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1 / 2)

晚霞漸落,原本亮瑩瑩的貝殼逐漸黯淡了下來。

倒是江玉珣手心的泥汙,變得愈發顯眼。

見應長川半晌不開口,江玉珣不禁有些心虛與不安。

他不由自主地用拇指蹭了蹭手裡的東西。

天子一向對這種東西不感興趣。

登基後各地送至昭都的奇珍異寶,至今都被他堆在倉房裡吃灰。

可是這一次……

應長川垂下眼眸,笑著看向江玉珣的眼睛:“自然。”

自,自然?

江玉珣的大腦宕機了。

就在他繼續猜應長川究竟是“自然喜歡”還是“自然不喜歡”時。

天子已然徐徐抬手,將靜躺於他掌心的東西接了過來。

江玉珣下意識縮了縮掌心,卻隻抓到一團空氣。

不是吧,應長川真要橫刀奪愛啊?!

江玉珣的心瞬間痛了起來,同時不可置信地朝應長川看去。

月亮從海的那一頭爬了上來。

皎皎清輝化為碎銀,隨著海浪上下飄搖。

應長川借著月光,細細觀察起了手中的東西。

片刻後,他笑著對江玉珣說:“愛卿的心意,孤收下了。”

這番操作令江玉珣目瞪口呆。

應長川也太把自己不當外人了吧……我沒事乾同他客氣什麼?

夜色漸濃,海邊漆黑一片。

接過貝殼後,應長川終於轉過身朝著海灘上走去。

原本守在遠處的玄印監不知何時趕到了這裡,點起燈籠照亮底腳底的碎礁。

見應長川至今沒有把東西還給自己的意思。

江玉珣終於確定:自己玩砸了。

“愛卿曾到過海邊?”江玉珣悲哀之際,應長川的聲音被夜風吹了過來。

暫時不想同他說話的江玉珣隻得蔫蔫地點頭:“是。”

爍林郡首邑不大,沒走幾步路太守府的燈火便已映入眼簾。

江玉珣終於後知後覺意識到了不對的地方——

應長川這一趟,除了吹海風、搶貝殼以外,什麼事情都沒有做。

江玉珣不信邪道:“陛下,您今日……”

他本想問應長川今日是不是忘記了什麼。

甫一開口便意識到,在路上摸黑談正事好像更不合時宜。

“愛卿想問何事?”

“臣……臣想知道陛下今晚,不會真的隻是來找臣閒聊的吧?”江玉珣不由咬唇。

“不可?”

“也不是不可以,”江玉珣跟在應長川的背後小聲嘟噥道,“臣隻是有些意外,陛下竟也會同人閒聊。”

身為名垂千秋的卷王,應長川難道不應該一直在廢寢忘食、嘔心瀝血地肝工作嗎?

天子腳步一頓,末了不禁略為疑惑地側身朝自己的臣子看去。

江玉珣眼中的自己,似乎有一些古怪

……

⑾想看棄脂焚椒的《穿成帝王的心腹大患》嗎?請記住[]的域名[(

回到太守府內以後,江玉珣忍不住借燈火向應長川手上看去。

可惜他的手完全藏在了寬大的衣袖之下。

江玉珣既看不清應長川手上的動作,更不知那貝殼現在何處。

哎……

黑燈瞎火的,說不定貝殼早就被他順手丟在了地上。

真是暴殄天物。

被橫刀奪愛的江玉珣不由一喪。

-

按照原本的計劃,一行人隻在爍林郡首邑待四天。

但是看過爍林郡太守婁倬正奉上的礦產細報後,行程卻產生了變動。

爍林郡盛產“硝磺”。

未來若想大規模生產製造火藥、火箭等武器,硝磺必不可少。

考慮到這一點,南巡的後續計劃也隨之推延。

這對江玉珣而言是件好事。

他正好可以借這個機會,好好地了解一下爍林郡暫時還不怎麼受人重視的茶產業發展情況。

同時安排當地茶農,嘗試製作茶餅、茶磚。

……

爍林郡首邑一角。

陡峭的丘陵上生長著許多低矮的灌木。

此時並非采茶的季節,但仍有數十人在林間忙碌。

他們正在為山野間的茶樹修剪乾枯的樹枝。

不遠處還有幾人正在鐵板上炒茶。

他們身材雖然清瘦,但一個個都極有精神,炒起茶來更是賣力極了。

不過片刻,茶香遍布整座丘陵。

然而隨江玉珣一道來的譯官,還是有些不確定地看了他一眼:“江大人,昭都的貴人們都喜歡喝清茶,不如我再帶您去其他茶園看看吧?”

他口中的所謂“清茶”,就是後世常說的“綠茶”。

也是目前爍林郡麵積最為廣泛的茶種。

“無妨,”江玉珣輕輕搖頭說,“這些茶並不運往昭都,而是送給克寒人的。他們喜歡的正是此類茶葉。”

說著,江玉珣忍不住低頭嗅了嗅已好炒好的茶葉。

眼前這片丘陵上長滿了野生茶樹,但它產出的卻非綠茶,而是黑茶。

這在如今的爍林郡賤之又賤。

譯官雖仍有些疑惑,但一想到說話的人是江玉珣,還是跟著點起了頭來:“原來這樣啊……”

江玉珣笑著點頭。

說話間,忽有一個小孩跌跌撞撞地跑了過來:“江,江大人!”

江玉珣剛一轉身,就被那小孩撞了個滿懷。

跟在小孩背後的婦人連忙上前,正準備把他抱走。

江玉珣卻先蹲下身揉了揉他的腦袋,笑著誇獎道:“阿喜真聰明。”

名叫“阿喜”的小孩頗為不好意思地用手捂住了臉。

阿喜就是彼時被母親抱在懷裡,餓到奄奄一息的孩子。

那日,流民被官兵帶回了爍林郡首邑。

他們並沒有被遣回由

屋棚搭成的破爛不堪的“家”,而是被統一帶到了城北的空地上?_[(,並於此安頓了下來。

往後很長一段時間,他們的食宿皆由朝廷安排。

唯一要做的便是深耕茶道。

婦人把阿喜從江玉珣的懷中接了過來。

小孩依依不舍地朝江玉珣揮手,並努力組織語言,極其響亮地說:“江大人再見!”

江玉珣忍不住輕輕捏了捏他臉蛋:“再見。”

當日阿喜腹部腫脹得厲害,江玉珣還以為他生出腹水,沒有了活下去的希望。

萬幸阿喜的情況並沒有他想象中那麼嚴重,喝了幾日羊奶小孩竟然一點點緩了過來。

直到這時,江玉珣方才從譯官口中得知,阿喜原來已有三歲。

這個年紀的小孩語言能力格外強大。

跟昭都來的官兵呆了幾日,就學會了幾句官話。

江玉珣以此為靈感,把這群流民裡年紀稍小的孩子聚集在一起,命官兵每日與其交流。

如今他們都已學會自己的姓名,還有“餓、痛、吃、睡”等簡單的詞彙。

年紀大些的流民,雖然學得沒有那麼快。

但也已知道“江大人”就是一直照管他們的年輕官.員。

阿喜的話音一落,流民便紛紛放下手中的東西聚了過來,圍在江玉珣的身邊七嘴八舌說個不停。

“江大人,他們問您能在爍林郡多待些日子嗎?這批黑茶製好後,第一個給您嘗嘗味道。”

江玉珣無比遺憾地擺手說:“恐怕待不了那麼久。”

黑茶製作主要有“殺青、揉撚、發酵、乾燥”這幾個步驟。

單單是“發酵”這一項,就要花費好幾個月的時間。

江玉珣等人再過幾日便要離開爍林郡首邑了。

他想了想說:“製成茶餅的黑茶,放上許多年也不會壞。你們將第一批茶存在這裡,未來我定然還會再回爍林郡,到時候再喝也不遲。”

譯官的眼睛不由一亮:“定然!”

接著立刻轉身,把江玉珣的話翻譯給了眾人。

-

婁倬正駐守爍林郡,滿打滿算也不過五年時間。

從短時間內掌握當地語言這一點上,就能看出他的工作、辦事效率之高,更彆說最近幾日皇帝還在這裡。

受稻穀品種與地形地貌限製,今年爍林郡沒有條件“屯田”。

於是收到皇命後,婁倬正便在第一時間,命官兵於官道兩旁修建起了“崗哨”。

馬車駛出硝磺礦場,朝著爍林郡首邑而去。

每過二三裡地,便會有一座正處於修建過程中的崗哨現於眼前。

婁倬正正坐於寬大的龍輦內,為皇帝仔細介紹道:

“……這些崗哨皆為土木製成、就地取材,崗哨分為上下二層,上層為木質觀望台,下層是輪崗休息處。每座崗哨內有六人日夜輪班。修成定可以保障官道順暢、安全。”

說完,還不忘笑著看窗外看了一眼:“還有江大人上次說的,在城內各區設置崗房的建議,這幾日也已落實下去。”

此時江玉珣並不在這駕馬車內。

而是與幾名郎官一道,留守在首邑內忙其他的事。

聞言,坐在婁倬正旁邊的副手立刻補充道:“往後不但百姓不用再怕匪徒了。若是某地有人想要作亂,官府也能第一時間發現。爍林郡定然會比過往更為安泰!”

說完,還不忘轉身朝應長川行了一禮。

婁倬正也不由撫須笑道:“後生可畏,後生可畏啊!若征南大將軍知道阿珣今日成績,定然會為他驕傲。”

在此之前,大周百姓要想報官隻能去衙門。

不但費時又費力,效率也極其低下。

江玉珣說的所謂“崗哨”,有些像現代的“派.出所”。

它的存在能在極大程度上解決各地匪徒問題,並保證商道通暢。

天子不由旋了旋指尖的貝殼,末了笑著輕輕點頭。

他的動作格外顯眼。

……陛下對爍林郡的貝殼感興趣?

親眼見著應長川把玩了半程貝殼的婁倬正,默默將這一點記在了心裡。

幾個時辰後,太守府書齋內。

伏案寫作昏昏欲睡的江玉珣耳邊,忽然傳來一陣熟悉的“嘩啦”輕響。

他不由一驚,瞬間就提筆坐直了身。

下一秒,便見婁倬正帶著侍從自屋外走了進來,並笑著向自己招手說:“阿珣、有梨,你們兩個快過來幫我挑一挑。”

“婁大人,您怎麼到這裡來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