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 第一百零四章(捉蟲) 二合一(2 / 2)

趙梅笑道:“那時候我在前頭走,你在後頭,咱倆中間能再塞下三四個人。”

張開山也笑。

“路上你還給我買了個燒餅,自己啃從家帶的窩頭。”趙梅眼裡有淚,但依舊笑得燦爛,“結婚後我說漏嘴提起這事,你挨了你娘一頓罵,我才知道買燒餅的錢是你偷著一分一分攢的。”

張開山眼圈也紅了,又一時黯然,他娘讓他心寒。

兩人就這麼絮絮叨叨說著,說從前,說以後,聊著聊著,趙梅就道:“我不怕日子苦,我怕我吃著苦還不能落個清淨,還得應付沒完沒了的麻煩。”

張開山望向她,趙梅深吸了一口氣,附耳說了自己打算。

她沒提是周嘉妮出的主意,隻說她自己的想法。

張開山目光定定的望著病房上方天花板,眼神帶著一種複雜的堅定,良久,小幅度的點了點頭,咕噥一聲:“好!”

趙梅打算預支到工資、跟婆婆做完交割後再勸他去省城治病的事。

周嘉妮跟邱則銘提著幾個包子從外頭進來,趙梅衝她微不可查地點了點頭,看向邱則銘,拜托他在這邊幫忙照顧一下張開山,下午讓她堂哥來替換。

邱則銘道:“嫂子,我留在這裡陪著開山大哥,這兩天你也沒怎麼休息,你回去好好歇歇,休息好了回來替我就成,不用著急讓你堂哥過來。”

趙梅忙道:“我沒事,你也那麼忙,大棚那邊離不開你,耽誤你兩天工夫我這心裡已經過意不去了,我堂哥下午就過來。”

見說不過,隻好依著趙梅。

周嘉妮跟趙梅回村,他們從始發站坐車,占了兩個座,上車後趙梅硬撐著不合眼,還是周嘉妮道:“你回去有場硬仗要打呢,不養足精神怎麼行?踏下心來睡,有我呢。治療費的問題也不用太擔心,村裡不同意預支工資,我幫你托底。”

趙梅紅了眼圈,沒推讓,她握了握周嘉妮的手,由衷地道:“嘉妮,謝謝你!”

睡了一路,下車的時候看著精神好了不少。

兩人兵分兩路,趙梅直接回了娘家,周嘉妮留在鎮上吃了點東西,走之前還買了個熱乎乎的饅頭放到貨架,走著回大隊,先去村委彙報工作。

張寶生他們正好在,看到她回來,張寶生道:“小周,你在城裡有沒有碰上小邱他們?張開山住院了。”

“這事我知道了,也去醫院看過,張大哥已經脫離了危險,但大夫建議他儘快去省城治療。現在治療說不定還有轉機,再這麼拖下去恐怕……”

張寶生眉頭擰的能夾死蚊子,他氣道:“趙梅婆婆那個不講理的,我都差點讓她氣死。”把軍大衣往身上一披,站起來準備走,“我再去給她做工作,讓她還有他們家老大拿錢出來先給張開山治病,我就不信了……”

前兩天才美滋滋地想著,今年冬天村裡一片祥和氣氛,他心裡一整個輕省,結果就被開山娘氣了個不輕快。

周嘉妮攔住他:“您還是信吧,她肯定不出這個錢。”

示意張寶生先坐下,她倒是沒提彆的計劃,而是問道:“除了這條路,您還有彆的法子嗎?我是說如果從她婆婆這邊要不到錢,你們準備怎麼做?”

劉通在旁邊道:“早上隊長還說,不行我們這些乾部先一起幫著湊湊,先讓張開山治病,治好了病,往後慢慢還。不過還沒同其他人說,要是大家不同意,那就隻能隊裡先幫著墊。”

總之,是認真考慮過。

周嘉妮點頭:“我沒意見,乾部們幫著湊也行,從村裡借也可以,或者讓趙梅嫂子先從廠裡預支工資,等她回來上班後每個月留出日常嚼用,其餘部分頂賬。”

這樣還能保住趙梅的工作。

張寶生眉頭舒展了下,道:“這可以,走廠裡的賬吧。”

他去廠裡找李敬黨。

周嘉妮把賣發圈的錢交給劉通,讓他幫忙記賬,等第一百貨的貨款結了,一起發下去。

她隻幫著驗貨賣貨,牽扯到賬務還是讓劉通單獨弄了個記賬本,一筆一筆記清楚,以免出彆的牽扯。

劉通點著錢,道:“這發圈賣的還挺好。”

周嘉妮從包裡掏出她的茶缸,捏了把茶葉桶裡新添進去的茶葉末,倒了杯水,坐在另一邊的椅子上,拿出本子和筆寫寫畫畫,道:“留給第一百貨的那些一下午就賣光了,等下次去結款。其實要是弄好了,也是一條路子,但是吧……”

靠小商品也能發家致富,但量得起來,靠純手工是不行的,除了有數的幾個技術精湛的,能將針腳縫的特彆漂亮,其他都不能細看。

而且還得能拿到旁人買不到的漂亮布料,不然仿品分分鐘上架。

在村委忙了會兒,周嘉妮裹的嚴嚴實實地去大棚那邊轉了一圈,又去廠裡看了看,回了家裡。

門前頭一灘積水,結了層薄冰,她小心地繞過去拿鑰匙開了院門上的鎖。

這邊一有動靜,屋門便開了,張惠惠警惕的探出頭來,見是周嘉妮,喊了聲‘嘉妮姐姐’,就跑過來抱住了她。

小姑娘害怕極了。

周嘉妮笑著拍拍她的小腦瓜,道:“我去看過你爸爸,醫生說沒事了,不用害怕,再打幾天針就回來了。”

張惠惠揚起小臉,帶著鼻音‘嗯’了聲,她就是想爸爸媽媽了。

張惠惠有點沉默,周嘉妮給了她一個蘋果,她拿到鼻子底下聞了聞,一直在手裡握著,也不吃。

給她拿點心,也不吃,小臉上充滿了擔憂。

傍晚於晚霞風一樣的刮進來,當著張惠惠的麵沒說什麼,等跟周嘉妮去了廚房後才道:“張惠惠她奶奶可真不是個東西,把親兒子氣住院,不但不管親孫女,還跑咱門口罵人,氣得我潑了一盆臟水出去。”

“我說門口咋結冰了呢。”

於晚霞往屋門那邊看了一眼,壓低聲音道:“趙梅嫂子回來了,說借了一大筆錢要給張大哥治病,找她婆婆分擔債務,她婆婆不答應不說,當場哭天抹淚的鬨起來。嫂子又去找村裡出麵幫忙說和,她婆婆作勢要上吊,說小兒媳婦要逼死她。惠惠舅也來了,跟惠惠奶奶理論,說她既然不肯分擔債務,那不如跟小兒子斷絕關係。你猜怎麼著?”

周嘉妮:“到底還是心疼兒子所以掏錢了?”

“嘁,才不是呢,居然同意了。”於晚霞憤憤道,“你說惠惠爸知道了,得多寒心呐。”

晚飯前趙梅過來了,眼睛還有點紅腫,但臉上卻掛著輕鬆的笑意,惠惠跑過去緊緊的抱住了媽媽。

趙梅摸著閨女的腦袋笑著跟於晚霞道謝:“晚霞,真是謝謝你了,我今晚上在家,明天我嫂子過來留家裡住些時候,就不給你們添麻煩了。”

又看向周嘉妮,眼裡的感激不言而喻。

母女倆走後,於晚霞還在感歎:“趙梅嫂子可真不容易。”

幾天後,周嘉妮欣喜地觀察到,放在保鮮貨架上的飯盒裡的水溫度沒變,敞開的八寶粥也沒什麼異常。

那天放上去的饅頭不但沒壞,甚至還維持著當時放進去的溫度。

周嘉妮就趁著自己在家的時候拿出幾份自熱米飯提前燜好,然後裝到鋁製飯盒裡,再放到保鮮貨架上。

這樣她即使在外頭從包裡掏出來吃,也不會顯得很奇怪。

火鍋沒弄,她肯定不會在公共場合吃火鍋,現吃現弄就行。

張開山也確定要轉院了。

市醫院的大夫確定了他情況穩定、可以長時間坐車,村裡這邊跟公社打了聲招呼,開好介紹信,讓張開山去省城治病。

正好友誼商店那邊賣出去了兩整套收納凳、椅,決定跟編織廠正式合作,周嘉妮也得過去簽合同。本來計劃等交貨的時候回去一趟,張寶生讓她跟著趙梅過去幫幫忙,道:“趙梅帶著個病人,去了人生地不熟的,你跟著她心裡還踏實些,在家住兩天,等接到貨再回來不遲!”

周嘉妮就跟著去了,到了省醫院,幫著找大夫,跟大夫溝通,忙前忙後。

趙梅一進到省級醫院,對上這裡頭的大夫,就有種放不開手腳的緊張感,但還是咬牙全程跟著,學嘉妮跟大夫打交道的方式。

她發現周嘉妮跟大夫交流起病情來比自己專業多了,感覺大夫都格外打起幾分認真。

趙梅努力往腦子裡記著,還觀察著周嘉妮身上那種落落大方的氣場與各種麵麵俱到的禮貌用語。

半天下來,趙梅能大著膽子說幾句不算標準的普通話了,讓自己看起來沒那麼拘謹。

等辦完住院手續,做完檢查,把張開山安頓下,給趙梅留了家裡的地址,安撫了幾句,周嘉妮才回的家。

到家的時候餘慧芳剛做好晚飯。

看到女兒回來又是意外的驚喜,道:“唉喲,我閨女回來了。又是送貨?啥時候到的啊?”

“來簽合同,在家住兩天,等著接了貨再回去。”這一下午,周嘉妮樓上樓下跑了不少路,走的腳底板疼,癱下來歇著,跟家裡人道,“就是我常跟你們提到的趙梅嫂子,她丈夫來省醫院做手術,下午在醫院幫了幫忙,明天去友誼商店簽個合同。”

餘慧芳一聽,嘴裡‘唉喲’一句,忙關切地問了問具體情況,嗔道:“你不早說,早說我跟著過去搭把手。”又道,“家裡還有兩根排骨,我明早起來燉點湯,跟你過去看看。”

薑新鳳腳上還穿著趙梅做的棉靴,入冬後孫女回來出差捎回來的。

不光鞋子做的好,這靴子也做的合腳。

多問了兩句:“我記得你說她有個小閨女來是吧?她兩口子來省城,孩子誰看著?孩子奶奶?”

周嘉妮就翻了個白眼,說了些家長裡短。

沒跟家人嘮太久,用熱水泡了泡腳,早早睡了。

第二天早上六點,冬天這個時間點還黑著呢,就被餘慧芳喊了起來,兩人騎車去了醫院。

到的時候趙梅也正準備去打飯,看到周嘉妮媽媽提著東西過來,有些過意不去,道:“嬸子,還跟著讓你麻煩,這……”

餘慧芳挽著她的手,語氣親熱地道:“這有啥麻煩的?嘉妮每回回家都得提起你,她下鄉住到你家裡,不也給你添了不少麻煩?”

兩邊的客氣話差點說個沒完,不過餘慧芳還得回去上班,進病房笑著跟張開山打了個招呼,送上兩句祝福,又趕回了廠裡。

今天動不著手術,還得再觀察一天,所以周嘉妮在這兒陪著她待了會兒,看著時間趕去了友誼商店。

趙梅也趁著手術前拿出從家裡帶來的材料,抓緊做幾個發圈。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