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嘉妮的路鋪的太好了。
劉愛玲那天想開後, 突然覺得她可以換個地方,按著周嘉妮的路走。
可趙衛國已然打起了退堂鼓,她得再想想彆的辦法將這條路走通。
早知道周嘉妮有這腦子, 當初她真不該那麼衝動, 應該再看看呀, 不然利用好了,她能做出比她想象的還要好的成績, 看周嘉妮當下的情況不就知道了麼?
“呼……”
劉愛玲又一次悔青了腸子,不過已然沒法彌補了, 隻能再琢磨彆的辦法,把這個口子打開。
另一邊, 周嘉妮在市裡跑了兩天黑市, 還逛了第二百貨和郵局, 本來計劃第三天掃蕩市裡的供銷社, 結果聽前台大姐說上午有大集, 她就決定上午去趕集,下午找供銷社, 後天一早的車回去。
趕集太好了,集上老百姓擺攤的多, 農產品多, 肯定是你買的越多人家越高興,還能從這邊收點菜, 再開次蔬菜團。
剛好昨晚有人給她開了手提秤的團購,分充電款和電池款,周嘉妮手握太陽能充電板和移動電源,毫不猶豫的選擇了貴一點的充電款,花了她四十多。
昨晚把分裝好的玉米拿出來上秤試了試, 挺準。
現在正覺得新鮮呢,就想買點需要上秤分裝的東西,讓她新鮮新鮮。
頭天晚上從鍋爐房打的剛燒開的水,用燜燒杯燜了把麵條,早上起來一看燜的有點過於軟爛了,但也能吃,開了瓶蝦醬,挖了勺蝦醬攪拌均勻,最早買的鹵蛋還有存貨,剝一顆加進去,味道還行…但還是不想再吃第二回燜麵條了。
吃完飯問了問具體的位置,去趕大集。
這集市比縣城旁邊那個集可大多了,東西也挺豐富。
上回嚴格說起來她就沒怎麼逛,等她賣完菜都快下集了。
周嘉妮深吸了一口氣,看著太眼饞了,可這麼一點點往外倒,她得倒幾趟?真想大手一揮全部揮進她的倉庫啊!
按了下略微亢奮的心情,周嘉妮先從附近轉了一圈,找到一處合適的背人的地方,研究好路線,才重新回到集市一頭紮進去開啟了買買買模式。
蔬菜最多,也最好買,周嘉妮摸出草帽往頭上一扣,稍微的擋住半邊臉,開始用小小的身板子扛起大大的發財路,隻要菜不錯,量又不是很大的那種,她都是直接收底,用編織袋扛著往外走。
出來收好從外側繞去集市另一頭再買。
等她從另一頭買完,出去逗留一會兒再回到先前入口的地方,即便有小攤主認出她來,也不覺得多奇怪,況且開始上人後那些攤主根本顧不上她。
蔬菜買的最多,花生核桃也收了不少,但這個得帶著攤主出集市交易,交易完她扛著就走,繞一圈再回去。
除了這些,其他就是老農自己編的大筐子大籃子,各種型號的掃帚,沒法判斷好不好賣,她就隻買五六個,湊夠開團數量試水,如果市場反應不錯,以後再趕集就有采購方向了。
這個大集上有擺攤子打鐵的,擺著打好的菜刀,周嘉妮如願以償的買走七把。
乾豇豆、各種蔬菜種子、粉皮、粉條、芝麻、紅棗、遮遮掩掩買的雞蛋……
賣的人也遮遮掩掩。
不遮掩不行,周嘉妮小老鼠一樣往外倒騰東西的時候,有個推著車子來賣棉花就被管理員揪住了,說要麼他們派人跟著送到指定收購點賣,要麼沒收。賣棉花的老漢隻能歎口氣,帶著棉花出了集市。
旁邊想買棉花的兩位青年不忿地嘟囔:“四級棉、五級棉咋也管的這麼嚴呢!”
他倆剛湊上去問棉花價格,才問了兩句,就被管理人員打斷了。
管哪個不管哪個,全憑管理員的心情。
周嘉妮連熱鬨都沒敢看,快步離開。
來趕集的人很多,有當地居民,有知青,最顯眼的還是穿著工作服的工人。
黃牛混跡其中精準地尋找他們的客戶,周嘉妮也精準地發現了他們,盯上幾個,等她晃著酸痛的肩膀再次回來的時候,就去找票販子聊天了。
趕一上午集,腿跑細了,跑得腳底板痛,肩膀磨得火辣辣地疼,但收獲真大呀。
好在是倉庫上貨的貨架大,她可以隨便存放,儘情的買買買,就是能搬運的數量實在太有限,體力也太有限了。
周嘉妮都想著,要不要搞輛小推車放到倉庫裡,遇到當前這種情況的時候,真的是省勁很多。
買了幾個燒餅回招待所快速吃完,揉了揉酸痛的胳膊,點開倉庫欣賞一上午的勞動成果。
采購的時候感覺一趟趟的買了不少,不然也不能累到渾身疼。
但擱在貨架上,看著真沒那麼充盈。
倉庫空間具體多大不清楚,隻知道左邊區域是上貨貨架,十組十二層,擱置在上頭的東西用手點一下提取。
她那點東西,隻占了一個角落。
右邊的購物存放貨架就隻有兩組,共五層,現在上頭乾乾淨淨啥也沒有,畢竟超過時間就得收費,而上貨貨架空餘多,能取的就都取出來倒到左邊,就是取的時候必須得在現實裡出現一下。
把蔬菜點出來開始分裝,今天先把蔬菜團開了,其他的東西等回去歸攏好再慢慢賣。
今天的蔬菜量不少,而且不如上回她親自監督著讓老知青摘的那批乾淨。除了清理根部的泥土,還得清理掉黃葉子和爛掉的葉子。
是個大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