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繞著看了一圈,確實有點稀罕,但真讓他買,他還真不舍得。
零售價十八或者二十,進貨價大家再開會討論決定,估計會按箢子的標準來定價。
周嘉妮暫時沒付賬,等定好價格再說,先抱著回去,把凳子放屋裡又轉身出門去了試驗田那邊。
邱則銘正在幫著打泥坯。
幾個莊稼把式又把地平了一遍,正在起壟溝。
周嘉妮過去將信封一掏,道:“照片到了。”
邱則銘眼睛一亮,扔下手裡的小石夯接過來打開看,目光定在兩人的合影上,翹著嘴角道:“拍的真好。”
三人合影裡的小周同誌笑得眉眼彎彎,很燦爛。他是抿嘴淺笑,張隊長則是板著一張臉。
三個人,三個表情。
兩人的合照裡,小周同誌的笑就斂了些,微微抿著嘴,似乎有些放不開,但是也好看,特彆好看。
自己的單人照隨便看一眼就收回去了,笑道:“小周同誌,你應該看過我的單人照了,公平起見,是否應該讓我也看看你的單人照?”
沒這個說法,她送貨上門還沒要報酬呢。
周嘉妮氣樂,才不慣著他:“打你的泥坯去吧。”
邱則銘笑著拾起地上的小石夯,腳踩在模子上,一下一下錘著,特彆賣力。
早點弄好,早點把院牆修起來,大家就能搬過去了。
還得打家具,他們這邊本來想弄家常的款式,但小周同誌有自己的要求,等她畫好圖再去找村裡的木匠定。
忙一上午,中午回家吃飯的時候就看見孫萍和於晚霞在研究那個凳子。
當然,跟劉通一樣,兩人都當筐子看。
“嘉妮,這筐是用來做什麼的?”孫萍問道。
沒有肩背帶,沒有提的帶子,擺家裡當箱子用嗎?感覺也裝不了太大的東西啊。
於晚霞也道:“形狀倒是挺好看,但是太厚了,而且很沉。”
周嘉妮給兩人解釋了一下作用,孫萍跟於晚霞都覺得有些稀奇。
但一聽價格也是嘬牙花子。
“咋這麼貴啊?”
“因為費時間、費材料,還費大爺,編這個太費力了,沒法便宜。”周嘉妮笑道。
作為在城裡長大的兩人,也覺得購買這個的家庭應該不會太多。
周嘉妮笑了笑沒多說,她是想好了銷路,但能不能成功她心裡也沒底呢。要是那條路走不通,就隻能是盛滿糧說的靠吃大戶了。
蓋子上加座套這種事周嘉妮出思路可以,上手的話有點難度,決定交給趙梅來做。
周嘉妮畫出圖拿給趙梅看,給她解釋著:“這樣一圈一圈的拚接起來,寬窄要均勻,針腳要密匝,撐開罩到蓋子上不能從表麵看到針腳線。”
買布頭不用票,而且便宜。現在為了降低成本隻能先用布頭搞拚接款,以後能隨便大把選布料的時候再考慮整體花色。
當然,如果那條銷路能成功打進去,那就不一樣了。
“行,我試試。”趙梅又拿出她剛做好的女款鞋給周嘉妮看,“是這樣的吧?”
“對,按著這樣做就行。”
周嘉妮決定,等開團的時候這款布鞋說啥也不能便宜了,太費時間成本了。
而且開過這次不知道啥時候再開。
實在沒有合理的理由解釋鞋子的去向啊。
給家裡人或者親戚做…這理由用多了,哪怕趙梅這不愛問這問那的也得嘀咕了:小周同誌的家裡人就沒有個會做鞋子的麼?
周嘉妮捂臉,家人的風評不能讓她害了。
還是再等等吧,等到冬天出一批手工棉靴。
當天晚上,趙梅大哥送來了五十斤乾豇豆,20斤花生,五斤乾棗,還有二斤核桃,核桃他不要錢,是他丈母娘送給周同誌的。
這五十斤乾豇豆,有二十六斤都是從他丈母娘家拿的,一下能掙好幾塊錢,他丈母娘高興,就叮囑讓他給收貨的知青送二斤核桃。
周嘉妮笑道:“核桃也挺稀罕,這麼多白拿我可不好意思收,我給你算到賬裡。”
趙家大哥擺擺手,道:“說送就是送的,小周同誌,我妹子說了,你對他們都很照顧,這點心意你就彆推辭了,不然我們心裡也不得勁。”
他也是借花獻佛。
趙梅也笑著勸周嘉妮,道:“彆跟嫂子這邊客氣了。”
“行,這回我就收下了。不過我們那兒也稀罕核桃,要是家裡多,下回也多送點。”周嘉妮道,“其他乾貨還有豆子之類的,有啥我要啥。”
周嘉妮結算了乾豇豆和花生的錢,又額外給了八毛的辛苦費,多給了五分,也沒讓他們再拉扯。
雖然自家妹子跟他講了辛苦費一說,但趙家大哥還是有點不好意思,低聲道:“謝謝周同誌了。”
不耽誤上工,隻利用晚上的時間幫著收了點東西,就掙了八毛,趙家大哥感覺有點過意不去。
周嘉妮笑道:“我得謝謝趙大哥才是,你不知道上回我回去,那點豇豆根本不夠分的,誰見了我都跟我要。不答應吧,又都是看著我長大的叔叔嬸子,答應吧,實在弄不到這麼東西,趙大哥這是在幫我解決難題呢。”
趙家大哥撓撓頭,笑道:“你們城裡人都稀罕這個。我們大隊那些知青每年也都多多少少的買點給家裡人帶回去。尤其是集中回家探親的時候,村裡的雞都得少一半,都讓知青買走了。”
周嘉妮笑著給他抓了把碎布,又給了一個發圈,道:“讓家裡嫂子戴著幫我們宣傳宣傳,有問的就說從前進大隊傳出去。”
趙家大哥連聲道了謝,趁黑走了。
周嘉妮覺得這批貨來的很是時候,明天去鎮上取包裹,正好借口發走,收起來開一次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