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芬頓郵報》曾提到動物表演背後的真相。
其中就說過,熱愛動物的遊客,往往不知道這些溫順的動物背後的痛苦經曆。
不知道飼養者長期使用狼牙棒控製大象,老虎,常年圈養在籠子裡,看似平靜的獅子其實被打過麻醉......
而這些年來,有關動物傷人事件新聞的報道已經屢見不鮮,東南亞大象傷人、動物園老虎襲擊遊客、海洋館虎鯨咬死飼養員等等的事件層出不窮。
讓人唏噓不已的同時,卻還是有很多人對於這種控製動物表演、工作的行為趨之若鶩。
動物園裡、海洋館裡,到處都洋溢著人類的歡樂與喜悅,這場騙局隻能騙得了天真的孩童,卻騙不了被困住的動物們。
葉遠一直認為喜歡遠方,那就親自去看,喜歡萬物生靈,那就去它生活的地方。
喜歡,絕對不是強迫它們來適應我們的生存環境,強迫它們為我們無償勞動。
如果換做人類,住在那種三尺見方的小屋子裡,三麵是玻璃,還會覺得“我好幸福”嗎?
就像葉遠,自己非常喜歡海豚,可大白是在受傷的情況下被葉遠帶回來的,哪怕這樣,葉遠也沒有把它圈在一片水域,而讓他和小鯊在海中自由的生活。
就好比一些野生保護區,給動物創造適合生活的環境,並不以他們來謀利,這樣的做法葉遠還是很讚同的。
蘇衛國聽出葉遠話語中的懷疑和冷漠。
他對自己學生的做法也是有些不滿的,畢竟自己隻是讓他們想辦法檢查一下這隻斑海豹的情況。
結果自己一個沒注意到,兩個小子竟然拿出了麻醉槍準備給斑海豹進行麻醉。
他能理解葉遠此刻的想法,畢竟這隻斑海豹已經在葉遠船上待了好多天。
不要說這麼聰明的一隻斑海豹,哪怕是一隻貓一隻狗,和人呆久了也會有一些感情的不是?
所以在葉遠說出不希望把班長送去研究所的時候,蘇衛國猶豫了一陣後就點頭表示同意。
雖說斑海豹算得上是保護動物,但也沒有必要那麼較真不是?
班長看到葉遠,好像是找到了主心骨一樣。
晃晃悠悠的跑到葉遠腳下。
這時葉遠正在和蘇衛國進行著一些理論,沒有注意到小家夥已經跑了過來。
“班長”就好像是聽懂了葉遠和蘇教授的話似的。
用它那短小的一對前肢緊緊的抱住葉遠的腿,並發出“嗚~嗚”的叫聲。
就好像是在對葉遠說:
“寶寶不走,寶寶不走。”
蘇衛國在邊上看著這一人一獸也感到十分有趣。
於是他拉著葉遠的手,走向沒人的地方,一邊走一邊對著葉遠小聲道:
“小遠,我答應你可以不帶走這隻斑海豹。看你這打算,是準備收養這隻海豹?
但你想過沒有,你們島上出現保護動物真要被彆人發現,或是一些人給曝光出去,這事也不算小啊?”
葉遠知道蘇衛國說的都是實話,所以也一臉苦笑的說道:
“蘇教授,你也看到了,小家夥很粘我,就算我現在把它放回大海,這家夥也不走!”
葉遠無奈的攤開雙手,指了指還站在原地的‘班長’,你付你懂的表情。
“嗬嗬”
蘇衛國看到呆萌呆萌的‘班長’也不由得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