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2 章 戰事(一)(1 / 2)

卻說太子返回詹事府,召見詹事宋琦,細細說了今日麵聖對答。

宋琦便道:“殿下初入兵部,在此之前未曾專精兵法,更不曾插手國家大事,稍有偏差也算瑕不掩瑜。”

今日諸子百家時的應變也算可以了。

“可我怕父皇失望。”太子歎道。

大祿太子可自稱孤、本宮,然為表尊重,麵對一乾老師時,太子仍以“我”自稱,以示親近。

“人無完人,殿下有進取之心便很好。”宋琦寬慰說,“倘或殿下此刻便展露崢嶸,處處完善,反倒不美。”

一山不容二虎,父子也不行。皇帝猶在春秋鼎盛之際,若太子已成氣候,反而容易招致猜忌,轉為禍患。

太子一聽,心下一鬆,可依舊愁眉不展,“先生啊,這太子之位,當真令我寢食難安……”

前幾l年壽王倒了,他難免也起了點心思,積極籌謀。

如今得償所願,可還沒來得及高興便愕然發現,當了太子反而還不如隻是個皇子時痛快。

他倒是有心向學,奈何兵部上到尚書胡靖,下到各處官吏,一來擔心私下與太子結交被皇帝猜忌,二來麼,也不乏觀望,竟鮮有人肯傾囊相授。

若是尋常父子,直接去問當爹的也就是了,眼見後繼有人,為父者必然高興。

奈何,天家無父子啊!

在父親之前,他先是皇帝,是一國之君。

皇帝仍龍精虎猛,太子就試圖插手調兵,如此急不可耐,所圖為何?

太子又說起今日秦放鶴也在,“父皇對我有了防備之心,不使兵部尚書教導也罷,又緣何不使秦子歸教我?”

既複立太子,便有詹事府,既有詹事府,那秦子歸理應遵循翰林修撰、侍讀學士、太子詹事的舊例,又因何連跨兩品、直入六部?

這個問題堵在他心裡許久,頗感憋屈,隻恨無人分說。

他不清楚隋青竹和郭玉安兩位少詹事與秦放鶴關係如何,萬一麵和心不和,在他們麵前巴望旁人,平白樹敵。

但宋琦不同。

宋琦的孫女是秦放鶴之妻,賢伉儷情深,遠近聞名,故有此一問。

宋琦笑得慈祥,卻避而不答,“殿下執拗了,世間能為者何其之多,也不止一個秦放鶴,況且他此刻年輕氣盛,征伐銳利太過,非為人師之相。殿下發此感歎,豈不讓門下諸位少詹事、門人寒心?日後莫要再提。”

天元帝是位很現實的君主,相較現在就著急忙慌培養繼任者,顯然他更傾向於將擅長辦實事的官員即拿即用:

左右滿打滿算就那麼些事兒,如今朕能辦則辦,若留到下一任,指不定能不能成呢!

用秦放鶴本人的話來說,就是現階段他任工部侍郎所產生的價值,遠超太子少詹事,回報率更高。

年假第一天,章縣縣學舊友肖清芳來向秦放鶴辭行。

他謀了個縣令的缺,已往吏部報道,不日就

要赴任去了。

秦放鶴一怔,“這麼突然?”

肖清芳二甲進士出身,排名不算靠前,過去幾l次向翰林院的遴選皆未取中,下到地方上做縣令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

隻是自他回京之後,肖清芳也來家中探望,卻從未提過,如今突然得知結果,難免有些驚訝。

肖清芳爽朗一笑,“嗨,你久不歸家,難得團圓,諸事繁忙,千頭萬緒,我怎好以這等小事聒噪?”

況且說了又如何呢?終究是自己本事不濟,入不得翰林院,難道要求人家幫忙徇私枉法不成?

原本還沒選上呢,隻是突然有位老縣令入冬後病了一場,自覺不能理事,這才上奏辭官,叫肖清芳占了便宜。

他如今也才三十來歲,能順利謀得縣令之職已是僥幸,還有什麼不滿足的呢?

秦放鶴歎道:“也罷,隻是地方官難為,你驟然前去,萬事當心。”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