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2 / 2)

萬萬沒有料到的是……此刻自己手中這張桃延地圖上,竟已密密麻麻布滿了線條,形成了完整的農田水係!

——它規整而宏大,堪稱壯觀。

童海霖不但規劃好了所有水利,甚至還單獨用朱筆色標注了“疏積排澇”過的農田,與鑿好的溝渠。

見江玉珣的眼睛一點點亮了起來,童海霖不由一臉驕傲地撫須道:“桃延郡這地方天高皇帝遠,今年冬天之前也沒什麼大事發生。我一沒事做,便騎著馬四處探查、畫圖,不知不覺便將這圖畫好了。”

說著,他還伸出能動的那隻手在圖上輕點起來:“幾條水道的交彙處也按照江大人所說那般留了空,未來可在此地修建城鎮。”

江玉珣不由輕輕點頭:“未來桃延郡人口陸續增多,百姓隻需按照此圖逐一擴建、開墾。”

“是啊……”童海霖喝了一口茶,“那是幾十年,甚至上百年以後的事嘍。”

說著,江玉珣忽然發現童海霖似乎特意空出了些許土地:“童大人打算將這些地方留作何用?”

對麵的人垂眸看了一眼圖紙,末了笑著說道:“這個啊,是留給後世的。江大人不是說桃延養蠶繅絲、養魚培蝦大有前途嗎?如今雖還未到這一步,但我們可得先給後世留好地盤啊。”

這幾年來江玉珣一直與童海霖保持著書信往來,並在信中透露了自己對桃延期待。

他原以為童海霖不會太過在意自己的話,沒想到對方竟將那些建議全部記了下來,並且專程預留了土地。

身為一郡之首,童海霖比江玉珣想象的更加在意這片土地。

——不但在意它的今天,還在意它的未來。

“童大人實在是有心了。”江玉珣發自肺腑地說。

“咳咳咳……舉手之勞!”

見童海霖還在咳嗽,江玉珣立刻為他斟滿了茶。

一口氣喝完一大杯後對方這才緩過神來:“咳咳,實不相瞞,我今日來找江大人還有一事。”

江玉珣一邊為對方倒茶一邊問:“什麼事?”

“……桃延雖然靠南,但冬天也沒有那麼好過。我聽說棉花也可在南方種植

,不知桃延有沒有機會廣泛栽種?”說著,童海霖還特意在地圖上指了起來,並一些不確定地說,“這幾個地方你看可不可以試試?”

屋內的燭火照亮了臉上童海霖的溝壑。

此時的他已習慣了處處為桃延著想。

童海霖的話與江玉珣的想法不謀而合。

“自然可以!實不相瞞,我在來桃延的路上就已經想過這件事了。”

童海霖當即追問道:“具體怎麼說?”

聊到這個話題,江玉珣的眼睛也不由自主地亮了起來,不過在那之前他先賣了個關子:“童大人應該知道昭都附近在種新麥吧?”

“當然知道!”

從前的桃延每年都要“休耕”一段時間。

如今依靠著水稻秧播技術的廣泛推廣,水田的施肥、除草、整地也變得更加容易,百姓已經開始連續栽種水稻。*

但在江玉珣看來,桃延這片土地還有更多值得嘗試的耕種方式。

“以我所見,桃延的高仰之田內,皆可以試著‘稻麥複種’或是‘稻麥共存’。”

“稻麥……”童海霖不由將他的話重複了一遍。

此時江玉珣的後背還在隱隱作痛,但說到自己感興趣的領域,他已經完全將傷拋到了九霄雲外:“對!童大人可以仔細算算,早稻和冬小麥的時間完全不同,正好能夠利用時間差來複種。”

童海霖不由仔細數了一數:“的確是!”

江玉珣認真道:“小麥與棉花生長要求差不多,那些可種麥的高仰之田,自然也可播種棉花。”

曆史證明,無論是“兩棉一稻”的套種方式,還是“稻麥複種”都非常適合桃延這片土地。

除此之外還有糧豆、糧菜、麥棉與稻蔗套種等等的方式可以嘗試。

“你等我一下!”童海霖越聽越興奮,“我得找個紙筆,把這些東西記下來。”說著他便起身朝書架看去。

然而還不等他離開座席,童海霖竟又撕心裂肺地咳嗽了起來。

“咳咳咳——”

這一次童海霖咳得格外重,甚至一邊咳嗽一邊緩緩地跪倒在了地上,受傷的手臂也隨著他的動作一道抖了起來。

江玉珣被他的動靜嚇了一跳,連忙找來絲帕遞了上去:“童大人可還好?您稍等一下,我現在就去叫太醫過來診脈。”

“咳咳,不,不用!”童海霖突然起身攔住了江玉珣,“不必如此大費周折。”

動作間,江玉珣忽然看到童海霖的嘴角竟有一抹猩紅,他的心當下狠狠一墜:“……您這是?”

眼前的人不但外表變得格外蒼老,身體也早已不如從前。

“咳咳,老毛病了,”童海霖的聲音有些沙啞,“太醫也有看過,但說不出個所以然來……或許是年紀到了吧。如今桃延的雪還沒有停,我還是低調一些為好。”

說著他便將沾了血絲的絲帕收了起來,偷偷藏在了衣袖之中。

“好了江大人,”童

海霖拍了拍他的肩膀說,“你好不容易來一趟,我可定要拉著你將桃延的事說個清楚。誰知道我們下次再見,又該是什麼時候了……”

在這個年代,童海霖的年紀的確算得上大了,但看到對方打著夾板一臉滄桑的樣子,江玉珣卻還忍不住鼻酸。

他低頭喝了一口茶,以掩蓋自己的失態。

童海霖也在此時撫須念叨了一句:“……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穿上我們桃延的棉衣?”

農具早已經在這片土地上推廣開來。

百姓用最快的時間擺脫了往日“刀耕火種”的生活。

一座座崗哨鎮守著官道,越來越多的人走近學堂,不但學會了官話,且還開始識字、讀書。

桃延郡的塘浦河網係統已經逐漸成形,百姓正自大周的角角落落遷往此地。

未來的水鄉澤國,正一點點展現他的風采。

江玉珣不由自主地攥緊了茶杯。

……但是滄海桑田之變,於人的一生而言還是太過緩慢。

-

此次物資皆由北至南調運,無論是規模之大還是路程之長在曆史上都屬空前。

大周通訊並不方便,對朝廷與各地駐軍而言,此事無異於一場沒有硝煙的大戰。

應長川桃延與本地官.員也因此變得格外忙碌。

身為太守的童海霖這幾日也住在縣衙之中。

和江玉珣一道用完飯後,他方才在手下官.員的攙扶下小心回到了房中。

童海霖前腳剛走,後腳隨行太醫便過來向侍從吩咐道:“江大人今日狀態好了一些,背後傷處也可以塗藥了。你們一會兒記得在屋內多放幾個炭盆,把門窗全部關緊,當心彆讓江大人著涼了。”

“是,大人!”

江玉珣肩背上的瘀青有些重,要想儘快恢複至不耽擱行動的程度,必須用藥活血化瘀而不是乾等著讓它自然好。

說著太醫便走來向江玉珣行禮道:“還請江大人先做準備,再過一炷香的工夫吾等便會帶藥過來。”

此時侍從已經端來燒紅的炭盆放至屋角,並上前檢查起了窗縫。

房間內一點點熱了起來,說完這番話後太醫便行禮離開了江玉珣的住處。

……

江玉珣傷在背上,太醫口中的“準備”便是要他早早換上輕便的衣服,以便塗抹藥膏。

他穿越後還沒有被人如此照顧過,但上輩子曾去醫院調整過肩頸的他對此接受良好。

也不知古代太醫和現代醫生哪個手法比較更好?

想到這裡,江玉珣甚至忍不住期待了起來。

等房間內逐漸回溫之後,江玉珣便脫掉外袍僅穿一中衣在屋內活動了起來。

距離太醫過來還有一段時間,他先小心翼翼地拽鬆衣帶,接著站在銅鏡前起了自己的傷處。

伴隨著手下的動作,衣領鬆鬆垮垮地自江玉珣的肩上滑了下去,長發隨之一蕩,露出了蝴蝶骨上因不曾見光而顯得

格外白皙皮膚。

“嘶……”衣料滑過皮膚的瞬間,江玉珣的身體便因疼痛而輕顫起來。

他的傷主要集中在肩背上部??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微微凸起的蝴蝶骨上布滿了青紫色的痕跡,看上去格外恐怖。

一眼看去,就連江玉珣自己也被嚇了一跳。

他忍不住用手指戳了一下傷處。

痛感再次蔓延,剛才還在默默比較古今醫生手法的江玉珣忽然後悔了起來。

背後的傷口單是碰一下就這麼痛,上藥又該是什麼滋味?

……要不然再等兩天?

他放下手指把頭發撥回了背後。

就在江玉珣猶豫著要不要去找太醫的時候,耳邊已然傳來一陣敲門聲,人似乎提早來了。

“稍等片刻!”他隨手拉了一下衣領,接著便快步朝著門邊走去。

江玉珣一邊為屋外的太醫開門,一邊忍不住道:“我的傷處碰起來還有一些疼,要不然再——”

廂房原本緊閉的屋門被拉開了一條小縫,江玉珣順著那道小縫向外看去。

看清門外人的那一刻,他瞬間將沒有說完的話全部咽回了肚子。

一道熟悉的玄色身影出現在了江玉珣的眼前。

那人眉眼含笑,手中還有一個漆盤。

……不是說太醫來送藥嗎?

哪怕是在養傷的江玉珣也知道天子近日格外忙碌。

他完全沒有想到,應長川竟然會在這個時候出現。

江玉珣的心臟再一次不受控製地快速跳動起來。

那個詭異的猜測不受控製地在他腦海內橫衝直撞。

“陛下?怎麼是你……”他下意識攥緊了門框,語氣有些古怪。

應長川似乎一點也不生氣。

天子緩步走了進來,末了轉身關門道:“藥膏內有麻醉止痛之物,愛卿不必擔憂。”

他的語氣與平常沒有任何區彆。

但這一刻,江玉珣竟從他的話語裡感受到了一種隱約的壓迫。

天色逐漸變暗,狹小的房間內一片昏幽。

應長川一步步向前,江玉珣則不自主地向後退去。

就在江玉珣將要撞上銅鏡的那一刻,應長川終於把漆盤放至一旁。

他的目光緩緩地落在了江玉珣的肩背之上。

炭火的光亮將原本過分蒼白的皮膚照出了幾分柔色。

黑發隨著江玉珣的動作在肩上滑動,襯的肩背愈發纖薄。

應長川離開目光,末了輕輕一笑道:“除此之外,愛卿可還有疑慮?”

明明隻是塗藥而已。

可當來的人從太醫換成應長川,江玉珣發現自己的“平常心”竟在刹那間丟了個乾淨。

……好似做賊心虛一般。!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