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敬黨在外頭忙的這段時間是白昊陽管著整個廠子,對訂單、發貨這些門清,張口就來:“大後天早上七點前,你看看是頭天晚上摘,還是早起……”
想著又道:“也不用早起,大棚那邊有值夜班的,你想要啥列個單子送過去,讓他們摘就行,我盯著過磅。”
周嘉妮點頭:“行,摘菜的一人加一毛錢辛苦費。”見白昊陽又要說啥,她道,“人家雖然是正常工作,可額外給人家增加工作量不表示表示說不過去。”
結果那天是劉敬國值班,按周嘉妮說的摘了滿滿兩筐菜,除了應收的菜錢,那一毛說啥也不肯收。
周嘉妮給家裡要了二十斤薺菜、十斤苦菜,薺菜跟苦菜是最貴的,其他種大棚的沒人想到種這個,前進大隊這邊是獨一份,但凡誰消息知道的晚了,趕過來隻能看到重新翻好的地,運氣再好點能看到剛冒出土的嫩芽,根本搶不上。
其他就是黃瓜、西紅柿、西葫蘆、芹菜、辣椒、韭菜、菠菜這些。
周嘉妮還詳細問了價格附了封信,若是鄰居們有要的,爸媽他們勻的時候心裡也有數。
又跟白昊陽說好,他啥時候往首都送菜,提前跟她說聲,她給邱則銘爸媽送一份過去。
齊陽,餘慧芳收到那兩筐菜喜的眼睛彎成了一條線。
尤其是那薺菜和苦菜,稀罕的不行。她也沒吃獨食,把那薺菜勻了勻,又將彆的蔬菜各拆了點出來,先給剛回到齊陽的蘇美巧送了一份過去,又給早期幫助過她閨女的領導各送了一份,連二紡廠廚房的大廚師都得了一小把薺菜,美壞了。
剩下的給鄰居們分了分,就嘗口鮮。
但他們自家敞開吃了頓薺菜餃子,再將苦菜清洗乾淨蘸著家裡自製的黃豆醬,那叫一個爽口。
西河公社這邊,隨著李敬黨回來,隨著第二次廣交會的成功,前進編織廠的名聲又一次打響,不光出口的單子多,國內的訂單較春季廣交會之後也增長了幾倍,各大隊加工坊的規模都有所擴大。
經過數次開會商討,製定計劃,西河公社跟東河公社正式達成合作,那邊從各個大隊抽人過來學習培訓,完成培訓後回去專門加工小款編織品,比如小花籃、字紙簍、肥皂盒、小款編織鑰匙包,還有這次廣交會最受歡迎的十二生肖擺件。
十二月中旬,趕在一場大雪前頭,蘇美巧帶著大包小包的行李過來看閨女了。
周嘉妮趕著騾車帶著肖敏去鎮上接的人,母女倆在寒風裡抱頭痛哭,周嘉妮帶著厚厚的棉手套默默的幫蘇姨把行李搬到車上。
肖敏哭完才想起旁邊的嘉妮姐,有些不好意思的抽了抽鼻子。
蘇美巧放開閨女,紅著眼睛給周嘉妮塞了一把全國糧票和錢,道:“嘉妮,蘇姨也不跟你客氣,這邊你人頭熟,幫我找老鄉買點糧食,細糧粗糧都要。”
周嘉妮確實沒客氣,有這由頭,她正好也找老鄉買點粗糧、乾貨啥的填進自己的小倉庫。
路上,蘇美巧縮著脖子抄著袖子,迎著冷風跟周嘉妮說起她媽媽送的薺菜,這會兒都還驚訝著呢,道:“你們咋想到在大棚裡種薺菜的?誒喲,這季節吃口新鮮菜都稀罕,吃上口水靈靈的薺菜那簡直塞神仙了。這回走我能不能買點帶著?”
周嘉妮往上拉了拉圍巾,將口鼻捂的嚴嚴實實,彎著眼睛道:“蘇姨,您來的檔口不對,等下一批吧。”
蘇美巧遺憾的不行,但知道前進大隊的大棚蔬菜賣得好,也由衷的替他們高興。
蘇美巧這趟來就住周嘉妮這裡,周嘉妮跟於晚霞商量了下,讓於晚霞搬到自己這邊,蘇美巧跟肖敏母女倆住於晚霞的屋子。
家裡有個長輩的好處就是,於晚霞跟周嘉妮早上一睜眼就有熱乎飯,中午周嘉妮不回來,於晚霞有時候對付一頓,有時候現生爐子忙活,現在下班回來一進門就能吃上熱乎飯,給孩子感動壞了,她道:“蘇姨,要不您住到過年再回去吧!”
蘇巧雲哈哈地笑。
當然,肖敏也過來吃飯,雖然她是被捎帶的,也開心極了。
蘇美巧沒待太久,住了一個禮拜就返回了,周嘉妮送了她一個編織手包,一個新款女士手提包,還給她摘了點新鮮青菜和一點粉皮、粉條。
肖敏紅著眼圈滿臉不舍,蘇美巧摸摸閨女的臉也沒稀罕夠,但還是緊叮囑幾句,讓她好好表現,聽嘉妮姐姐的話之類的。
送走蘇姨,周嘉妮收到了邱則銘下連隊後的第一封信,兩人還定好日期、時間通了次電話。
電話是某個周末上午十點多打過來的,周嘉妮休息,在大隊部接的電話,接通的那一瞬間,外頭正呼嘯著北風,大隊部辦公室裡爐火燒的旺,劉通正用鐵鉤子勾開爐蓋,將裝滿水的大鋁壺坐上去,嘴裡還道了句:“缸裡的冰也不化,得現拿鐵水瓢砸,舀了一半水一半冰,這天要凍死個人啊……”
本來想等小周同誌接個話茬呢,結果他話音將落未落的時候,就聽小周同誌在那邊軟綿綿地來了句:“則銘?”
劉通‘哈’笑了聲,沒好意思聽年輕的小情侶通電話,揚聲說了句:“替我跟則銘問聲好啊。”就把打著補丁的大棉帽往頭上一扣,抄著袖口縮著脖子開門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