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 第一百九十章 我相信您的判斷,也特彆……(2 / 2)

不過,處在她的位置和汪家兒媳婦的位置差彆還是很大的,周嘉妮隻能憑直覺來發表自己的觀點。

她問孫萍:“你倆的事家裡都知道了嗎?”

孫萍臉色微紅,搖頭道:“我倆商量好了,今年過年回家的時候再跟家裡說,要是現在說了,我怕家裡催著結婚,我倆都不太想這麼早結婚。”

怎麼說呢,以前是被邱則銘和周嘉妮的拚搏激勵了,讓他們看到了恢複城鎮戶口的希望;後來就是縣裡編織廠招工,這又是一個途徑。

兩人現在都特彆努力,兢兢業業的工作著,希望做出點成績,能像邱則銘和周嘉妮那樣通過自己的努力恢複城鎮戶口。

所以現在倆人一門心思奔事業,都不太想這麼早成家。

周嘉妮忍不住想摸摸孫萍的腦袋。

有努力的目標當然是好的,今年就是改變無數人命運的一年,隻是周嘉妮略略有些擔心,不知道兩人能不能考出去,若能考進同一所大學或者同一個城市還好,若隔得遠了,不知道最後會怎麼樣。

在前進大隊玩了一天,下午坐車回了縣裡。

接下來的日子,周嘉妮工作之餘就是抓緊時間將手裡的課本和各種學習資料再重新掃一遍。

從首都回來後的第十天裡,收到了邱則銘的來信,兩人又在約好的時間裡打了一次電話。

時間進入八月中旬,這天周嘉妮接到了杜芸馨的電話。

杜芸馨聊東聊西地扯了會兒閒話,末了突然道:“嘉妮,我記得以前則銘幫你淘換過學習資料,聽則銘說你很喜歡看書,阿姨又幫你找了些,你這段時間要是工作不忙就多看一看。阿姨還給你寫了封信,你到時候自己好好看看,自己判斷一下。”

周嘉妮心頭一陣狂跳,第一時間就想到了今年那件大事。

這才八月中旬,已經有消息傳出來了嗎?

以她這個層麵可能接觸不到這類的小道消息,但邱家不一樣,他們既然能聽到風聲,那說明關於是否恢複高考的會議應該展開過討論了,而部分人已經對最終的結果進行了分析和判斷。

邱家應該是看好這件事是最終能成功的,所以,杜姨迫不及待的來電暗示她早做準備。

周嘉妮情緒有一瞬間的澎湃,她還是穩住了,沒讓語調發飄:“好的杜姨,我手裡的書都看過好幾遍了,正準備再找點學習資料看呢。”

這年頭學習資料也十分匱乏,翻來覆去的就那些,周嘉妮猜著杜姨給她搜集的資料跟她手裡已有的肯定會有重疊。

但杜姨的這份心意卻是獨一無一的。

再者說,等恢複高考的消息公布後,那些重疊的資料亦是無數人想買都買不到的,周嘉妮一定不會辜負了杜姨的這番心意,會讓它們發揮出它們的價值。

“阿姨幫你買了不少,你先紮紮實實把那些資料消化了,阿姨再想辦法幫你找彆的資料。”杜芸馨很想在電話裡大說特說,但礙於某些原因又不好講的太明白,最後隻能含糊其辭地道,“反正你收到信就知道了,到時候要是有時間回趟前進大隊,叮囑一下白昊陽他們……”

周嘉妮又感動又想笑,她覺得杜姨在電話那頭差不多要抓耳撓腮了,生怕她聽不懂,她懂著呢,忙笑道:“阿姨,您也覺得知識特彆重要是吧?其實我來縣裡之前就叮囑過白昊陽、汪前進他們,他們應該沒放下看書學習,但學的怎麼樣就不知道了,我有空回去再給他們緊緊弦。”

她這麼一說,杜芸馨放心了,又叮囑了兩句才掛了電話。

周嘉妮緩了片刻才定下神來。

做了兩年多的準備,學習筆記記了一大摞,抄書抄到手腕疼,反複刷題刷到枯燥的想吐,可為了讓自己吃透那些知識,又不得不咬牙堅持。

終於、終於快到了檢驗成果的時候了。

幾天後首都的包裹寄了過來,厚厚一摞。

周嘉妮從郵局拎出來往後車座上放的時候,一把都沒拎上去,費力地將那摞資料捆到車座上,帶著回了宿舍。

匆匆吃了點東西,周嘉妮就拆開了杜姨給她寄來的資料,一整理,果不其然,大部分她都有。

周嘉妮把自己買的那些整理出來,等回前進大隊的時候帶回去,杜姨送的這些她留起來,再翻一遍,等將來高考結束後就以杜姨的名義捐給村裡也好,或者捐給這邊的學校,發揮出它們最大的價值。

整理完資料,周嘉妮才開始看杜姨給她寫的信,在電話裡沒提的事,杜姨在信裡提了,她說月初的時候首都那邊召開了相關會議,提出立即恢複高考的建議。

在杜芸馨寫這封信前兩天,關於恢複高等學校招生的會議又一次召開。

杜芸馨在信裡說,如此密集的會議討論,她覺得高校招生最終肯定會恢複,但什麼時候恢複,會議還要反複開多久不好判斷。

末了道:“阿姨希望你好好考慮考慮,若恢複高考,不妨就試試,雖然暫時會失去現在的崗位,但阿姨相信,從大學出來肯定會有更好的平台。若最終沒恢複,知識學到自己腦子裡也不吃虧,也充實了自己……”

周嘉妮馬上提筆回了一封信,核心內容就一點:“我相信您的判斷,也特彆認可您的說法,我會好好學習,做好隨時恢複高考的準備,也會督促白昊陽他們一起努力進步……”

信寄出去,周嘉妮休息時又坐車回了村裡。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