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 買大鐵鍋 標杆楚沁(2 / 2)

楊小舅點點頭,買鍋是個正經事。

於是他道:“那你放心吧,你這幾隻竹鼠是好東西,我瞧著有幾隻也挺大的,換買鍋的工業票綽綽有餘。”

楚沁頓時眉開眼笑。

楊小舅又問:“你是想全部換了嗎?還是說隻要換足夠購買夠的工業票後就換些其他的東西?”

楚沁思索:“竹鼠您留一隻吃吧,然後全部換了,換完工業票後就換糧食吧。”

對於楚沁而言,永遠是糧食最重要。

楊小舅驚訝,然後點點頭:“那我等等拿隻小的,這玩意兒燜了好吃。”

楚沁有這種能力,楊小舅自然不會再跟她推卻來推卻去的客氣。

楊小舅還道:“竹鼠搶手,估計最遲明日就能幫你把票換回來。”

楚沁笑容滿麵:“沒事,沒那麼急。”

說完楚沁沒有多待,帶著楊小舅給的一籃子茄子回家。

臨走前,楊小舅問她:“你是隻買鍋是吧?我換完工業票要是在供銷社裡看到鍋要不要直接幫你換回來?”

當然可以!

楚沁連忙點頭,這樣還免得她跑一趟呢。

明日就要開始忙了,等再閒下來怕是得一個多月後,那還是楊小舅幫忙買吧。

楊小舅點點頭,揮手讓她離開。

兩次的賣狼經曆讓他心裡對楚沁依舊是殘留點陰影。

楚沁回到家,哼著小曲兒開始琢磨著做烘乾爐。

不過烘乾爐不急,怎麼也得等到她抽盲盒抽夠磚塊再說。

她先畫圖紙,手裡的筆頂著下巴,有些為難。

……她畫不來。

上輩子的楚沁做過個烤爐,難道烘乾爐是和烤爐一個做法?

應該不是,楚沁不禁想起酸菜缸來。

磚塊暫時是沒有了,也不知道酸菜缸改造改造能不能做成烘乾爐。

楚沁腦袋瘋狂轉動,總覺得這法子猛地一想挺離譜,但是真動手做起來沒準是靠譜的。

蠻試試唄,大不了就廢個酸菜缸。

楚沁把這事寫在筆記本的待做事項上,滿意地合起本子站起身,去後院看看楊梅樹。

楊梅成熟的季節已經到來。

楚沁站在楊梅樹下,深深吸氣,頓時間楊梅的香味充斥鼻腔。

她這段時間在臥室睡覺時都能透過窗戶聞到楊梅香,惹得楚沁期待非常。

楊梅已經變紅了,樹上碩果累累,看這樣子再過一周就能把楊梅收獲。

楚沁祈禱近日最好彆下雨,這樣楊梅才會更甜些。

夏季農忙到來。

這日早晨,楚沁收到楊小舅幫忙買的大鐵鍋和糧食。

大鐵鍋放到灶坑上後和灶坑嚴絲合縫,楚沁恨不得立刻用新鍋做菜。

而換來的糧食是麵粉,整整九斤。楚沁家中麵粉最少,她也愛吃麵食,所以很滿意。

楊小舅把東西給她後就急匆匆走了,看他這樣像是剛從縣城裡回來似的。

瞧著吃飽睡足的自己,楚沁心裡難得升起點羞愧的心來,決定等楊梅成熟後多給楊小舅點楊梅。

哨子一吹,農忙開始。

楚沁戴著草帽,穿著淺褐色衣服,兩隻手的手腕處用紗布纏繞住,手上拿著鐮刀開始割菜籽。

一時之間,滿村都是割菜籽聲。

韓定國站在田埂上,看著和去年相差無幾的菜籽,心中總算能稍稍鬆口氣。

今年天氣明顯不太正常,他慶幸自己年初時聽了楚沁的話,開始挖水渠。

雖說水渠還沒修好一半,但幾條重要的線路都已經挖通通水了,這給村裡節省了不少的功夫。

至少挑水不要再特意安排兩組人去遠處的河邊挑了不是嗎?

和老天爺打了一輩子交道的老農民們似乎也意識到天氣的不對勁,村裡氛圍有點緊張。

不需要韓定國時時催促,今年的村裡人人都上進非常。或許春耕還沒意思到,但現在年都快過一半了,夏收已經到來了,又怎會看不出來。

怎麼上進?

楚沁是標杆。

田野上的村民們都不由自主把目光看彎腰勞作的楚沁,她頭也不抬,壓根沒注意周圍的動靜,隻見她左手一攏右手一割,速度奇快。

韓定國滿意地點點頭,和旁邊幾個年輕男人道:“看見沒,你們就做到楚沁這個程度就行,和楚沁一起爭取把這幾畝地給收完。”

幾人:“……”

做到楚沁這種程度就可以?

楚沁這種程度是正常人能做出來的嗎?

說得輕鬆,你行你試試。

韓定國恨鐵不成鋼,對著幾人說:“從前挖地比不過人家楚沁這姑娘家就算了,割菜籽總不能再比不過吧?你們也該有點追求,把人家當目標迎頭趕上啊。就算趕不上,也得緊緊跟著不能落下太多啊。”

其中有個寸頭的年輕男人道:“隊長您直接說吧,要割幾畝?”

韓定國放眼望望,指著楚沁旁邊的地:“十畝地,你們幾個和楚沁一起今年割完,我算你們每人12工分。”

他說到這兒,琢磨著要給楚沁多添點工分了,這孩子實誠得他都沒好意思坑人家。

這段時間不管是挖水渠還是春耕,都沒有定量,而是楚沁一天裡能乾多少算多少。

其實就是原本是按量結算工分的,楚沁隻要乾完自己的活就行,她的活和彆人的大差不離,就算多也沒多多少。

但今年時間緊,活還多啊。

於是從按量結算變成按天結算,一天十工分,能乾多少活全看楚沁自己發揮。

韓定國原以為楚沁肯定是會放慢速度的,或者和其他人一樣磨磨洋工,偶爾偷偷懶。

誰曾想她該怎麼乾還是怎麼乾,無論是挖水渠還是春耕都是出力最多的那個,竟然還帶動村裡氛圍,韓定國就不得不為楚沁這傻孩子多做點考慮。

他思來想去後,決定傍晚吃過晚飯後召集全體村民開個會。

工分是死的,人是活的,上限10工分太過低了。

有時候該變還是得變,不能總叫老實人吃虧。老實人不是傻,虧吃多了人家就不能撂挑子不乾?

韓定國越想越覺得自己這方法有用,說不準還能引起良性競爭呢。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