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舊小樓的一樓是廚房、倉房、浴室還有客廳,二樓有四個房間,分彆屬於薑祖母,薑昭父母,薑昭和薑昀。其中薑昭父母的那一間也許是為了避免觸景生情而上了鎖。
淩蓁循著記憶進了屬於薑昭的那間,就見房間靠近窗口的位置放了一張單人木床,床上的被褥都洗得褪色了,薄到好像稍微一用力就能裂開。
單人床的床頭左側位置擺放了一張小桌,充當床頭櫃與書桌。
床的右側也就是房門的那一麵挨著牆擺了一個展臂寬的衣櫃。看得出來應該是自己自製的,因為從顏色還有紋理等來看這裡麵至少用了三種不同品種的木頭,板材也顯得有些粗糙,而且沒有上漆,真真正正的原木製造。
淩蓁裡裡外外看過屋子後有些餓了。
家裡因為有段時間沒住人,薑奶奶索性把電源切斷了,不知道用了多少年的舊冰櫃裡一點食材都沒有。
好在淩蓁擁有九條儲物手鏈的物資,食材是不缺了,她挑揀了一些肉類蔬菜和水果把冰櫃給塞滿,然後拿了一隻雞腿,稍加醃製之後就放進烤爐裡烤。
這種雞據說是某個星球的特產,這麼一條腿已經跟地球上的羊腿差不多大了,以淩蓁眼下的食量,一隻她還吃不完。
給自己做飯的時候可以看到廚房和洗手間裡的設施也是老舊得很。
吃完飯之後,淩蓁坐在薑昭的小書桌前,想了一會,拿出紙筆來畫了幾張圖。
是一棟三層小樓的設計圖。
淩蓁決定了,就算薑家祖孫倆決定移民到外星去,她還是想在這裡建一棟新房。
反正她現在不差錢,就算日後搬走了,時不時還是可以回來這裡度一下假的嘛。
按照淩蓁的構想,這房子就建在現在這房子的旁邊。
吉泰星雖然地少,但是人也少,每個居民從出生開始到死亡期間名下都會分有十畝地,這些地都是屬於居民自己的,在回收之前,沒有人會管被用來做什麼。
若是覺得自己能看顧過來更多的,也可以跟政府申請多租用一些地,隻需要按規定支付租金即可。
所以吉泰星的居民建築東一座、西一座十分分散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每一家都是在自己所分得的地中間建房子的,這樣距離比較平均,方便看顧果林。
薑家曾經有五十畝地,因為薑昭父母的死亡,有二十畝被政府回收了,如今一共有三十畝地。他們留下了兩畝地作為住房以及種植一些日常食用的蔬菜和養些家禽家畜所用,吉泰星的果農們大多都是如此,過著自給自足的日子。
因為薑家人口簡單,淩蓁計劃新建的房子,占地麵積也隻是規劃了百來平方米這樣,約四分之一畝的空間還是很容易騰出來的。
一樓的功能劃分跟目前房子的差不多,隻是所有的設施和家電等都用功能先進的最新款。
二樓隻設兩個大開間,薑奶奶和薑小弟一人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