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金鱗城的一些設施還不完善,沒有燒製水泥的條件,所以呂智這才私下裡拿出來討論,畢竟公布出去的意義不大。
“你看啊,預防稻穀發黴,主要是控製水分和溫度……”魯有手不懂,但呂智卻很清楚發黴的原理。
食物中含有一定的澱粉和蛋白質,而且或多或少地含有一些水份,而黴菌和蟲卵生長發育需要水的存在和暖和的溫度,再就是不可或缺的氧氣。
所以隻要事先曬乾稻穀,然後再放置到真空、低溫的環境中,基本上就能解決其發黴的問題,而筒倉完全符合條件。
“嗯嗯,說的有理,這筒倉應該是可行的。”你彆看魯有手不懂發黴的原理,但人家懂得舉一反三。
你看這筒倉,它像不像是倒置過來的倉窖?
哎,要不人家咋是大匠呢?這洞察能力真不是一般的厲害。
呂智滿意的點點頭,有人認同的感覺不錯,滿滿的成就感。
工兵那麼多,呂智偏偏喜歡和魯有手討論,為啥啊?還不是因為魯有手能聽懂,不會一直追著他問這問那的,簡直煩死個人。
當然了,最主要的問題是呂智對很多問題都是一知半解,一旦問的深入了,他就說不清楚了。
萬一被問住了,你就說尷不尷尬吧?
…………
時光飛逝,日月如梭,千篇一律的日子轉瞬即逝,一轉眼就是兩個月過去。
這天,呂智站在一片剛剛施工完畢的工地上,雙手叉腰,微笑,以為妙絕,“哈哈,一不小心就創造了一個曆史!”
金鱗糧倉,驅蟲除潮??30,五穀豐登??30
簡簡單單兩個屬性,毫不花哨,但是作用非凡,尤其是這個五穀豐登,這東西搞不好就是個天氣調節器,怕是能讓金鱗城風調雨順?
糧倉還未投入使用,效果也有待驗證,但呂智已經有所預感,自己的猜測怕是真的。
再一個,還有一件不用驗證的高興事兒,呂智破紀錄了,創造了一個新的曆史。
這就不得不再次提到含嘉倉了,現代考古證實其倉城東西長612米,南北寬710米,總麵積43萬平方米,共有圓形倉窖400餘個。
大窖可儲糧1萬石以上,小窖也可儲糧數千石,唐天寶8年總儲糧量約為5833400石,被稱為古代最大的糧倉。
而呂智主持建造的這個金鱗糧倉呢?
它無疑更大,更高,更強,挖的坑也更多,完全可以用“牛掰”兩個字來形容。
肯定有人想問了,有那麼多糧食嗎?
呂智肯定是沒有的,哪怕是把金家的所有存糧全部調集過來,怕也是杯水車薪,占不了幾個倉窖。
但大越的世家大族那麼多,要是挨個滅了,想來填滿這偌大的糧倉不難。
哈哈,開玩笑的,世家大族可不都是金家,是不能輕動的,一個不慎是要動搖國本的。
呂智雖然有些小膨脹,但也不至於如此大膽,不過嘛,等過了年,倒是可以著手收拾收拾其餘四城。
嘿嘿,正所謂,殺人放火金腰帶!:,,,,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