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肉蛋供應緊張的年代, 擱在往常打個雞蛋湯都是好東西,更何況在吃夠了蘿卜白菜的寒冬臘月呢?
周嘉妮把西紅柿洗乾淨,頂端劃十字用熱水一燙, 利落的把皮一剝,鐺鐺鐺切成小塊。
起鍋燒油, 薑蒜爆香,把西紅柿丁下進去小火慢炒, 熬出濃稠的湯汁。
那香味兒, 整條走廊都鋪滿了。
好些個鄰居圍在這裡看周嘉妮做飯。
有人驚訝道:“妮妮都會做飯啦?”
還做的這麼嫻熟。
這一說大家才反應過來,以前被家裡寵的十指不沾陽春水,這下鄉一趟,不光在段時間內混成了乾部, 這飯都做的有模有樣了。
本來餘慧芳想做, 周嘉妮覺得還是她自己動手吧, 顯得有誠意,她這一手露出來,大家的討論點也不會隻放在蔬菜上。
果然, 現在都在滿口子誇她。
餘慧芳倒是沒覺得有啥驕傲的, 倒是一臉心疼。
西紅柿炒的差不多了,倒水進去煮著。
磕了三個雞蛋,雞蛋是老周家出的,鄰居們心裡多多少少有點過意不去,也更說不出啥了。
水開後周嘉妮開始調味,又調小火多煮了會兒,臨了關火後才將雞蛋液淋入,鍋裡凝出漂亮的蛋花。
好幾個鄰居連她做飯的手法都覺得新鮮。
這個笑說:“我都趁著開鍋倒蛋花。”
那個笑道:“我切西紅柿切的塊頭大,撥拉撥拉翻兩下就倒水, 也不去皮,頭一次見這樣做。”
周嘉妮是切小塊,而且也耐心炒,出沙又出湯。即使不勾芡那湯看著也比平常濃一些。
另個鄰居道:“我炒洋柿子的時候倒是去過皮,都是拿勺子刮,剝著也費勁,今天倒是跟妮妮學會了,燙一下剝皮比拿勺子刮省勁。”
周嘉妮笑道:“不想用熱水燙的話就用筷子叉著放爐子上燒燒,也好剝皮,我是正好家裡有剛燒開的水,就燙了下。”
西紅柿湯做好了,紅彤彤的湯裡飄著漂亮的蛋花,出鍋前一把碎蔥葉撒下去,不光好看,看著就覺得好喝。
他們自家留了一碗,其餘的給大家分了。
當然,沒有劉家的份。
隻是這樣一來,周嘉妮就改成了吃過午飯去送菜。
先給黃主任送。
這個點黃主任還沒上班,周嘉妮送得大大方方的,用的是前進大隊的名義。
黃主任看著周嘉妮遞過來的新鮮蔬菜,驚喜之餘有些不好意思了。
沒想到當時應付著找的資料,隔這麼久還送來了回饋。
但這把蔬菜真新鮮呀,推出去吧,又不舍得,收下呢,還良心不安了。
黃主任笑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和藹:“嘉妮啊,這可真是…你們這菜種的可真好,替我謝謝你們隊裡,這數九寒冬的,種出這些菜不容易吧?佩服,我是真佩服。往後你們還需要啥資料,跟我說,一定幫你們弄。”
周嘉妮笑眯眯地道:“黃主任您不用客氣,這是您應得的。”
黃主任的妻子更是極其熱情的把周嘉妮往家裡讓,周嘉妮擺擺手婉拒道:“不了嬸子,街道辦那邊,還有我高中老師當時都幫我們找了不少資料,如今有了成果,可不都得分享一下這份豐收的喜悅麼,我就不打擾了……”
隻有黃主任自己知道當時多敷衍,還是在收到感謝信的時候才慌忙讓人幫著隨便弄了點資料,所以這菜就拿著燙手。
琢磨著還能給人家大隊再做點啥。
要說這時候提再買菜的事,那不是幫大隊上,是讓那邊大隊幫他們了,畢竟誰都知道這時候黃瓜洋柿子啥的有多稀罕。
他妻子在跟周嘉妮寒暄的時候,黃主任在飛快的燒腦汁。終於,在周嘉妮準備說再見的時候,他腦子裡靈光一閃,開口道:“嘉妮啊,廠裡出了一批藍色的瑕疵布,印染上出了問題,顏色深一塊淺一塊的,你要是想幫誰買的話儘管開口,不收票,但是按帶票的價格給你。”
帶票價格便宜,不收票都得多要錢。
不收票,還給她按帶票的價格,可以說很照顧了。
周嘉妮腦子裡歡快的放起煙花,她就等這種合作呢,馬上笑眯眯地道:“黃主任,那我幫我們大隊的老鄉要點吧。可不能說嫌棄,要是能幫老鄉買到點便宜布,大家不知道多感激你呢。”
張寶生頭回來都惦記著買不要票的小手帕,想回去縫件汗撻子穿。
再者說,甭說農村,就是在省城,不要票的瑕疵布一放出去,那也是要擠破頭的。
一捧蔬菜,讓她幫大隊裡爭取了兩匹瑕疵布。
定好去拿貨的時間,周嘉妮告辭離開。
黃主任關上門,拿起鮮嫩帶刺的黃瓜看看,再看看兩個紅彤彤的洋柿子,還有旁邊的青辣椒,越看越覺得稀罕。
按說往回倒倆月,這些菜可是不少吃的,但現在看著就是不一樣。
“誒,這黃瓜彆炒著吃,拍碎了拌加點蒜水吃吧?”黃主任跟妻子商量。
大冷天的,吃涼拌黃瓜。
要不是想當菜吃,他都想直接洗洗生嚼,這時候吃不就是吃口清洌洌的黃瓜味麼。
這邊研究著怎麼吃,周嘉妮則回去拿上另外兩份出了門,找地方先把給孟老師的那份收進倉庫,單提著另外一份去了街道辦。
葛主任對這位小同誌印象可不淺,當時被人舉報,後續的翻轉也是接二連三。後來還寫了感謝信,她家大人還特意跑來道了謝,雖說那就是他們的工作,可人家這份態度和認可,讓他們充滿了成就感。
沒想到成就感還有後續,當初硬著頭皮幫忙找了點資料,人家把蔬菜種成功了,還特意送來感謝,也是開心的合不攏嘴。
周嘉妮在這邊沒多留,跟葛主任他們寒暄了一會兒就告辭去了孟雯那裡。
除了蔬菜,她去看老師還從倉庫裡拿了點粉皮和粉條帶上。
蔬菜給孟老師的這份是最多的,孟老師當初幫著找資料也特彆用心,尤其那些手寫筆記的資料,平時種地也是用得的,村裡那些莊稼把式咂摸透了後都佩服。
大家都摩拳擦掌的等開春耕種呢,到時候選一片田實驗,按人家說的試試。
孟雯也高興,不光是蔬菜成果,看到學生這麼積極的投入農村建設,加上也在周嘉妮身上看到一股脫胎換骨的進步,更是由衷地高興,隻是埋怨給的太多了。
嗔說道:“你們老鄉種點菜不容易,乾嘛拿這麼多?走的時候你再拿上點回去吃,老師隻要看到這份成果,比吃到嘴裡都高興。”
周嘉妮笑道:“老師你放心吧,我家裡留了,這些是我們隊裡的心意,我拿走算怎麼回事?再說,您當初幫我也沒少欠人情。不少資料您也是找彆人借的,我不方便一一上門拜訪,您得空了也替我謝謝人家。”
孟雯看了這位學生一眼,猜著她應該看出點什麼。
有一部分資料的來源比較特殊,她沒法跟周嘉妮明說。
周嘉妮這番話說明她心裡是有數的,也沒要刨根問底的意思。
既然這麼交代,孟雯就沒推辭了,給她衝了碗麥乳精,進屋又拿了幾本筆記本出來,道:“這幾本是我借人家的筆記謄抄的,倒也不全是種地,有兩本是畜牧類資料,飼料配比和家畜喂養以及常見疾病的處理方式。”
周嘉妮眼睛一亮,忙如獲至寶地雙手接著,笑道:“謝謝老師。”
“不客氣!”
師生兩人聊了一會兒,周嘉妮告辭離開。
周嘉妮離開後,孟雯從那些菜裡撿了點用報紙包好,看著那粉皮粉條啥的,拿了幾張粉皮掰開弄碎,粉條拿剪子剪成段,也拿報紙包起來,背上一個挎包,把東西塞進去,出了門。
第一紡織廠那邊沒急著去,她把時間往後延了兩天才給辛光榮打了個電話,拿上籃子去了第一紡織廠。
辛光榮那天能猜出他們給供銷社供貨,是因為家裡也買個花邊籃子,知道他們的東西好看,如今把圓南瓜編織筐拿在手裡,也是一個勁的讚歎:“這籃子也好看,你們在百貨大樓哪的上了嗎?要是上了,我幫著宣傳宣傳。”
這筐子帶蓋,蓋子上的把手就像是一截斷掉的南瓜藤,斜斜的支在中間,但整體看上去很好看。
揭開蓋子,發現裡頭還有隔斷,而且還是活動的,能拿出來,用不用自己決定,他驚訝道:“謔,這籃子的設計精妙,過年用來放瓜子花生啥的都可以。”
很好看,特彆精致。
辛光榮馬上判斷,這筐子的售價應該比花邊藍高。
是的,多了個十字隔斷,售價跟元寶筐差不多。
元寶筐是多加了底座和蓋子,所以比實心花邊藍、鏤空花邊藍都貴一點,這款南瓜籃定價就比著元寶筐來定的。
周嘉妮跟村裡商量,準備增加點圖案。
不過這款是原色的。
周嘉妮笑道:“還真讓您說著了,當初設計時就是奔著這個功能去的。平時呢,把隔板一拿,放點針頭線腦的東西,過年的時候擺出來,放點瓜子花生糖果,擺到桌子上也好看。”
辛光榮越看越滿意,愛不釋手,道:“是是是,這籃子做的漂亮,擱哪兒都好看。”又道,“感覺這產品進友誼商店也不掉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