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1 童謠大殺器(2 / 2)

我能打造神器 慢熱King 4279 字 10個月前

原書第三回,何進想要除掉宦官,卻不料反被宦官所殺。

袁紹一怒之下率兵闖入皇宮,見宦官就殺。

張讓等十常侍隻得帶著少帝和陳留王,慌忙從後門逃出皇宮。

經過一番折騰,流落在外的少帝和陳留王才被大臣們尋到,簇擁著回宮。

這時書裡寫道:先是洛陽小兒謠曰“帝非帝,王非王,千乘萬騎走北邙。”

這句童謠的意思是,皇帝不像皇帝,藩王不像藩王,千軍萬馬逃亡北邙山。

不止,史實也有,秦朝時期,就有歌謠形容始皇的暴政。

生男慎勿舉,生女哺用脯。不見長城下,屍骸相支拄。

古來重男輕女,但秦代亂世,男兒反而被發配去建長城,屍骨無存;女孩兒生下來卻有肉吃,整個兒地位都顛倒過來了。

滿天下的兒歌傳唱“屍骸相支拄”,最終唱得群雄四起,天下大亂,這是直接唱倒了一個暴戾的江山啊!

…………

再比如這首流行於隋末的歌謠:

桃李子,得天下;皇後繞揚州,宛轉花園裡。勿浪語,誰道許?

桃者,逃也,逃亡在外的李家人當得天下;皇後將會深陷揚州,不得返回。

“勿浪語”是不能隨便說,要保密的意思。

當時隋煬帝就因為熊孩子們一首歌謠,大開殺戒,殺了一大批李姓氏族。

而當時的俊傑李密,就因為名字中同時占“李”與“密”字,被當時人看作新朝的國君!

這些歌謠所唱的內容,後來都一一發生了,於其說是童謠,不如說是預言才對。

它們大都是記錄在史書中的,是真實存在的,並不是家自己編撰的。

當然了,這東西肯定不全是熊孩子的功勞,肯定又是那些所謂的奇人異士搞得鬼。

因為民謠的重要性,東漢時期還特地設置了采風官,專門采集民謠民諺,並以它來考核官員。

朝廷會按照民謠所反映的民意,來懲罰或者升遷相應的官員。

…………

“你這個童謠啊,還是讓孤想一想。”這東西說不定比洗腦軍隊還要來的危險,越王一時間拿不定主意。

“是,那兒臣就告退了。”呂智拱拱手,這就要走,出了好幾個主意,結果都不能用,真是有些敗興。

越王喊住呂智,“你還年輕,能有這些想法已經很難得了,像那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就說的很好嘛。”

“嗯,挺好。”呂智勉強笑了笑,暗暗歎息,那也不是我的想法,都是抄的。

看來啊,這國家大事以後還是少摻和,倒不如做做手工,安心的守著老婆孩子熱炕頭呢。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