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攏起來一過稱,出了八斤半,加上收的那些現成的,一共30斤9兩。
曬完這批,暫時沒再收了,搶收接近尾聲,社員們開始忙活自家的自留地,同時也都惦記著接下來分糧的事情。
計算自家人的工分,合計能分多少,收拾地窨子啥的,再大的事也沒有分糧重要。
分糧還有些附加的東西,比如地瓜秧、玉米秸、玉米骨、高粱稈子、豆秧等等,隊裡留一部分做飼料,其他的分到社員手裡,有的當柴火,家裡養豬的也能做飼料。
就連刨出來的玉米茬,都會在曬乾後分下去。
老少知青們也都動起來。
不光新知青惦記著從老鄉手裡買糧,有些老知青也惦記。這時候能不倒欠大隊,還有餘錢從老鄉手裡買糧,都算好的。
在場地攤曬玉米的時候,邱則銘拿竹耙子來回勾著,慢慢挪到周嘉妮身邊,小聲道:“細糧能再勻你十斤,粗糧…你要多少?”
上回那些跟邱則銘銀貨兩訖了,這次合作再另算錢跟票。
周嘉妮小聲回他:“你能給多少?給多少我要多少!”
邱則銘覷了她一眼,周嘉妮道:“不是我自己吃,我往省城寄。”
這倒不純是借口,家裡人勒緊褲腰帶給她攢各種票,現在能搜羅到糧食,當然得給家裡寄些過去。
邱則銘道:“那粗糧先給你三十斤吧,細糧十斤。”
周嘉妮點了下頭,邱則銘接著道:“粗糧要的全是新糧,再等幾天,要是曬得不夠乾咱們吃虧。”
“明白!”
周嘉妮借助收豇豆混的臉熟,自己也跟人預約了四十多斤玉米,多加了錢,不用給票,也得再等等,到時候她也要驗貨,曬不乾,或者摻了石子混重量的,她也不要。
除了玉米,還要了幾十斤紅薯,有老鄉家自留地種的這個,不用等隊裡分,有二十來斤是今天晚上過去拿,另一戶約的明天。
今晚上拿到紅薯,她又能開團了。
韓陽帶著另一個老知青吳立華過來找邱則銘,道:“邱同誌,想跟你們商量一下,能不能幫我們知青點解決一下蔬菜的問題。”
周嘉妮就在附近,一聽這事,腦子裡嗡了一下,剛想躲開,就聽韓陽喊她:“周同誌。”
隻好硬著頭皮過來。
為了解決知青吃菜的問題,村裡給他們劃了自留地,一人一分地。
周嘉妮他們這批新知青沒有,明年開始憑工分掙口糧了,村裡也會給他們劃一塊出來,自己種菜自己吃。
頭幾批知青,一開始都懶得打理,管老鄉們買,後來發現高估了自己養活自己的能力,口糧掙不出來得靠買,買了糧又吃不上菜,加上村裡大娘大爺們也總念叨,才開始打理自留地。
今年連著幾茬蔬菜長得都不錯,秋收前知青們還跟著老鄉去集上擺過攤。
現在眼看著要分糧了,老知青都在臨時抱佛腳忙活著掙工分,都不想請假去趕集,卻又都急著想把菜換成錢,好還欠大隊的賬或者找老鄉買糧,就把主意打到新知青頭上,希望他們幫著解決一下。
韓陽笑道:“跟你們一起的趙衛國同誌和王長征同誌,一人買了十斤支持我們。二位同誌也支持一下?”
作者有話要說: 明天入V,萬字更新,求寶子們給個首訂支持,筆芯筆芯?~
預收文《九零年代小日子》求帶著。
文案:
鄭家大閨女秀琴是出了名的好,長得俊,勤快手也巧,村裡供銷社新來的會計看上她了,她不願意,轉頭找了個遊手好閒的混子。聽說找到那個男人啊,除了那張臉一無是處。
袁家小兒子袁頌是出了名的萬人嫌,連他哥嫂都不說句他的好話,可人家就是有福氣,整天遊手好閒還找了個頂頂俊的媳婦。
臉好看也不能當飯吃啊,大家都等著鄭秀琴後悔,回娘家哭鼻子。
誰知,後來大家才知道,袁頌哪裡是混子啊?人家在外頭租了個大院子開廢品收購站,是他娘覺得收破爛不好聽,還不如待業青年呐,捂著嘴不讓嚷嚷,怕說不上媳婦。
現在媳婦娶進門了,老太太給新媳婦交賬:“琴啊,看在他還挺能掙的份上你可彆嫌棄他。這十萬塊錢是他說給我的零花錢,這不是胡鬨嗎?他手裡還有多少我也不知道,你去問,把賬要過來你管著……”
知道真相後一直嫌棄小叔子的大嫂酸了。
等著看鄭秀琴笑話的人也酸了。
小兩口日子紅紅火火,袁頌收廢品兼著維修收來的廢棄電子品,鄭秀琴就在鎮上開個小店,從賣二手電器開始逐步成為當地有名的電器商……
丈夫是破爛王袁百萬,她就是電器西施鄭百萬感謝在2023-05-16 13:08:13~2023-05-17 09:47:59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彆來無恙 10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