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2. 第四百六十二章紅樓潛龍在淵76 朱提……(2 / 2)

南方,尤其是這種特彆南的地方很少下雪,下了就代表北方一定形成大麵積雪災。

不過今年蜂窩煤和棉花都已普及,即便沒有暖炕的地界,也能借著蜂窩煤取暖,對人的危害沒有以往那麼大。

隻是一些作物可能大麵積減產,南邵這邊許多蔬菜和果樹都被凍死了,這還算好的,北方有許多越冬的小麥,在這樣的嚴寒下,幾乎沒了活路。

她緊急聯係了糧商會各地糧倉,讓把存糧情況報上來。

“另外,”思考了一瞬,蘇葉低聲對春來吩咐幾句。

春來聽完點點頭,出去傳消息了。

蘇葉傳的消息說來有點不仁道,是讓宋將軍組織‘商隊’去買糧,抄了那麼多海盜的老窩,金銀珠寶肯定是不缺的,拿去購買糧食綽綽有餘,甚至隻需要用到極少一部分。

大頭還存儲在某處,等待蘇葉接手呢。

但今年廣泛的嚴寒天氣,是從北到南,沒有一個地方逃過的。

有些一年三熟的地區,種兩茬水稻是極限,第三茬就隻能爛在田裡,發不了芽。

而種兩茬的地區也一樣,隻剩下一茬糧食。

海外那些國家可能會好點,畢竟作為島國,海洋能調節氣溫,不至於太冷,但糧食有沒有受影響,還真不好說。

最主要的,人家即便有,也不一定賣給你。

大楚這個龐然大物,已經造出了幾百艘先進的船隻,對海上各個國家而言,絕對是橫亙在頭頂的大威脅。

糧食這種戰略物資,他們哪裡敢賣?

這不妥妥的資敵,對方有兵又有糧,想動他們隨時隨地。

以前的大楚還比較講究,輕易不出海,出海了也是打完就走。

可現在呢,大楚的船隻天天在海上飄來飄去,動不動就滅國,擱誰誰受得了?

所以有七成的概率,宋將軍是買不到糧的,既然不賣,就不要怪他們硬搶了。

這批糧食會被秘密運往大漠,實在大漠剛平息,戚十一前不久又帶著原韃靼和瓦剌的人,去攻打了西域,在三月內橫掃西域諸國。

勝利果實剛享受沒多久,就要麵臨這樣極寒天氣。

沒有糧食,穩不住軍心,更容易讓剛打下來的地盤產生動蕩。

可很明顯,這次朝廷一定會使絆子,不給戚十一一點糧食,誰讓他不聲不響就拿下西域。

現在戚十一的地盤,比大楚都大了,甚至兩倍有餘。

要不是這些地方都是苦寒之地,大楚真忍不住對戚十一動兵了。

從上月開始,朝中一天幾十封折子,全在抨擊戚十一,把他描述成了太武帝,這是北魏統一北方的皇帝。

要蘇葉說,戚十一更像成吉思汗,可朝臣們不敢說呀。

畢竟蒙古人是真的入主中原,建立了元朝。

說戚十一是成吉思汗,豈不是說大楚要亡國了?

當然,他們的內心不是沒有憂慮的,甚至想過要不要率先發難,攻打戚十一,畢竟他太不可控了,竟然不申請就去攻打西域。

為著這件事,朝中爭吵了好久,京郊大營的士兵甚至已經訓練起來了。

在吵得最凶的時候,一個消息傳來,戚十一在此戰中,身受重傷,沒有性命之憂,卻也要休養好幾個月。

大楚君臣不由鬆了口氣,這就表示戚十一暫時不會南下,那他們到底要不要趁你病要你命?

關於這一點,陳景軒這個被調回去,先太子心腹,現新帝眼中釘的存在,連著一個多月上書,強烈要求發兵,給戚十一一個教訓。

他甚至申請上戰場,陳景軒文武雙全,這點毋庸置疑,但他當文官這麼久,還能不能打仗,這點存疑。

不過他表現的相當憤慨,亂臣賊子,絕不能姑息!

而他越是這樣,新帝心裡就越犯嘀咕,畢竟他做了什麼,自己心裡清楚,很擔心陳景軒這個太子近臣覺察了什麼,想要報複他,為先太子報仇。

哦,對了,先太子遺孤義忠郡王也長大了,怎麼說呢,低調到平庸的程度。

但誰知道他是真低調,還是真平庸?

反正他和先太子一點想象的地方都沒有,論品行,論能力,簡直無一可讚賞之處。

要不是那相貌有四五分像陳婉瑩,還真會被懷疑,到底是不是先太子的種。

畢竟那樣耀眼一個人,怎麼會有如此平庸訥訥不敢言的孩子?

可想到他的出身處境,又好像能理解,畢竟新帝絕對不會讓先太子遺孤變得優秀。

而新帝確實做了一些事,讓義忠郡王身邊的嬤嬤太監,以及授課老師把他往歪路上引,雖然這孩子因為過於老實,而沒有變壞,但確實也平庸至極。

看到這樣的外甥,陳景軒心裡怎麼想。

新帝以己度人,覺得對方一定會怨恨他這個新帝把先太子兒子教成這樣。

心虛之下,他看陳景軒做任何事,都好像是在針對自己。

偏偏他還不能對陳景軒動手,因為太上皇要留下陳景軒保護義忠郡王。

他甚至直接言明,“我讓你把那孩子教得無能,是因為無能就無法威脅到你和你這一脈的皇位,這孩子變成這樣,九泉之下,我都不知道該如何向老大交代,可為了你,不得不如此。但你也要保證那孩子一輩子的榮華富貴,健康長壽。”

新帝能說什麼,隻能訥訥答應下來。

而陳景軒既是保護義忠郡王之人,也是監視他之人。

太上皇死了還好,他想處死陳景軒就處死,可現在太上皇在,且他的兒子們也長大了。

新帝很擔心,萬一老爺子不高興,直接廢了自己,選自己兒子繼位,要如何是好?

他的五皇子時不時會被太上皇叫過去,帶在身邊教導幾天,當著親近人的麵,甚至說出這個孫子像他的話。

這是什麼意思,還用說嗎?

就是看好的意思,新帝唯一慶幸的是,五皇子還小,不足以威脅到他的地位。

但要是他有異動,對不起先大哥了,以太上皇的偏心,可能為了保義忠郡王,真的會換個皇帝。

在這種情況下,新帝越發對陳景軒的行為敏感。

自回京後,他雖然因為功勞入閣了,卻也被邊緣化了。

而陳景軒也知道自己不受新帝待見,倒也老老實實的,啥都不摻和,似乎一心養老。

可他不過人到中年,怎麼可能養老呢,想想就知道是假的,其中一定有貓膩。

新帝沒查出來,就越發不安。

現在陳景軒一反常態,旗幟鮮明的表示要給戚十一一個教訓,甚至態度極為激進,這就讓新帝懷疑,他是不是想讓自己發兵攻打戚十一,惹怒他,然後戚十一直接南下攻打大楚,讓他成為亡國之君。

你還彆說,這個念頭一興起,就怎麼想怎麼合理。

就戚十一那武力值,邊關那些將軍真頂得住?彆不是直接開城門投降吧?

新帝被自己的猜測生生嚇出了一身冷汗,招來心腹問策。

其中他最倚重的幾人,都說戚家聲譽放在那裡,戚十一要是敢南下,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韙,是違背祖宗的決定,到時候他自己的手下都要反他。

畢竟戚將軍的忠義,才是戚家特殊的根本。

可如果大楚這邊主動進攻,說不定正好給了戚十一借口,今年天氣這麼冷,大漠和西域肯定也沒多少糧食,估計這會兒戚十一正愁呢,大楚出兵了,他正好有理由來搶。

說到糧食,新帝不由道,“糧商會那邊查了沒有?他們今年真的沒把糧食賣給戚十一?”

早在秋收前,欽天監就觀測出,今年會是個極寒天氣,大楚朝廷想給戚十一一個教訓,於是暗暗下令,不準賣糧食給他。

但新帝怕有人陽奉陰違,尤其是糧商會,和陳景軒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並不值得信任。

“查過了,查了好幾遍,糧商會很配合,說不賣就不賣,他們今年的糧食已經運往西北和山東等受災比較重的地區,估計這會兒已經賣完了。戚十一想買都買不到。”心腹連忙道。

“好!這樣一來,我們就更不能給戚十一借口來搶糧,”新帝表示滿意,找了冠冕堂皇的理由,和太上皇說出兵如何如何艱難,最好不要。

太上皇沒有表態,還在觀望中。

恰好此時,戚十一拖著病體寫的奏折到了,上麵不僅詳細講述了自己出兵西域的前因後果,還提出一個兩位皇帝無法拒絕的好處。

簡單來說,戚十一出兵是因為西域諸國貪得無厭,棉花整整比去年高了一倍,還不肯多賣他們。

大漠有多冷,那是每年都要凍死好些人的,他客客氣氣買東西,西域竟然還拿喬,敬酒不吃吃罰酒,那自然給他們一個大大的教訓。

棉花漲價和難買的事,兩位皇帝也知道,織造早就把這件事通過奏折呈報過了,因為棉花原料減少和漲價,織造的利潤直接縮減了四分之一。

這可都是要進國庫和兩人私庫的錢,一下子少了那麼多,即便有海外貿易的補充,也讓人心痛。

兩位帝王一下子對戚十一感同身受起來,覺得西域確實該給一個教訓。

戚十一在奏折裡說了,他是陛下封的大漠王,不是西域王,請朝廷派官員過來接手。

這裡因為大大小小各個國家太多,以前的棉花種植不成規模,最好派懂農事和教化的官員過來,重新規劃一遍,讓西域徹底成為大楚的棉花種植基地和水果生產地。

這豈不是在說,雖然西域我打下來了,但我不要,你們大楚接手吧。

狂喜!

這是兩位帝王唯一的反應,這哪裡是亂臣賊子啊,簡直是忠臣良將!

當下朝廷就商議出去西域的官員人選,各級官員從二品官到六品官都有,願意去的直接官升兩級。

當然了,這裡有一個前提,你最好懂當地語言,不然怎麼教化當地百姓,怎麼勸課農桑?

而懂西域諸國語言的,大多出自理藩院,且年輕學子據多。

看到這麼多人懂西域語言,兩位皇帝還奇怪呢,有些是江南人,有些是北方人,但都沒有邊關的,怎麼會想到學這個?

這就要說到理藩院尚書徐棟,他自小就是神通,學問相當好,一路解元狀元考上來的。

可在實務方麵,實在沒什麼建樹,家裡有權有勢,也舍不得自家大才子荒廢了,於是想辦法調來了理藩院。

這地方隻是偶爾接待外來使臣,平時清閒的很。

徐棟在裡麵沒什麼事乾,學霸思維和正常人也不一樣,既然沒事,那也不能閒著,於是翻閱裡麵的藏書。

理藩院裡的藏書和資料,自然是與其他國家相關的,大多用的也是各國文字。

起先他是看不懂的,但這難不倒他,學霸學東西很快的,不過幾年,就已經熟練掌握了十九國語言,凡是大楚能接觸到的外國文字,他都學會了。

自己懂還不夠,要求屬下也學,能學幾門學幾門,他甚至還每月出題考,看大家學到什麼程度了。

就這樣,原本閒的蛋疼的理藩院,竟然成了整個朝廷最上進的部門,學的最差的,也熟練掌握了兩門外語。

兩位帝王得知後,也差點驚呆,竟然還有如此愛學習之人。

他們頓時覺得整個理藩院都順眼了,這次選人,一半出自這裡,沒辦法,誰讓人家掌握了語言這項大殺器呢。

沒錯,徐棟就是蘇葉的人。

兩人相識於揚州書院,當時徐棟前來遊學,輕輕鬆鬆擊敗了學院所有學子,自傲不已。

蘇葉私下找到他,用學識狠狠碾壓,擊碎了他的自得。

之後兩人就成了朋友,雖然此後沒再見麵,可徐棟走的每一步,做的每一個決定,都有她在背後推動。

雖然現在他還不完全算她的人,但等蘇葉真正登上那個位置,這就是可用且好用的人手。

在此之前,蘇葉已經通過他向理藩院裡的人施加影響了,另外派去西域主持大局的二品,也是她施了手段推上去的。

如此一來,即便西域明麵上不是她的,也會按照她的規劃走。

但明麵上,卻是戚十一獻給大楚的,也打消了兩位帝王的顧慮。

但關於節製戚十一這點,他們的想法仍然沒變,隻是不再那麼嚴格了。

糧商會的位置特殊,不能在有旨意的情況下,還偷偷賣糧,因而戚十一那邊想要糧,還得宋將軍出出力,去海外諸國‘購買’一些。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