

“林編,這裡這裡。”

聽到招呼後不久,林濟一屁股坐到了曹巍旁邊。

曹巍正在看劇本,他劇本上寫著密密麻麻的說明,他本人塊頭不小,字卻寫得特彆小,林濟得他一個個指出來才能辨認。

《淬火》劇組人數和《後宮》差不多,把群演和借用的濟川機床廠的工人算上,總人數其實已經超過了《後宮》。

對林濟而言,《淬火》劇組比《後宮》劇組舒服。

《後宮》劇組女演員多,女演員有空就聊衣服鞋子彩妝,還有聊八卦的,林濟也想聽聽八卦,但演員們就算聊八卦,也不會說給他聽,林濟人一到,剛剛聊得熱火朝天的演員們齊齊閉嘴,讓林濟懷疑自己其實是劇組裡最不受歡迎的那個人。

對此,他的朋友田堯表示:“不然呢?你不會覺得自己最受歡迎吧?”

林濟:“……怎麼不算呢?”

遺憾的是,田堯是他八卦的唯一來源,他不能過於得罪對方。

招了馬鑫這個經紀人之後,情況好多了,馬鑫知道很多林濟聽都沒聽說過的八卦,而且內容詳實,來龍去脈也說得清清楚楚,充分發揚了編劇專業畢業生的優秀特質。

曹巍和紀寧槐就不一樣了,曹巍的嘴比紀寧槐的嘴更不受管控,他會和林濟分享分享最近掌握的八卦,而因為他和紀寧槐關係很好,很多八卦他其實是從紀寧槐口中聽說的。

當林濟向他確定八卦的真偽時,他會毫不猶豫地轉頭看向紀寧槐。

紀寧槐:“……”

沒辦法,他隻能把八卦中曹巍沒有涉及到的部分再補充補充,讓林濟聽到最完整的那一版內容。

當然,聊八卦隻是劇組日常的一小部分,絕大多數時候,幾人依舊是在討論劇本,如果老專家們加入的話,討論的內容通常會更加專業,在這個時候,林濟也會擺出一副好學生的模樣認真聽課。

……

在《淬火》劇本的前半部分,吳誌遠有出去單乾的想法,不久之後他脫離了H市一機,個人投入到工業浪潮中,鑽研技術,招收人才,在行業中不斷建設屬於自己的威望。

《淬火》劇本裡,林濟並沒有塑造臉譜化的反派,他的劇本吸收了現實人物的經曆,在吳誌遠生活的年代,濟川機床廠麵臨的困境隻有海外和內部競爭雙重困境。

他純粹地展現出這些困境的話,已經足夠他在劇本中設置出一重重的矛盾了,不需要多加一些被打臉的角色。,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