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條民光床單就足以讓餘慧芳同誌高興地合不攏嘴, 一起合不攏嘴的還有薑新鳳,婆媳倆將床單抻開看了又看,從布料誇到印花, 再誇到這個牌子,最後整整齊齊疊起來,仔細拿一個紅底印著牡丹花的包袱皮包了, 壓進箱子底。
稀罕的床單令人高興,況且閨女又拿出了漂亮的裙子、漂亮的皮鞋。
餘慧芳留了一條裙子和一雙皮鞋,將另一條整整齊齊疊起來, 連新鞋子一起放到了行李箱裡。
薑新鳳也高興,這件襯衣雖然是真絲的, 但印花和整體的色調非常符合她這個年齡段穿。
周嘉妮讓奶奶和媽媽試試, 兩人都不舍得, 往身上比量一下就知道尺寸沒問題。
“一身的汗黏黏糊糊的, 今晚洗洗澡,明天起來穿。”薑新鳳笑嗬嗬地道。
餘慧芳將裙子和襯衣拿去過了遍水晾起來, 明天就能穿啦。
不過老周同誌啥也沒得,在旁邊咕嘟咕嘟冒酸水。
周嘉妮今天致力於讓老媽開心,老周同誌冒酸水就冒酸水吧, 不是還有兩盒茶葉嘛。
茶葉雖然是留給家裡的, 可喝得最多的人就是老周同誌,況且周嘉妮還許諾了皮鞋以及可以添一件新汗衫, 汗衫就讓餘慧芳同誌去買。周嘉妮昨晚深刻自省,除了偶爾要表現的依賴父母一點, 還不能完全剝奪父母的購物樂趣。
不過給老周同誌買皮鞋還得是她,但啥時候兌現就不好說了。
為了貫徹好自己票券緊缺的人設,這趟沒給雙胞胎買衣服鞋子啥的, 給兩人帶回來一包從群裡團的動物小餅乾、綠豆糕。
小餅乾肯定是帶包裝的,但包裝與這個年代格格不入,周嘉妮隻好給弄成散裝的,反正雙胞胎也不在乎,有的吃就行。
第二天周嘉妮就出去一趟,去了孟老師那裡。
在關於全國推廣塑料大棚的文件發出來後,孟老師著實驚喜了一場,雖然前進大隊那邊做出的成績對她事業上的幫助不大,但這種參與感讓人開心。
當年那對來找自己的小年輕,一個借著那份成績為自己爭取到了一條更廣闊的路;一個憑借另一份事業讓自己有了更好的未來,更彆說那對小年輕還走到了一起,這種發展的快樂和滿足感無法用語言來形容。
況且,也給另一個人帶去了極大的鼓舞和精神上的支撐。
孟雯打開壁櫥拿了個黃桃罐頭打開招待周嘉妮,眉目間一片疏闊。
吃了幾塊黃桃罐頭,周嘉妮謹慎地朝外看了一眼,壓低聲音道:“孟老師,塑料大棚起步階段,你給了我們很大的幫助,我想…應該還有其他人給我們的幫助。”
在背後默默貢獻的那位,就算當時不能浮到明麵上 ,但隨著那幾人的倒台,興許也恢複工作了呢。
以前周嘉妮不提,是看到孟雯的那份維護,她不想讓孟老師戰戰兢兢對自己產生提防,現在提,她覺得時機到了。
總不能人家幫自己一場,她連個謝謝也不說吧?
孟雯拿勺子的手一頓,臉上雖然有驚詫,的確少了些之前的緊張惶恐,不由笑道:“你個小機靈鬼,你啥時候知道的?”
周嘉妮沒隱瞞:“第一次拿到那本手抄筆記,上頭的內容太專業了,稍微一想就猜出了您為什麼要特意抄一遍的原因。”
孟雯微微吸了口氣:“小邱同誌那時也看出來了?”
周嘉妮點頭。
孟雯驚訝,兩個十來歲的孩子,心細如發也就算了,居然還這麼沉得住氣,沒來追根問底,也沒拿這件事要挾自己,難怪能闖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
至於怎麼會想到‘要挾自己’,孟雯不意外自己會有這樣狹隘的想法,因為那位值得人尊敬的教授就是栽在了自己喜愛的學生手裡。
但這兩個小年輕看出來了,卻並未因此做些什麼,讓孟雯對周嘉妮有了更深刻的認知。
那是一種從內心深處傳來的非常正麵的認可與欣賞。
孟雯忍不住笑出了聲,笑容裡多了一絲身體本能散發出來的親近,道:“優秀的人不分年齡段,你和小邱同誌都不錯,結婚的時候記得喊我去喝你們的喜酒。”
以前她習慣端著老師的身份,周嘉妮就是她眾多學生中的一個,跟學生相處總存著一絲客氣,現在突然發現,她幫助周嘉妮,周嘉妮在知道資料背後有秘密時並沒有落井下石還,且直到現在形勢安全了才小心翼翼地問出來。
這也算是一種無形的回饋吧。
付出不一定求回報,但有這種帶著尊敬的回饋,孟雯還是很開心的,那點疏離的客氣亦蕩然無存。
周嘉妮有點害羞,但還是大大方方笑道:“好啊!”
不過到那時兩人都有了新的前程,是在同一個城市、同一所大學,還是隔著千裡,現在都不好說。
眼下她特彆想謝謝那本日記的主人。
孟雯坦然一笑:“不是不給你引薦,那是我姨夫,姓富,是首都農業大學的教授,因為被學生舉報受到迫害,吃了幾年苦。不過去年就平反啦,回了首都。”
她又道:“其實富教授一直關注著你們最初的那半畝地,你們送來的收獲我也拿給他品嘗了,後來你送來的報紙也給我姨夫看了,看到你們做出成績他特彆高興。可以說在那段黑暗的日子裡你們給了他很大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