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元宵湯圓(1 / 2)

分店開業頭幾日, 真正是門庭若市。上午不到飯點就有客人上門,絡繹不絕,一直到晚上亥時,才漸漸散去。

一則是春節期間百姓本來就有吃吃喝喝的需求, 趕上新店大優惠, 東西又實在好吃, 自然容易招攬顧客;二則商業街的客流量天然就高。

本店則交給嫂子和成七娘、二丫她們負責。

徐袖會在上午抽空過來,告訴溫仲夏本店經營狀況。七娘和二丫的廚藝進步神速, 已能獨當一麵,本店營業平穩如常。

甚至這幾日營業額還略微增長了些。

徐袖笑道:“那幫學生太逗了,他們說要讓本店多賺錢,最好贏過分店,這樣溫掌櫃就會回本店坐鎮。”

不愧是一群處於青春期的熱血男孩, 總是會有一些奇奇怪怪的勝負欲。

這種勝負欲沒持續多久,因為正月十五元宵節到了。

元宵佳節又是一大盛事,也名上元節, 再放七天假。

不少太學和國子監的學生立馬組團來分店捧場,弄得有些客人很詫異,從沒一下看到這麼多學生集體出動。

導致後來坊間還出現了吃溫記百味, 更容易考上太學的奇怪傳說,此是後話。

大宋元宵節的節慶食物很豐富,最受老百姓歡迎的叫做浮圓子或者乳糖圓子,其實就是湯圓。

湯圓的種類不少, 有實心的, 也有包餡兒的,多是白糖、芝麻餡兒。

老百姓在煮湯圓時喜歡在湯裡放一些蜜漬桂花,白白胖胖的糯米丸子, 混著點點桂花,軟糯又香甜。

不過煮湯圓還不是最流行的吃法,街上小販挑著擔賣地最多的是炸湯圓,東京老百姓尤其愛吃炸的,俗稱“咬焦”。①

百姓這麼愛吃湯圓,溫仲夏一口氣推出了七八種口味。除了經典的口味,還有棗泥、豆沙、果仁等等,鮮肉大湯圓也必須有。

她一提出做鮮肉湯圓時,著實把廚房裡一幫丫頭們給驚呆了。

湯圓也能包肉?

那和餛飩餃子不就是形狀不同嗎?

金水還委婉建議掌櫃少做點,怕客人受不了這口味,不買賬。

不過等溫仲夏包好後,每人都嘗了嘗,馬上改主意了。糯嘰嘰的湯圓皮包著鮮美多汁的肉餡兒,意外地和諧,十分可口。

溫仲夏嘿嘿一笑,誰會不愛吃肉呢?

菜單上掛出鮮肉湯圓後,毫不意外成了最顯眼的一種,很多客人抱著新奇的心態嘗試,反響還算不錯。

不過也由此引發了客人之間對於甜鹹湯圓的“友好交流”。

爭來爭去,甜湯圓目前以人數上的優勢暫時獲勝。

不過鹹黨也不服輸,他們積極去搖人,隻要更多人吃過味美的鮮肉湯圓,他們定能發展壯大,到時誰輸誰贏還不一定呢。

溫仲夏得知後笑了許久,甜鹹黨永遠爭不膩。如此一來也有好處,鮮肉湯圓有了些小名氣,彆的食店也考慮加個肉湯圓。

另外還包了些水晶湯圓,煮熟後晶瑩剔透,五顏六色的餡料兒隱隱約約透了出來,漂亮極了。

小娘子們看到都走不動道,吃完不滿足,還要打包回去。

當然這些湯圓都能提供油炸的吃法,全看顧客要求,炸得香噴噴,外酥裡糯,彆有一番好滋味。

溫記的湯圓賣得大好,每天數不清賣了多少糯米丸子,大夥兒笑言手都要搓禿嚕皮咯。

開業大酬賓這幾天買賣好,員工也確實辛苦,為此溫仲夏專門挑了個日子,在打烊後,請兩個店鋪所有員工去看上元燈會。

上元燈會是一年之中最盛大的燈會,朝廷會在皇宮南門搭建一個巨大的山棚,上麵掛滿各式各樣的彩燈,燈火輝煌,燦爛至極。

不用擔心打烊太晚去了看不著,因為上元燈會通宵達旦。

除了看燈會,還有各種歌舞百戲的表演,以及天南地北跑來賣貨的商販,琳琅滿目的新奇玩意兒可能比看燈都有趣。

溫仲夏出發前放話,今兒晚上大夥兒的所有消費,她來買單!

丫頭們雀躍不已,掌櫃的實在太闊氣了。

成七娘笑著說:“掌櫃的,你就不怕我們把燈會上的東西搬空咯?”

“你們敢搬,我就敢付錢,”溫仲夏俏皮一笑,“不過那時咱們就要改行,改叫溫記百貨了。”

眾人皆大笑起來。

正月十五的晚上依舊寒冷,大夥兒把過年買的新襖子又穿上,披上鬥篷,打扮得漂漂亮亮,歡歡喜喜趁著月色集體出發賞燈會。

到達目的地後,眾人從馬車上下來。

街道兩邊的商販雙手正插著袖子裡,不停跺腳取暖,看到一下子來了十幾個小娘子,立馬打起精神。

尤其是中間那個身穿紅色大氅的小娘子,明媚動人,氣場強大,一看就是領頭的,衝她喊準沒錯。

“小娘子,看看胭脂水粉吧,還有上好的西域香粉咧!”

“小娘子,這是從江南新進的繡花手帕,看看這花樣,漂亮吧,彆處萬萬沒有的。”

丫頭們來不及看燈,先被貨物勾住了目光,好奇地簇擁上去。

溫仲夏少不得大聲再一次提醒她們,三三為組,不能落單,看緊錢袋,小心扒手。

唉當個大當家,真是不容易。

看著溫仲夏雙手叉腰,為丫頭們操心的模樣,徐袖好笑道:“行了,不要把自己搞得老氣橫秋的,你就比她們大幾歲而已。

“走,你也去買點新的,你的胭脂都用多久了,也該換了。”

溫仲夏也被徐袖拉去了攤子。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