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裡,他也是忍不住想笑,這小周同誌就是考慮到這點,才給前進大隊出主意緊急將廠房建造提上日程的。
就是怕將來公社或者其他大隊用原材料做要挾讓他們分流。
周嘉妮搖搖頭:“這一步是既定好的,咱們就不多談了,按著順序走就是,我是覺得要不要規劃一下,進行有組織的種植。”
李敬黨捏捏手裡的草圖,督促著建個廠房他還行,談到種植就是他的短板了,點頭道:“好,這事是得聽聽張廠長他們的意見。”
從這邊轉了一圈,周嘉妮又溜達著去了塑料大棚試驗田那邊。
拿到珍貴的幼苗和資料,邱則銘帶著大家也是加班加點的忙活,昨晚還在附近紮了棚子,大家商量好了輪流排班看著,生怕有人搞破壞啥的。
她去的時候邱則銘正坐在一塊廢掉的泥坯上翻著一本筆記,看到周嘉妮過來,他揚眉笑道:“不在家休息怎麼過來了?”
周嘉妮笑道:“歇一天意思意思就行了,大家都在忙,我哪能總歇著。”
邱則銘打開隨身的挎包,拿了遝資料遞給她,還有一封塑料大棚實驗團隊的信。
周嘉妮先看了信,信裡給了他們極大的鼓勵,還講解了不少蓋大棚、搭架子、控製溫度以及種植方麵的經驗。當然,更詳細的信息還是在這些筆記上。
邱則銘帶她過去看那些移栽的幼苗,目前看著狀態不錯,就是不知道再長幾天狀態如何,他道:“這是他們近期用塑料大棚培育了十天的幼苗,到時候可以跟咱們自己的實驗做個對比。”
當然,人家這是大棚狀態下,他們前段時間門種的那批也發芽了,目前看來長得還不錯,但跟應季狀態下相比還是虛弱了些。
而且他們隻覆了地膜,正式的大棚還沒建完,所以不能跟這批幼苗比。
大棚的圍牆弄起來不麻煩,複雜的是棚子搭建以及後續的一係列問題。
目前圍牆地基已經弄了一大半了,地基打好後弄圍牆速度很快,現在劉岩他們正在旁邊的空地上實驗搭建架子。
周嘉妮也找了塊廢掉的泥坯坐上去,拿著資料看了起來。
十點多的時候,有人在群裡上了小煮鍋和鍋鏟套裝,小煮鍋是雙層帶蒸籠的,周嘉妮就拍了個雙層的。
又要了套鍋鏟三件套,勺子、鏟子和漏勺,日常使用足夠了。
其他求購的物品暫時沒動靜。
下午收工後,跟於晚霞去村裡要了點漚好的雞糞,弄回去撒在地裡,用鉤子弄均勻,養一養就準備把他們自己的小菜園種起來。
至於味道不味道的,家家戶戶都養雞,還有養豬的,甭管打誰家門前頭過都能聞到若有若無的各種糞味,聞久了都已經習慣了。
等天黑下來,她去趙梅家分了兩趟把乾豇豆和大棗拿走,晚上等西屋那倆睡了,又開始偷偷摸摸分裝。
早上設定的搪瓷類和掃帚類在下午兩點左右全部售罄,周嘉妮又發了個紅包開新團,將笸籮筐、塑料手提編織筐、竹編暖瓶、昨晚分裝好的花生、核桃設定好發了出去。
這會兒除了塑料手提編織筐還剩7個,其他也全部售罄。
塑料手提編織筐也是主打一個懷舊風,還可以當做影視表演道具,一共二十個,一下午的時間門賣出去十三個,說明還是有市場的。
第二天周嘉妮又去試驗田那邊泡了一天,即使幫不上什麼忙,她也很願意看看那些材料。
等周一幫孫萍搬完家後,周嘉妮就去找張寶生開了個介紹信,去市裡。
對小周同誌,張寶生是一百個寬容,還笑眯眯地問她乾嘛去,周嘉妮也不藏著,道:“去逛逛玩玩,來這麼久,還沒去過市裡呢。”
張寶生樂嗬嗬地道:“去玩玩吧,村裡給你報銷車費。”
周嘉妮笑道:“車費就不用了,這趟這是我個人去逛逛玩玩。不過考慮到去一趟得做三四個小時的車,打算在那邊住個兩三晚上,先跟您說聲,您彆擔心。”
她去市裡進貨,怎麼好讓村裡幫她報銷車費啥的。
也是沒辦法,東跑西顛好幾天,進的貨兩天賣了個差不多,編織筐那天最後還剩了五個,留著下次跟乾豇豆一起開。
而村裡的產量上不去,她臨時也沒法發揮她業務員的本職工作,既然不能公事出差,那就私事出差吧。
反正那點車費啥的她能出得起。
她跟孫萍說好了,雖然搬了家,不過她不在的這幾天孫萍可以先住家裡,跟於晚霞作伴是一方麵,二是今天過去的時候聞著屋裡還有比較明顯的泥灰味,關門關窗睡一晚上,也挺夠受的。
跟於晚霞她們交待好,第二天坐車去了市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