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昏庸無能,民間怨聲載道,雖然如今還不到人人揭竿而起的地步,但也沒幾個人願意效忠。
所以在征兵一開始的時候,並沒有多少人響應,甚至還有人竄逃,投奔敵營,是沈逸從小為人仗義,講義氣,很得底層百姓的信服,之後他做官之後更是一心為民辦事,從未欺壓百姓,積累了不少好人緣,最後由他去說服帶領一傳十十傳百,征兵才得以順利進行。
而第二個就是因沈逸的勸說才決心參軍的陳風。
他的能力展現在強悍的武力,以及帶兵作戰上,所過之處近乎無人能敵,一戰成名。
到後來甚至禹王叛軍見到他就聞風喪膽落荒而逃。
沈英本來也想參軍去往前線,但沒被申屠軒允許,將他留在了寧王府,負責守護小程安和寧太妃他們,為了安全起見,這段時間沈沐雪也被接來了寧王府住。
沈英為了申屠軒沒有後顧之憂,隻得留守後方,守著這一群老弱婦孺。
在戰亂的時日中,小程安一天天長大,先是學會了說長句子,然後會爬,再然後會搖搖晃晃的站起來。
本來因為戰亂壓在每個人胸口沉悶的心情,因為他帶來的種種小驚喜而衝散,寧王府眾人時不時還能展露笑顏。
就連遠在邊界的沈逸和申屠軒在接到家中書信提及小安安最近又學會了什麼什麼,兩人因為血腥的戰事而沉悶狠戾的心情都能得以片刻放鬆,臉帶笑容的給他們回信。
而士兵們看到主帥們臉色輕鬆,哪怕形勢嚴峻,軍心卻是很穩,堅信主帥們所說的,隻要他們再堅持堅持,援軍很快就能到。
如此良性影響,禹王叛軍一時之間還真攻不破秦州郡的防線。
就算皇後想要暗害寧王,事關江山社稷,也不敢做的太明顯,援軍能拖,但不可能不來,秦州軍日複一日的堅毅堅持著,在抵擋了三個多月後,終於迎來了首批姍姍來遲的援軍,緩解了壓力,之後援軍斷斷續續的到來,被壓著打了三個多月的秦州軍開始發起猛烈的反擊。
等到抓到禹王,所有叛軍均已緝拿,戰事收尾,申屠軒他們來信說不日便會返回永嘉郡的時候,已經又過去了二個月。
彼時的小程安已經不止會站了,還能撒手搖搖晃晃的走幾步了。
戰事結束時是初春,春光明媚,照在人身上暖洋洋的,屋裡鋪著厚厚的毛毯。
申屠川坐在後窗前寫字,沈沐雪坐在前窗前的小榻上給一天一個樣兒的小弟弟做小衣服,沈英坐在她對麵拿了本書在看。
小程安好不容易脫掉了笨重的棉襖,在奶娘和兩個小丫頭的看護下在毛毯上搖搖晃晃的學走路。
送信的侍從便是這時候到的。
翠竹站在門口,接到侍從送來的書信,便道:“郎君,王爺和大少爺又送了書信來。”
沈英一聽,當即放下了書,抬頭道:“快,拿來給我看看。”
翠竹忙將書信送了過去。
沈沐雪和申屠川聞言也紛紛放下了手中的針線和筆,沈沐雪探頭去看,申屠川快步走了過去。
奶娘和翠鬆也都下意識的湊了過去,想看看那邊的最新進展。
正好搖搖晃晃走到外麵門口的小程安眼睜睜的看著翠竹拿著他哥哥和另一個爹爹的書信走了,自然也想跟上去,但他那裡跟的上。
人家幾步就走到了他爹爹跟前,圍著看起了他哥哥和另一個爹爹的書信,他費勁扒拉的邁了好幾步還在門口呢,基本沒怎麼動。
小程安一急,忍不住邁了個大步子,結果就是身子一個不穩,胖胖的小身子猛地一仰,一屁股蹲坐在了地毯上。
但他一點都沒嚇著,早就已經習慣了,摔坐下之後,他抬頭看了看裡麵,當機立斷往起爬。
你以為他要怕起來接著走,不,他隻是爬起來趴到地上,然後撅著小屁股唰唰唰的往裡爬去,相比較走路,爬行他可厲害多了,沒一會兒就跑到了幾人跟前,而後抓著他爹爹的腿爬起來,仰頭叫。
“爹爹,安安要探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