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今晚的賬結了,周嘉妮索性直接給了趙海十塊錢讓他收東西,到時候多退少補。
這回她沒再一趟趟地倒,讓趙海用小推車幫她把東西推了過去。
今天她回來,孫萍晚上在這邊吃過飯就回知青點了,她也得開始適應知青點的生活。
隻於晚霞在家,對周嘉妮弄來的東西並不驚訝,還不客氣的要了五斤乾豇豆、五斤核桃、五斤紅棗,準備給家裡寄回去。
周嘉妮問她:“粉皮要不要?我聽說西溝村有自己做粉皮的,讓趙家大哥幫忙去問了,要是能收來分你點。”
於晚霞連聲道:“要要要,那我等粉皮到了一塊寄出去。”
“行,到時候看能收多少。”周嘉妮道,“這些東西我後天回省城送貨就帶回去,你自己這些注意防老鼠!”
有時候也得在人前露露她收的東西,不然知道她收,卻總看不見貨也是個事兒。
她還留出來十五斤小麥、十斤玉米、二十斤紅薯,充到他們的公賬裡,留著自己吃。
其他的決定帶回省城,給二紡廠會計勻點乾豇豆,再給孟老師送點過去。
第二天拿到藕,又確定好了行程,周嘉妮就去村委往二紡廠打了個電話,等餘慧芳回過來後,她在電話裡道:“媽,我們這邊買了點藕,還有些粗糧啥的,到時候讓我爸騎車過去。”
餘慧芳喜道:“行,到時候我跟你爸一塊過去。”還問了句,“你自己回來,還是有其他叔叔大爺跟著?”
“有個盛叔跟我一起去。”
“行,上家來吃飯。”
掛了電話周嘉妮去了趟加工坊,她幫著大家謀福利的好處就是,在她提出想從給縣裡供銷社訂單裡勻十個籃子後,幾乎所有人都點頭。
客戶們想勻點貨出來恐怕都不會應的太乾脆,但小周同誌想要,彆說縣裡的單子,從省城單子裡往外勻都行。
省城運趟貨不容易,周嘉妮當然不會從這裡頭砍,縣裡供銷社離得近,早一天交還是晚一天交就無所謂了。
周嘉妮又下了一批收納凳訂單,不敢下大單子,依舊是兩款各要了七八個。
至於籃子,她的借口是送人或者幫廠裡的叔叔阿姨捎,要的是鏤空那款。
第二天一早拿上東西跟盛滿糧坐車去了省城,帶他在家附近的招待所住下,晚上的時候盛滿糧就滿臉拘謹的出現在周嘉妮家裡,受到了周家人的熱情款待。
吃飽喝足,周萬裡擔心他不認識道,還把他送了回去。
等家裡客人走了,奶奶才喜滋滋的開始看孫女帶回來的東西,之前一直繃著來著。
薑新鳳絮絮叨叨地說:“月初的時候出了通知,23號票能買藕,我去排了半天隊就拿回來倆小藕瓜子,比你帶回來這些可差遠了。”
周嘉妮帶回來的藕,一節就有半根胳膊長,白白胖胖的,每根都很好。
餘慧芳樂嗬嗬地提了半桶水來泡進去,能吃好久。
雙胞胎在那兒剝核桃吃,趁媽媽沒看見,一人抓了一把大棗裝進自己口袋裡,小老鼠一樣溜回了屋裡,周嘉妮揚聲提醒他倆:“吃棗的時候彆搶,記得吐核。”
嘉安拉開門一臉鬱悶道:“姐,你一說我們全暴露了。”
薑新鳳笑罵道:“當誰沒看見似的!”
餘慧芳也瞪了兒子一眼,轉頭跟閨女道:“家裡還有點糯米,明天咱做糯米藕吃。”
糯米也是稀罕東西,餘慧芳有個同事是川省人,娘家每年都往這邊寄東西,餘慧芳拿錢或者票跟同事換了點糯米、麻椒。
“媽,我們明天忙完後要是能買著晚上的票就直接坐車回了,你們做了自己吃就行。”
薑新鳳道:“這回咋這麼趕?”
周嘉妮笑:“這趟就是來送貨簽合同,沒旁的事,留家裡不好,盛叔頭一回坐火車,也不放心他自己坐車回去。”
餘慧芳道:“那中午就做好,你下午忙完回來一趟帶著在車上吃。”
周嘉妮想到甜甜糯糯的糯米藕,也咽了下口水,道:“行!”
次日周嘉妮拿上帶回來的籃子出門,找地方收進倉庫。
這幾個籃子沒讓跟著貨車走,怕不好周轉了。
叫上盛滿糧一起去接貨、交貨、收款、簽合同,兩邊都很順利。
友誼商店那邊也因為提前打過電話,到門口說了聲,對方喊了裡頭的同事去通知鄒主任。
周嘉妮在那兒氣定神閒的等著,盛滿糧小動作不停,一個勁的抻自己的褂子,還小聲道:“早知道聽你嬸的,穿過年的褂子來了。”
他說的過年的褂子是前年做的,每到過年就拿出來穿一天,穿完壓箱子裡等下個春節還是新衣服。
盛滿糧覺得自己比張寶生和張老四都賺,一會兒人家會不會讓他進去先不說,最起碼他站到友誼商店門口了!
他還看見了一個洋人!
娘誒,這回去可夠他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