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周的視線亮得灼人, 邱則銘似被燙到一樣移了下眼睛才道:“今天抽空打回去問問。”
“好!”
自己隻是應了一聲,小周同誌就開心地像個吃到糖的孩子。
邱則銘被她掛在臉上的笑容感染,嘴角也忍不住微微翹著。
到般陽路附近下車, 再往前走一裡就是齊陽塑料一廠。
到門衛那兒, 邱則銘上前遞了支香煙過去, 拿出介紹信說明情況,門衛沒讓他們進廠,接了煙彆在耳朵後頭,往另一邊指了指, 道:“廠裡銷售科窗口在那邊, 你們去那兒問問。”
又道:“從廠裡買夠嗆,不知道得等幾天, 你們不如去百貨大樓問問,剩下的再從各個供銷點湊一湊, 就是零碎了點兒。”
周嘉妮主打一個緊密配合, 忙從挎包裡摸出個蘋果遞過去,操著一口地道的濱縣話, 笑道:“謝謝大爺,您可給我指了條明路, 要是廠裡實在買不著, 我們就按您說的到處零湊,隻是我們從下頭大隊過來, 也沒個趁手的交通工具, 跑起來實在費勁……”
那一口流利的濱縣話出來, 旁邊的小邱同誌都驚呆了。
一直以來他都是聽周嘉妮說帶點齊陽口音的普通話,這才多久,小周同誌的當地話都說得這麼溜了。
小周同誌在跟人交流這塊還真是…玩得活靈活現。
周嘉妮還在叭叭叭:“大爺, 您看能不能多給咱指條路?村裡著急等我們回去開工,實在耽誤不得。大爺,您這回幫了我們,就是幫了我們整個前進大隊,我們全村人都念您的好。”
門衛大爺:扛不住,真的扛不住!
手裡的蘋果可是稀罕貨,還散著果香,耳朵上彆著四毛錢一包的大前門,加上人家小姑娘笑眯眯地,雖然模樣看著像城裡長大的孩子,但實打實帶著鄉下人的那種淳樸,說話誠懇,眼神裡那種把全村希望都壓在他身上的期待感,讓他油然生出一種莫名的自豪。
“咳,那我給你們出個主意。”門衛大爺神神秘秘地道,“你們去銷售科該咋問咋問,不過啊,最好還是等秦主任回來,秦主任這人心腸最軟,你們找旁人給你們調貨,誰也不會理你們這個茬,但秦主任不會,你們講明自己的困難,他會根據輕重緩急挪一部分出來給你們應急的。”
周嘉妮忙道:“大爺,秦主任是…去了哪裡?”
“秦主任開會去了,明兒不回來,後天早上準能見著他,個頭不高,又黑又瘦,常年提著個破書包,走路趿拉趿拉地專磨腳後跟,很好認,到時候你們就在廠門口堵他。”
兩人千恩萬謝的離開廠門口,去找銷售科窗口。
途中,邱則銘道:“小周同誌,你這濱縣話說的不錯啊。”
周嘉妮虛笑:“謝謝誇獎。”
你在那邊待十幾年,你也會。
到銷售科這兒問點問題,就比找門衛大爺難多了。
他倆到的時候那邊已經有五六個在等著的了,其中有個穿白襯衣的男同誌正在窗口那兒跟裡頭的人交流,問了三句,裡頭都沒應一句,倒是傳出幾下敲窗戶的聲音。
周嘉妮兩人走近才發現窗口豎著塊板子,上頭寫著‘缺貨’倆字,甭管外頭的人多急眼,裡頭的人嗑瓜子的嗑瓜子,織毛衣的織毛衣,有說話聲也是他們自己聊天,然後敲敲豎在旁邊的字,讓外頭的人自己領悟。
外頭這人不知道是哪兒來的采購,不死心地賠著笑臉道:“同誌,能不能給個具體時間?多久才能有貨?”
旁邊那四五個人,見周嘉妮和邱則銘過來,都一起提了提精神,其中一個還朝兩人打招呼:“兩位同誌也是來進貨的?”
邱則銘笑著點點頭:“大家也是?”
幾人七嘴八舌地道:“對,等著吧。”
窗口那個采購咋問也得不到回應,走了過來,又不敢抱怨,歎了口氣。
那四五人中的某個小聲道:“吃癟了吧?咱們都提醒了,這同誌就是不死心。”他道,“人少了那窗戶不會開,得等的人多了,人家才會拉開窗戶下通知。”
他現場望了望,道:“八個人了,再等等吧,等人多點一起過去問。不過先說好啊……”他依次把在場的人點了一遍,“這同誌頭一個,我第二,他第三……”
那意思是就算問好了,需要辦什麼手續排隊,得按著這個來。
邱則銘沒忙著應,他摸了煙出來挨著散了一根,笑著問道:“真要等,估摸能等多久?”
“看你進啥貨,像我們要的塑料桶,每回來等五六天、七八天算少的,半月也有可能。”第一個接了煙的同誌拿到鼻子底下聞了聞,一毛五一盒的大公雞,一下散出去大半包,這人可真大方。
周嘉妮挑挑眉,瞥了眼小邱同誌的口袋,一邊大前門,一邊大公雞,左右切換的很嫻熟。
另個說他是肥皂廠的,來給廠裡進肥皂盒。
還有來進塑料管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