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 吳王算計(1 / 2)

我能打造神器 慢熱King 4556 字 10個月前

大越一方興高采烈,可能還有些許幸福的煩惱,吳國可就慘了,全國上下一片愁雲慘淡。

當然了,慘淡的是朝廷和各大世家,與平頭老百姓關係不大。

吳國畢竟是侵略的一方,就算沒成功,對本土百姓的影響也十分有限。

不過這也不是什麼褒獎,正應了那句話,興,百姓苦,亡,百姓苦,老百姓渾渾噩噩的,隻能是對付過唄。

世家慘,慘在損失了不少年輕一輩。

那些被玄武城城衛軍切瓜砍菜的所謂吳國邊軍,裡麵夾雜著不少世家子弟,他們有的是鍍金的,有的乾脆就是過來見識一下。

結果呢,一個不小心,就鍍進去,見識進去了。

朝廷慘,慘在痛失一位少將軍。

這個被呂義一刀砍死的潘陽或許算不上什麼大人物,但他爹可不是一般人。

潘陽的父親是潘龍潘大將軍,地位上與大越的張大將軍類似,甚至還稍微高出一線。

此人手中掌控著吳國大半的兵權,是真正的擎天玉柱一般的人物。

而且最重要的一點,這位是堅定的保王派,在新吳王繼位這件事上沒少使勁兒,立下了汗馬功勞,說他和新吳王穿同一條褲子都不為過。

按說潘陽死了,各大世家也多有折損,這種情況下,複仇越國隻不過是潘大將軍一句話的事兒,吳王也肯定沒二話。

但大將軍不愧是大將軍,所思所慮根本不是一家之事。

在朝堂上,潘大將軍力排眾議,言說邊軍新敗,暫時不宜再戰,應該重整旗鼓,積蓄力量,等待時機成熟再狠狠的報複回去。

潘大將軍此乃老成謀國之言,又與越國深仇大恨,同仇敵愾之下,他說的話朝野上下無人反對。

再有,隻有把拳頭收回來,才能打的更狠,這是大家都明白的道理。

…………

為了照顧潘大將軍的心情,吳王這些日子一直保持沉默,時不時唉聲歎氣,看起來憂愁頗深,但仔細一想,就他獲利最大。

一開始,吳王與潘大將軍定的就是一箭雙雕之計。

派遣邊軍騷擾玄武城,既能乾擾其秋收,借著世家子弟“意外”身亡,又能拉大吳越兩國的仇恨,何樂而不為呢?

事實比預想的還要好,這一箭下去,真就算不清射了多少雕,練不練兵的先不說,這幾天光是軍資就拉了不少。

那些死了小輩的世家一個個出錢出力,嗷嗷叫著要報仇,錢財輜重之巨,足以支撐起一場不小的戰爭了。

當然了,各大世家也不傻,一開始,也不是沒人懷疑是吳王與擁護他的大將軍潘龍合謀。

但這次連潘陽都戰死沙場了,若是苦肉計,不,絕對不可能是苦肉計,要不這也太苦了。

…………

時光飛逝,日月如梭,千篇一律的日子飛快過去,一轉眼就是一個月。

這些日子呂智一直在軍器局監工,每天都有大量的箭簇成型,然後被運

送到工部指定的倉庫存放。

箭簇這種東西,再多也不嫌多。

你想啊,就算一萬人的弓箭兵,每人十支箭,這就是十萬箭矢。

關鍵是,十支箭才能射多久?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