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章 又見徐霞客(2 / 2)

神明模擬器 鹿人戛 6826 字 2個月前

「遊宛渠國記」

繁體,端秀從容的書法風格,徐霞客筆跡辨識度很高。

陸堯目光一路往下。

長文末尾落款果然是「江陰徐宏祖霞客撰」。

他頓時確認,小紅鳥就是徐霞客留下的指引,並依靠奇跡保持著這一艘淪波舟的飛翔和相對完整。

陸堯當即從頭開始

「初七行九萬裡抵宛渠國……」

遊記中寫道,徐霞客設法找到並抵達了傳聞甚廣的宛渠國,然而這裡卻並非如他設想那般,不知發生了什麼事,變成了空無一人之地。

整個世界在持續崩壞,但又有一股力量拉扯著這裡,讓宛渠國不至於四分五裂。對於這樣神奇的現象,徐霞客四處查探,找到了原因。

宛渠國處於一個奇異的入口通道上。

通道另一麵在持續施加吸力,導致宛渠國碎裂和縮小,而外部這邊的力量又在拉扯牽引周圍世界,讓大量碎屑融入宛渠國。

兩股內外力量彼此作用,造成了宛渠國崩了又聚的奇妙狀態。

宛渠國特有的危險自然環境讓旅者徐霞客念念不忘。他來過第一次後又故地重遊,第二次特意在這裡滯留多日,進一步觀摩這一世界。

然後徐霞客就有了新的發現。

「……此非宛渠前未一探茲遊快且愧矣」

陸堯借助搜索引擎逐字翻譯,勉強看懂。

徐霞客認為,這裡其實不是宛渠國。他再次重遊不能看到宛渠國真麵目,既有一種得到真相的痛快,又感覺到遺憾。

長篇後文中,他給出了詳細論證和勘驗。

宛渠國相傳為宛渠之民所在的國家,以螺舟飛行萬裡,上天入水,無處不去。但在這一世界並不存在水,而螺舟還殘留數艘,且都處於失控狀態。

這些螺舟被徐霞客認為是「精怪所馴」,也就說,他判斷淪波舟是一種被宛渠之民馴化的生物。

和陸堯的猜測一致。

不同之處在於,徐霞客文中說,螺舟不僅僅是載具,還是一種「屋棟之殼」。

宛渠之民無法長期離開螺舟而出現在人世間,這種載具對他們就如同昆蟲背上的殼一樣重要。

如果不能返回其中,就會化為「玄龍黑鳳,翻翔悲鳴」。

宛渠之民變成玄龍和黑鳳,在空中飛來飛去的慘叫——這是一種變異和獸化。

陸堯繼續往下看。

徐霞客記述說,螺舟紛飛於這個宛渠國的通道,是因為操控者的宛渠之民已經離去或死亡了。剩下的螺舟就恢複了精怪本性,彼此廝殺捕獵。

勝者吃掉了敗者,而螺殼卻仍能漂浮,甚至往外借投射出虛幻的影子,變成了當地的一種奇景。

但這並不是單純的自然現象,而是狩獵的螺舟故意放出的誘餌,引誘外來者進入其中,它們再一擁而上將其捕殺。

徐霞客自己第一次來就殺了幾頭螺舟,甚至烹飪了螺肉,認為味道很不好,泥沙味很重,而且肉質綿老如抹布。

然而除徐霞客外,幾乎沒有神明來到這裡,光是外圍渦世界的破壞級引力就是一種天然勸退。

眾神沒有能力開發渦世界,稱號神明則不會浪費時間和信仰之火,在一個毀滅的碎片世界上。

看到這裡,陸堯心裡的假想得到證實。

果然,如果不夠強,誰敢在危險遍地的虛宙裡長期旅行?

徐霞客可不是文弱書生,而是能生撕螺舟的怪物級稱號神明,有著豐富地野外生存與戰鬥經驗。

遊記最後,徒步旅行的祖師爺話鋒又變。

「此乃宛渠之地非宛渠國」

講的就是這裡的確屬於宛渠,不過並非宛渠國本土。

陸堯倒是能懂。

羽人所在的世界在虛宙另一麵,這裡算是過去的一個通道。看如今這實地情況,應該是荒廢了很久,早不能用了。

為了方便區分,暫且叫這裡外宛渠吧。

倒是徐霞客文末提及的一點,讓陸堯渾身精神起來。

「……地心之寶不可見幾步欲臥」

他說這裡有某種寶物,但是沒法真正看到,讓他懊惱難受得睡不著覺。

那寶物在地心深處,有不可知的怪物鎮守。

可一旦要鑽入地心,很可能會導致兩股力量平衡打破,造成整片區域的毀滅,並觸發怪物的攻擊,連徐霞客自己也很難生還。

所以他最終選擇離開,留下了這一行字給後來者。

連見多識廣的徐霞客都輾轉反側的東西……

陸堯看向腳下。

哥們當然得挖一挖試試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