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聽罷搖搖頭,就隻是歎息一聲兒,沒再多說什麼。
文武百官一片沉寂,沒人為老侍郎喊冤,即便是那些親近他的兵部官員也是閉口不言。
那個肯為老侍郎上奏折汙蔑呂義的,隻是區區兵部員外郎,根本沒有上朝的資格。
而且經過此事,那員外郎估計也要被罷黜了。
無端汙蔑一個新晉將軍謀逆,這罪名可是不小。
不過事情都是有兩麵性的,老侍郎這一支倒了,倒是對整個兵部有好處。
值此大戰將啟之際,此事非常有利於兵部上下一心,特彆是有利於韓尚書開展工作。
終於,散朝了。
越王沒有當朝處置昏死過去的老侍郎,那二十庭杖也免了,隻說讓其先回家靜養,以後再另行處置。
…………
呂智也有反思,老侍郎的這個計劃稍顯簡單粗暴,就算收拾了呂義,後麵也不好解釋。
似乎是沒心思謀劃,也可能是壓根不想謀劃,呂智到底不是老侍郎,彆人心裡究竟怎麼想他猜測不到。
怎麼說呢,或許老侍郎真的害怕吳國的怒火,但他心裡也不希望呂義死,就很矛盾。
人心複雜,一個將死之人的心思多猜無益,呂智乾脆就不想了。
時逢亂世,保住家人才是要緊!
武裝起來,√,要趕緊武裝起來!
…………
王宮。
越王和三位大學士都在,是慣常開小會的節奏,隻是大殿裡又多了呂家三兄弟。
“孤不處置老侍郎,你們可有不滿?”越王遲疑半天,還是說了。
“臣等沒有不滿。”呂智代表發言,說的是情真意切,“不止沒有不滿,臣甚至還有些欣喜。”
呂義和呂禮皆是點點頭,唯呂智馬首是瞻。
“臣覺得,王上顧念舊情是好事兒。”呂智遲疑了一下,“總比,總比那些冷酷君王要強。”
“老侍郎,他畢竟跟隨孤多年,一輩子都在為我大越儘忠,臨老了,臨老了,哎~~~”
越王並非不冷酷,就像前一段時間的抄家,也沒少滅門,但這冷酷得看是對誰。
對打過上一次吳越大戰的那一批老臣,越王有特殊感情,對他們也更加信任,這一份信任真不是一般官員能比擬的。
就老侍郎今天這事兒換成彆人,早就當朝打死了。
說句實在的,那偽造的兵部文書和偽造聖旨何異?這種大罪抄家滅族難道不應該嗎?
當然了,老侍郎早就算準了越王不會無情,要不他也不敢如此行事。
老侍郎終究是為了家族再次崛起,可不是想白白斷送了一家老小的性命。
…………
“王上,臣有個不情之請,希望王上能答應。”突兀的,呂智提出要求。
越王也正有補償的心思,兩人可以說是一拍即合,“說,說來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