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家兄弟感慨一番,繼續驗貨。
這次抬上來的農具更是讓人大跌眼鏡,這完全就是木質的模型版九齒釘耙啊!
大多數人對於“耙”的認識,可能僅僅來源於《西遊記》中豬八戒所用的武器——九齒釘耙。
呂智倒是在鄉下見過摟草耙子,但那個耙子和這個耙子的作用不同,外形也相差甚大,所以在塑性的時候為了實用,呃,也有美觀的考慮,直接就造成了九齒釘耙的模樣。
這種耙子本質上是一種破泥用的農耕器具,根本不是用來打架的,它主要用於耕過土地之後的水田平整,適用於水稻等農作物。
如果說犁田是深耕,把沉睡的土地喚醒,那麼耙田就是細作了。
耙子就像一個大梳子,在田裡來回轉圈,梳理平整田塊,粗大的泥塊被切割,碎草、石塊等可被挑揀出來。
見識了呂家造的木犁,梁田也不管這耙子造型有多誇張,直接就上手開乾,他弓著腰瘋狂的在骨感的“s”周圍來回扒拉……
梁重這回倒是沒動手,隻是站在呂智身邊搖頭,“可惜這裡是旱田,要不才有意思呢。”
“怎麼?”呂智是真的沒見過,所以對下田的事兒都十分好奇。
梁重拉著呂智開始講故事。
大越耙地的過程,看上去並不像是在乾農活,反而像是一種水上遊戲:
由於耙子要吃到分量才能達到平整土地的效果,通常是農夫直接站在耙上,把耙齒壓進水田裡,耙由牛拉著往前行,寬大的耙就在水田裡“乘風破浪”。
孩子們最喜歡這個環節,往往躍躍欲試,但很少有大人願意帶上孩子一起耙地,一旦翻入水田嗆到泥水,那可不是鬨著玩兒的。
呂智不怕嗆水,他也想玩兒。
看出呂智的“孩子心性”,梁重搖頭失笑,“說句不好聽的,呂兄弟若是下了田,怕是還趕不上小孩子。”
“哈哈~~~”呂智撓撓頭,隻能用乾笑化解尷尬。
有一說一,人家梁重說的八成是實話,剩下兩成是給呂智留麵子。
“不過嘛。”梁重豎起一根大拇指,“你這改良農具的水平,老哥是真的服了!”
“哪裡哪裡。”呂智擺擺手,謙虛道,“術業有專攻嘛!”
“好,還一個術業有專攻!”梁田拎著耙子回來了,一片跑一邊高呼,“不錯,這耙子真不錯,既輕便又好用!”
…………
木鋤頭是用來除草的,現在正合用,所以梁重也就沒親自驗貨,而是直接發給了田裡的佃農。
佃農們什麼都沒說,不僅不嫌棄,甚至還有些小興奮。
彆看這鋤頭是全木製的,看起來還有些單薄,但最次,最次也比徒手拔草要強。
這家夥事兒一看就用不了多久,但能用一畝是一畝,能用半畝是半畝,怎麼也能輕便不少。
佃農們都是有經驗的,彎腰拔草的時候可能還不覺得,但是一旦到了晚上,往床上一
趟,這個腰就開始疼,一疼就是半宿,特彆是清晨雞叫的時候,爬都爬不起來床!
所以他們深刻的明白一個道理,有工具要用,沒有工具創造工具也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