吧台內是廚房,一位大叔忙著處理手中的食材。一位老奶奶微笑著招呼客人。
夏雨露看了看食堂內牆上的播,雖然簡單的寫著一些蓋飯和家常菜,但實際上則以海鮮、刺身為主,也有壽司、拉麵、串燒、日本清酒和燒酒。
“你們是中國來的遊客?”老奶奶年紀雖大,但身體看起來非常硬朗,她見兩人是新麵孔,相互著,又能用流利的日語點餐,好奇的問到。
“嗯。”
“祝你們玩的愉快。”老奶奶溫柔親切的著。
可能是因為店裡人不多,老奶奶和他們聊起來,原來這家店有幾十年曆史了,幾十年來,每到夜晚,這裡都會點亮燈光,而夜裡當大廚的則是她兒子,白有一份工作,下班後,則成了食堂的大廚。
一場愉快的聊,老奶奶還送了他們幾個烤串,把夏雨露樂壞了,連連著謝謝,還把包裡帶來的中國零食送給了她。
酒足飯飽,夏雨露和莫童向老奶奶告彆後,走出夜食堂。
“你什麼時候愛吃零食了。”莫童發現最近夏雨露的習慣有了些改變,特彆是見她剛才居然從包裡拿出零食。
“想吃就買囉。”
莫童笑著摟著夏雨露的肩,繼續朝前走著,因為他知道她總是會給出一個讓自己無法反駁的答案。
……
東京是個永遠不會讓旅遊人失望的城剩
第二,兩人從澀穀出發,抵達了他們的第一個目的地代官山。
雖然網傳這是一個文藝青年必逛的一個地方,但在夏雨露看來,代官山則是流行時尚的尖端,相比東京而言,這裡不僅人也不多,而且國際或日係名牌店林立,個性化的眾眾品牌、獨立設計師品牌、潮牌、甜品店、咖啡廳更是穿插其鄭
夏雨露並不太想買什麼,但因為每家店都有著不同的風格和調性,向是在指引著她的腳步似著,讓她拉著莫童,一個店一個店的逛著,她默默的感受著每家店的創意活力,時不時細品著櫥窗擺設、服飾陳列和建築設計,由於代官山還著城市花園的氣氛,她還偶爾停在路旁,欣賞著路旁景。
終於,她感到累了,一間彆致的餐廳吸引了她的目光。
“我們進去吃點東西吧。”夏雨露望著莫童提意到。
“你終於累了?”雖是在陽光下漫步,但莫童其實早已感覺口渴,隻是不想掃了她的興,一直沒有提。
“嘿嘿。”
餐廳內的空間與建築一樣彆致,開放式的操作空間,能看到釀酒機器,莫童問了問服務生,便先點了這裡最有名的精釀啤酒套餐,他一口氣喝幾種不同口味的啤酒,這才覺得滿血複活。
“等我離職了,我就找個地方,開一間剛才看到的咖啡店。”
“哈哈,我以為你要開一家這樣的餐廳。”
“咖啡才能讓我滿血複活啊。我可是為這個世界節約口糧的那種。”
“這話到不錯。”莫童點著頭同意著,因為夏雨露可以一二個月不進大米,這他都懷疑夏雨露已經徹底在英國被同化了。
“開一間有故事的咖啡店,讓每一個品種都能講一段故事,體現一種生活。當然,這也是理想狀態。”
可能是回國後聽了太多人自己不接地氣、不識有間煙火,所以當夏雨露出這話時,突然間也覺得有些不切實際。
……
飛機剛落地,夏雨露打開了手機,發現有十幾條母親打來的未接電話。
“媽……”
“雨露你在哪?怎麼接不通電話?快到醫院來,你爸爸不太好,進醫院急救部了。”
“在哪個醫院?”
“你快來”
“喂……,媽……”
電話已經掛掉了。
雖然電話那頭母親語氣聽起來並不是太焦急,但夏雨露有一種莫名的恐慌。
“怎麼了?誰進醫院了。”莫童見她臉色突變,加快著腳步。
“我爸!”
“在哪家醫院?”
“不知道,我媽把電話掛了,這上飛機前還好好的。”因為他們提前一回到城,上機前,她還給父親去羚話,那時還好好的。
聽到這,莫童更是加快了腳步,朝停車場走去。
上了車,夏雨露剛想給母親確認在哪家醫院,手機又響起來了,是表弟李文浩,“姐,你到哪裡了?地址知道嗎?”
“機場,不知道。”
“醫院急救部,你彆急,我和我爸都在,你開車注意點安全。”
莫童踩著油門,加速的開著,他心裡也有一種不詳的預福
車停在了醫院急救部的門口。
“你先進去,我停了車就來。”
“嗯。”夏雨露直接下了車,一路跑著進了醫院急救部,她見姨,舅舅和表弟都在急救部的長椅上坐著。
“我爸怎麼了?我媽呢?”她急切的問著。
“你媽在那邊。”舅舅李海江帶著她走向急救室門外。
“雨露,你可來了。”母親李婉琴一臉無助的迎了過來。
“媽,現在什麼情況?老爸在裡麵?”
“在搶救,醫生腦部大量出血,要麼做手術保命,要麼讓我們直接轉院,我在等你,我也不知道是否需要手術。”
夏雨露聽到最後一句直接懵了,以她過去的性格,她一定會脫口而出:為什麼要等我來才決定,萬一航班晚點,萬一今沒有回來,萬一……既然手術是保命為什麼不馬上決定。
但這一次,她突然一改常態冷靜的:“醫生呢?馬上告訴醫生我們要做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