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7 章 登長城(2 / 2)

且平叛和剿匪是兩個不同的優先級,給的軍功和獎勵也不可同日而語。讓郡兵去剿匪他們可能不怎麼積極,但是讓他們去抓叛賊他們必然非常主動。

更何況,即便他們一輩子沒遇到叛亂,學習山林生存、追蹤、尋路之類的技能難道就浪費了?

——看看先秦時期的森林覆蓋率吧。

尋常庶民也是很可能不小心迷失在山中的,村中有個懂行的,到時候救人都方便很多。

技多不壓身,學了總比沒學好。

扶蘇提筆將這些內容記下:

“既如此,日後新兵訓練安排特定的將領負責,邊郡就不插手了。他們隻管對外作戰和戍守邊疆就好,也免得總被彈劾。”

始皇頷首:

“待到月氏被拿下,還可以安排士兵去高原上操練。╳_[]╳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光在大秦境內操練不是很夠用,對付西羌還得去高原特訓一番。

扶蘇於是又補了幾筆。

車中有楊端和派來的副將隨行,是給二位君上做導遊的。此前一直默默聽著君上商議細節,時不時給出一點建議。

他等太子殿下寫完,斟酌著開口:

“軍中時常能發現一些好苗子,隻不過不擅長領兵,當個親衛卻很合適。可,將軍們身邊用不上那麼多親衛。”

並不是所有士兵都會在服役結束後放歸家中的,有一部分表現優異的,會留在軍中任職。

比如能當將領的,留下來統兵了。又比如戰鬥力強悍的,留下來當親衛了。

副將在軍中待久了,他漸漸意識到其實軍中製度有點問題。

優秀的苗子太多,不想個新的法子利用起來,實在浪費。

那種臨時型的役兵似乎心思不在軍中,更盼望著早點歸家。相比起來,一心在軍中紮根的士兵打起仗來會更儘心些。

還有就是士兵經過新兵訓練之後,就放歸了。等隔兩年再服役,之前的訓練不知道還能留下多少印象,不如訓練完直接去服役好。

扶蘇前世也聽韓信抱怨過類似的事情。

他若有所思:

“若將幾次兵役合為一次,新兵訓練結束直接正式參軍。待過幾年服役結束回鄉,便不用再煩惱兵役之事,確實方便一些。”

始皇冷靜地指出其中存在的難點:

“男丁服役時年紀尚小,這個時期學習技能和鍛煉筋骨較為合適。可如此一來,他們大多還未成家,倘若後續戰死沙場,就要斷了血脈了。”

大秦為何把新兵訓練和後續服役分開?就是打著讓他們趁年輕先訓練,然後歸家成親生子,等有了兒女再繼續參軍的主意。

扶蘇聞言吐槽了一句:

“因而大秦寡婦極多。”

剛生下兒女沒幾年,丈夫就因為打仗沒了。自己孤兒寡

母拉扯大小孩,日子可不就難過嗎?

日子難過了,就得想法子好過起來。所以大秦鼓勵寡婦再嫁,唯獨一點就是得把之前生的孩子帶去,不能拋棄。

後世有人揣測始皇帝厭憎二嫁婦人拋棄前夫的孩子,是因為趙姬的緣故。或許有這方麵的因素在,但秦國的社會現狀也不能忽略。

二嫁的寡婦帶的孩子大多都很年幼,倘若不以強硬的條例規定母親不許拋下孩子,不知要餓死多少稚童。

幸而很多戰死的士兵生前有積攢下軍功來,能給孤兒寡母分點田地和賞賜。許多家庭就是靠著這個勉勵支撐下來的,不必帶著孩子改嫁後,讓孩子受新婚丈夫的白眼。

這裡頭有個舊事。

當初商君變法時其實和孝公談論過軍功爵製一開始要怎麼施行。

那時說的是讓老秦人留下耕種,招攬三晉之民入秦定居,然後讓這些三晉之民去戰場上拚軍功。

如此一來,耕戰皆能保證,還不用損耗秦人性命。

設想很好,就是這麼多年下來,大家不斷通婚,製度早就被改得麵目全非了。改革家設計的時候是一碼事,後代施行的時候又是另一碼事。

先祖想的是用田地軍功忽悠三晉之民替大秦征戰,結果現在是大家都成老秦人了,大家都想要田地和軍功。

扶蘇覺得這樣也挺好的。

當初遷來的三晉庶民能融入秦人之中,以後整個天下的六國舊民自然也能融進來。

軍功爵製用來當吊在驢子前頭的誘餌很不錯,哪怕以後沒有好地可分了,也可以保留爵位嘛。

軍功爵,不止是分地,還是授爵。

獲得爵位就等同於打破了階級,能躋身貴族行列。哪怕以後軍功不分地了,光是為了賺取爵位,也必然還有庶民肯去參軍的。

所以沒必要全盤廢除這個製度,稍作修改,適應新的大秦即可。

說回新兵營的事情。

服兵役和寡婦的大量出現,是很難平衡的矛盾。

古人注重血脈傳承,不像後世那樣會讓年輕小夥子在軍中待上好幾年,再退役去結婚,或者服役的期間趁著休假相親結婚。

後者要是遇到意外,照樣會大量湧現出新的寡婦來。

大秦的社會福利沒到後世那個程度,要兼顧士兵的征召和男丁的生育及孤兒的教養,太難了。

沒辦法都選,就隻能儘量滿足一件事。

“內郡的士兵大多不會遇到戰事,問題倒是不大。無論是在服役之前成婚,還是之後再歸鄉成婚,都不會影響傳宗接代。”

“唯獨邊郡,恐怕有些困難。除非邊郡不再生戰事,否則總有人員傷亡。”

實際上因為連年征戰,再加上大秦規定男子身高達標(六尺五寸即一米五)就可以成婚,很多男丁都會提前成婚,留下血脈。

所以在服役前,很多男子就已經成婚了。

隨著日後占城稻和各種作物的推廣,大秦庶民漸漸不用

太為餓肚子而發愁。夥食好了,身高隻會越來越高。

屆時哪怕成婚的身高要求提高⒌_[]⒌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或者改為按年齡來算,大部分男子也應當都能在服役之前成婚。

即便有人因為種種緣故沒能在兵役前留下血脈,也可以在邊郡組織相親。

如果隻是邊郡的士兵留下孤兒寡母,人數不算多,大秦可以稍稍提高他們的待遇,幫忙照養一二。

扶蘇轉了轉筆:

“在邊郡和當地女子成婚倒也不錯。”

妻兒都在邊郡,若還在邊郡因軍功分了田,那麼他們很有可能願意留在邊郡定居。

邊郡人多了,以後向當地就近征兵也方便些。

當然,他們不樂意留下也沒什麼。反正邊郡的兵也都是從周圍郡縣征調的,本來離得就不算遠。

既然離得近,安排他們的妻兒隨軍,在服役期間暫時定居邊郡也是可行的。

始皇伸手拿走了兒子手裡的筆。

陷入思緒中的太子下意識玩起筆來,完全忘了他那筆是蘸了墨的。這麼轉得把墨點子甩出去,那可就和上回隻是甩出去清水不是一個概念了。

更何況如今車中還有外人在,要是墨點子甩到副將臉上,他可不知道該怎麼為太子找補了。

扶蘇不明所以地看著父親拿走了他的毛筆,用眼神詢問怎麼了。

始皇把筆放好,沒有回答,而是道:

“方才將軍還提到了另一個問題。”

軍中的好苗子不少,都放歸回鄉實在浪費。

扶蘇迅速接上:

“父親是想組建一支諸如魏武卒的部隊?”

吳起當初在魏國,替魏國訓練出了一批魏武卒。這是華夏古代最早的特種兵了,操練的過程要求非常之嚴格,戰鬥力也極強。

魏武卒的待遇據說極其優渥,曾經是魏國引以為豪的部隊。可惜魏國國君一代不如一代,在軍事上也鬆懈下來,導致魏武卒名存實亡。

特種兵的訓練需要君上放在心上才行。

否則即便底下的將軍有心訓練,朝廷不給下發對應的優待,難道還要將軍自掏腰包補上糧餉嗎?

魏武卒都吃不飽飯,戰死之後家人也拿不到足量的撫恤,以後誰還辛辛苦苦跑去參與那種魔鬼式訓練啊!

扶蘇重新拿起筆記下此事:

“這些還得記在父親的那本祖訓上,免得後世子孫重蹈魏國的覆轍。”

各地訓練新兵時,就可以把表現優異地挑出來了。各地守軍也可以觀察,哪些士兵表現得不錯,可以用優渥待遇留他們繼續在軍中任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