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便到了正元節,這是一年一度年節最熱鬨的時候,祝長君一早出門訪友去了,臨出門前讓她歇夠覺,晚上帶她去看花燈。
這可把顧時歡樂得睡不著了,早早就起來等著,可時辰還早,這會兒才上午呢。吃過早飯,她無所事事,顧嬤嬤索性建議她去元安堂看看祝老夫人。
“母親病了麼?”昨日她還和老夫人一起吃茶呢。
“聽說是夜裡著涼,今早一起來鬨頭疼,身子還隱隱發熱。老人家年紀大了最是容易生病,小姐這會兒有空,不防去看看她。”
“這是當然!”顧時歡坐起來,趕緊吩咐凝翠去廚下熬些熱湯,她換了身衣裳就過去。
祝老夫人戴著抹額,一夜不見,臉色便憔悴了許多。見顧時歡過來,笑得和藹,“長君媳婦怎的來了?”
“聽說母親您病了,我來看看,這會兒覺得怎麼樣?”
“大夫才走,給吩咐了些藥,正讓人去熬了。你端的是什麼?”
“暖身子的熱湯,有退熱功效呢,母親還沒吃早飯吧?先喝湯,一會兒兒媳陪您吃。”
也就一碗普通熱湯而已,但顧時歡特地端過來,意義就不一樣。祝老夫人心裡暖烘烘的,覺得這兒媳婦平日雖跳脫了些,但人是極其孝順的,每每上街也會買些小玩意回來給她。這樣的改變著實令她驚訝,要知道顧時歡以前可從來不會做這樣的事,更何況還一口一口的喂湯給她。
老夫人喝得心滿意足,兒子兒媳孝順,孫子也有望,這日子過得越來越有盼頭,於是那碗黑乎乎的苦藥遞過來時,她眉頭也不皺一下咕嚕嚕就喝乾淨。
她得趕緊養好身子,日後還要抱孫子哩!
顧時歡不知祝老夫人因一碗熱湯腦子裡就暢想了一幅盛大場麵,她端著空碗起身恭敬告辭,回到正院草草吃了些午飯就歇覺了。
......
祝長君回的時候,顧時歡還沒睡醒,便在一旁榻上坐著看書等她,今日難得清閒一天,便想帶她出門好好玩一趟。然而還沒看幾頁,便聽得一旁的人哼哼,身子拱來拱去,隨後被褥又被踢開。
祝長君抬腳壓住被角,那小女人不安分的踢了踢......又踢了踢,迷迷糊糊的醒了。
“夫君?你何時回的?”
“有一會兒了,睡夠了沒?”他俯身下去,鼻尖摩挲著她白嫩的臉頰。
“嗯,我這會兒起身吧。”
等顧時歡拾掇好,祝長君就準備帶她出門。
她詫異問道:“不是說晚上看花燈嗎?這會兒還早呢。”
“我們出去外頭吃晚飯,吃完飯再看花燈,我已經在德馨樓定了雅間。那裡樓高,視野寬闊,可以看見半個臨安城的夜市。”
顧時歡不樂意,“原來不是要去逛街啊,隻站樓上看麼?”
他點了點小女人的鼻尖,“你也不瞅瞅你這肚子都多大了,萬一在街上衝撞了可如何是好?”
“......好吧。”顧時歡泄氣得很。
......
正元節是大越朝最受歡迎的節日,臨安城的正元節更是熱鬨非凡,街道上軒車寶馬絡繹不絕,挑擔的、擺攤的到處吆喝,還有來自各地玩雜耍的,總之,各處都是一片熱鬨。
顧時歡趴在窗戶邊看著這份熱鬨,自己卻沒份參與,實在饞得很,她再一次轉過頭,眼巴巴的望著坐在椅子上的男人,那眼神弱小可憐無助,需要上街走一走才能好起來。
可男人無視她懇求的眼神,心硬如鐵,他好整以暇的坐著品茶。等她第一百零八次再轉過頭時,終於也忍不住了,喊道:“過來。”
顧時歡頓時希冀,狗腿的過去主動坐他腿上,還不忘獻媚的親他幾口,“夫君呐~~”
男人扶著她的細腰,眼角笑意分明,卻仍是不為所動,“不準許,這會兒人多,咱們先吃飯。”
“......”
白白獻殷勤的顧時歡,死亡凝視他,氣鼓鼓。
等兩人吃過晚飯,天總算暗下來,街道上陸陸續續的亮起了花燈,不一會兒,整個臨安城便是一片燈海。
十裡長街燈火通明,仿如白晝,還隱約有管弦之聲傳來。
顧時歡的心更癢了,她好聲好氣的跟男人打商量:“我們就下去一小會兒好不好?呐,街邊有個賣酒糟湯圓的,聞著可香了,咱們去吃一碗好不好?”
祝長君好笑,這拙劣的借口真是五花八門,“你這是什麼狗鼻子,那麼遠的酒糟湯圓都能聞到?”
顧時歡倔強的看著他,去不去?
祝長君最後無奈,說道:“行是行,但隻許在這條街走一走就好,人多的地方咱們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