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早朝,文武百官站在下麵,三五成群的小聲議論著。
“哎,你們說神武王一會兒會說些什麼?”“還能說什麼?感謝皇恩浩蕩唄。”
“就是,你這問題都多餘,要我說啊,還是琢磨一下神武王的第一道正式奏折比較有意義。”
“言之有理。”有幾位大臣當即表示認可。
都說新官上任三把火,呂智身為攝政王的第一道奏折,那可是足以影響當前朝廷格局以及後續國策的,必須十二分的重視。
“福王,神武王!”剛才議論的官員安靜下來,一個個拱手行禮,歡迎二位攝政王。
福王和呂智就位,新進登基的政王子也在大太監的陪同下坐上龍椅,早朝這就開始了。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這位大太監也是新人,畢竟魏忠還得伺候太上皇呢。
“臣有本奏。”不出意外的,神武王呂智第一個站出來上奏,奏折內容也不出意外,正經的謝恩折子。
政王子接過奏疏挺高興的,笑嗬嗬的勉勵了幾句,文武百官又是一通祝賀,這事兒也就算是過去了。
接下來進入正常流程,但是吧,一眾官員還是盯著呂智看,因為他並沒有回歸隊列,顯然是還有話沒說完。
果然,呂智又發話了,“陛下,臣還有本奏。”
來了,來了,終於來了!……一眾官員下意識正了正衣冠,兩隻耳朵豎的直直的,政王子也是正襟危坐。
噠噠噠~~~新人大太監學著魏忠的樣子,熟練的當起快遞員。
政王子裝模作樣的翻了翻,其實內容他早已知曉,正是那天提到的“假想敵”計劃,其內容就是假設敵人是銀甲,常規部隊應該如何應對。
哎,實際就是為了模擬如何對抗三仙島勢力,以增強部隊實力。
“拿下去,給諸位愛卿傳閱一下。”
皇帝有命,大太監自然領命,很快的,一眾大臣就看完了。
“神武王所思高遠,實非我等能及。”“是啊,是啊,真是高明。”
朝堂上議論紛紛,都在高喊神武王英明,實則就是摸不清呂智的意思,不知道他此舉究竟為何。
這時候,韓知兵就猜測了,“連年征戰,我大越罕逢一敗,這就導致士兵個個目中無人,十分膨脹,神武王此舉應該是想打擊一下這些驕兵悍將。”
兵部尚書說兵事,自然是有些道理,一眾官員一聽,紛紛覺得應該就是如此了。
“我沒意見。”福王率先發話,而後一陣附和之聲,“臣附議。”“臣也附議。”
政王子點點頭,“既然眾位愛卿都沒有意見,那就讓威武大將軍和安南將軍去處理這件事兒吧。”
威武大將軍是呂義,而這位安南將軍則是張越,因為穩定南方有功,當時監國的政王子親封的。
“呃……”很多大臣下意識就想說些什麼,這兩位掛帥是不是有些浪費人才?犯不上吧?
隻是發話的是皇帝,他們猶豫了一下,再看幾位權臣,福王不管事兒,三位大學士也是一言不發,於是,沒人出言反對。
…………
“臣也有本要奏,都是老生常談了,這是最新擬定的各地知府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