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 第一百一十五章 二合一(1 / 2)

兩人沒沾上翟項強的光, 翟主任昨天就趕去市裡了,參加彆的會議,周嘉妮跟邱則銘坐公共汽車過去。

天還不亮的時候兩人就去鎮上等第一班車, 張寶生親自趕著騾車送他們, 路過飯店停了停, 進去吃了幾個包子,因為惦記著趕車, 沒多跟他們寒暄,就張寶生跟他們聊了兩句, 這兩句就點出了重點:周同誌和邱同誌要去市裡做報告了……

並給他們留下了一份報紙。

周嘉妮側目, 大隊長那二十份報紙, 應該不夠分的了吧?

之後三人去路口上等著, 車來了,張寶生招手停下。

售票員木著臉招呼:“來來來抓緊上來, 去哪兒?”

邱則銘在後頭道:“扶永!”

“到扶永一人兩毛……”售票員擰著眉頭, 天生一張彆人欠她錢臉, 語氣硬邦邦地道,“往裡走,裡頭有座。”

看一眼剛才招手的小老頭, 正準備問他上不上,就聽小老頭衝上來的那倆小年輕嚷嚷道:“小周、小邱,你們去市裡做報告, 可得把稿子拿好了啊!”

周嘉妮正在看車上剩的那倆座, 分開了,距離還隔的有點遠,正在琢磨跟人家商量換換,就聽到了來自隊長的囑咐, 她回頭好笑地道:“……知道了隊長!”

逮住誰跟誰炫耀。

原本車上的乘客正因為早起的困倦靠在座位上懶洋洋的閉著眼,讓張寶生這一吆喝,頓時坐起朝周嘉妮和邱則銘看去。

兩人一下成了全車的焦點。

旁邊的乘客驚訝:“謔,去市裡做報告?做啥報告啊?”

“你們是啥代表還是啥乾部啊?”

彆說,就連售票員態度都馬上不一樣了,剛才一張彆人欠債臉,現在嘴裡‘唉喲’一聲,熱情笑問道:“你們是哪個大隊的?還去市裡做報告啊?”可了不得。

連敞開的車門都沒馬上關上,還給了張寶生一個笑臉。

張寶生也沒走呢,他大概就在等著人家問呢,在下頭大聲道:“我們是前進大隊的,這是我們大隊兩個最優秀的知青,麻煩同誌你多照顧照顧。”

“誒,應該的應該的。”

售票員馬上過來找其他乘客給他倆調了個連座出來,道:“人家一起的,讓人家挨著坐。”

周嘉妮趕緊跟乘客道謝,那乘客擺擺手道:“不客氣不客氣。”還多看了兩人一眼,一副認真觀察去市裡做報告的人有沒有比他們多長點啥。

嗯,多長點好看。

這人心說,他們隊裡還挺會挑人,甭管是小夥子還是姑娘,這是撿著最俊的選得吧,送到市裡做報告,確實長臉。

連司機師傅都特意回頭看要去市裡作報告的人長啥樣,結果一瞧,竟然是模樣特彆周正的一對小年輕,咧嘴笑問道:“你們去市裡做啥報告!”

又一臉思索,前進大隊…好像打哪兒聽過。

大隊長太炫耀,想低調都低調不了了,周嘉妮笑眯眯地道:“針對農村建設,發展村副業的相關報告。”

車子緩緩啟動,周嘉妮回著話又衝車外招招手,吆喝道:“隊長快回去吧,天太冷了,趕緊回去暖和暖和!”

張寶生也朝車子招手:“行,咱上報紙那事跟大夥兒說說,那報紙給大家念念!”

周嘉妮:……怪不得早上還遞了份報紙給他倆,說萬一能用得上呢,感情是讓他們在這兒用啊!

邱則銘低頭悄悄扶額。

周嘉妮側目過去,真要當顯眼包,讓她對象當,遂推了推他,遞了個眼神過去,邱則銘輕輕點頭,明白了,他來應付大家的熱情。

熱情的乘客們確實開始起哄了,售票員的情緒都被調動起來,笑道:“你們還上報紙了?哪天的報紙啊?念念念念,給咱大夥兒念念。”

其他乘客都紛紛道:“念念咱聽聽。”

是,他們雖然上報紙了,但這時候信息傳播慢,報紙內容上的號召也是為了明年春天做準備的,並不是今天刊登,明天就能火遍全市。

周嘉妮之前催報社記者,主要是為了給今天的會議增加可彙報的內容。

而且很多老鄉也沒有看報紙的習慣,乍一聽這事,大家都一臉的新鮮感。

當然,也有看了的,這不售票員話音剛落,角落裡一位中年人就開口道:“前進大隊…哦,就那個種大棚蔬菜的大隊啊?”又道,“你們也是那個賣籃子的村吧?”

上報紙不如看過的人口口相傳,提前進大隊和上報紙還不如提大棚蔬菜和籃子,車上正在起哄的人也有幾個“哦”了一聲,這個道:“哎吆,大棚蔬菜,是這個事兒…是你們大隊啊,我聽說了,聽說了聽說了,原來是你們啊!”

那個道:“市百貨大樓裡賣的那個樣式蹊蹺的籃子是你們那兒做的吧?”

另個驚歎:“哦,原來是他們啊!”

後頭的乘客也嚷嚷道:“哦哦哦,我知道這事了,知道了知道了,原來是你們啊!我沒看報紙,我家孩子他舅是他們村書記,說是被召去公社開會了,就是為這事,聽說還能去跟你們學,還不用交錢,真的假的啊?”

聊籃子的被‘不用交錢’震驚到,話題統一集中到這幾個字上,開始新一輪的議論紛紛。

“不用交錢,還有這樣的好事啊?”說話的人語氣帶著一點懷疑,好像在判斷其可信性。

跟這人鄰座的也側頭道:“這麼好的技術不給錢就教啊?那是不是要給彆的?”

售票員往邱則銘兩人身邊一站,道:“這麼說我也有點印象…我忘了啥時候聽車上的乘客說西河公社飯店大冬天上了黃瓜炒肉,紅燒茄子,韭菜蒸包,說是有個大隊蓋了棚子,在裡頭種菜,給西河公社飯店供應。唉喲,就是你們大隊啊,這事還上報紙啦?”

她是想起了大棚裡能種菜的事,並不知道最近的報紙。

還道:“你們教這個技術,為啥不要錢?”

邱則銘索性往過道上一站,笑道:“大家安靜一下,既然大家這麼感興趣,又特彆關心我們提出的不收費,那我來給大家詳細講講……”

他從那個‘塑料大棚萬裡行’活動開始講起,順帶講了講這些年大棚發展中遇到的困難以及趙教授團隊是怎麼克服的,又講到他們大隊種大棚的契機,提到了周嘉妮當初幫老鄉賣菜的事,一樁樁,一件件,以及省城的老師幫忙找材料、他聯係朋友幫著打聽趙教授團隊並向人家請教的事。

而這時候信息閉塞的特點又體現了出來,有位老鄉道:“哦,我還以為是你們自己鼓搗的呢!”

邱則銘笑道:“我可沒有趙教授團隊那個本事,人家研究實驗,為了咱們老百姓能在大冬天吃上四季的蔬菜,可謂是煞費苦心,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辛苦,且不要報酬。我們這隻是幫著推廣一下,力所能及的指導指導,怎麼可能收費用?”

車裡的氣氛一時熱鬨。

“是這麼回事啊。”

“真是沒想到。”

“聽著不錯,這大棚要是普及起來,大冬天裡就不用光吃蘿卜白菜了。”

“是啊是啊。”

正聊得熱鬨,有人大叫:“哎呀,我坐過站了,停車停車快停車……”

眾乘客大笑。

車子停了又重新行駛,大家又起哄著讓邱則銘念了念報紙,最後意猶未儘的下車,琢磨著等回去後這就是份談資。

有個乘客下車前還確定一遍了,道:“邱同誌,不是本市的大隊能去找你們學麼?”

邱則銘點頭:“當然,技術免費學,但口糧得自己解決,住老鄉家裡的相關費用也得自己承擔,最好公對公談,讓你們隊裡的乾部來找我們領導。”

“我知道了,謝謝邱同誌。”

這一波人大部分到縣城就下去了,車上才恢複了安靜。

但接下來一路上售票員都很照顧他們,對兩人和顏悅色的。

周嘉妮全程都安靜的坐在那裡,有對象幫著社交,她樂得清閒,還趁著邱則銘給大家讀報紙的時候進群搶了一個紅包,買了三份生巧副團、五包手剝筍。

等邱則銘坐下來,她還遺憾不能給對象投喂生巧和手剝筍,隻好把提前放在包裡的雞蛋糕拿了兩塊出來,讓小邱同誌打打牙祭。

邱則銘也給周嘉妮準備了路上小零食,他自己用瘦肉做的肉乾,還小聲道:“我姥姥的手藝,我跟著學的,你嘗嘗。”

周嘉妮吃了一塊,驚訝,又吃了一塊,欣喜道:“小邱同誌,手藝不錯啊!”

邱則銘翹起嘴角:“我攢了點肉票,年前再做點,帶去給嘉平嘉安吃。”

周嘉妮‘嘖’一聲,喊的還挺親,這是要準備討好小舅子了?

到扶永下車後,售票員還熱情地問:“你們今下午趕回去嗎?”

周嘉妮笑道:“回,不出意外下午應該還會坐你們的車。”

“那行,我給你們留倆座。”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