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奶奶還真是睡不著覺,半夜裡溜進淩蓁的房門鑽她被窩:“阿昭,阿昭,你給奶奶說說,你這一個多月在外邊都乾什麼了,怎麼突然像是什麼都懂了似的?”
淩蓁打個嗬欠,麵不改色地忽悠她:“因為上了賽場就一切都得靠自己,所以老板在進行賽前培訓的時候就讓雜七雜八的知識都教一些。您不知道,那可累了,一天都睡不到三小時。導師們是恨不得直接在我們腦袋上鑽個洞,把那些知識給灌進去……”
薑奶奶怔忪:“這種比賽這麼複雜的嗎?難怪能給這麼多獎金……”
淩蓁倒頭繼續睡:“可不是?”她才剛滿十八歲,還是個正在長身體的孩子呢,缺什麼都不能缺覺的。
……
反正,有了懸浮車,這一個月荒漠之旅能造訪的範圍就大了。
淩蓁主要是好奇荒漠的表層之下的地質都是什麼樣的構成。
照說茫茫宇宙裡荒漠行星多的是,但是那都是整體環境不適合生物生存的,但是吉泰星明顯不是這種情況。
這裡物種雖然沒有大行星那麼豐富多樣,但是從那表麵積千分之三的植被覆蓋率就證明了這個星球毫無疑問地是適宜生存的。
那為什麼這麼長時間以來,植被的覆蓋就保持在千分之三,綠洲與荒漠之間界限分明,從不越雷池半步呢?
是因為這個星球的水分儲量太少,不管是地表水還是地下水,都集中在了綠洲這一小塊地方了?還是因為荒漠地那邊的土質有什麼問題,導致於植物無法存活?
從係統的掃描可見,荒漠地底下還是有水源存在的,儘管離地表有些距離。如果問題真的出在缺乏水分,隻要將那些地下水引上來,這個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
當然,從離地數百米的深層地底往地表引水,工程量不可謂不大。但是隻要能夠徹底改變差不多整個星球的麵貌,顛覆性地改善生存環境,工程量再大再複雜也是值得的。
以淩蓁所查到的當今科技發展頂尖水平,要勘查地下水分布,在一定的距離內雖然沒有係統掃描這麼便利,但也不是做不到。就算考慮到具體引水所需花費的問題,吉泰星官方要是真的想辦,不是辦不成的。
這種事,就算是跟聯盟貸款,那也劃算啊!因為隻要把荒漠也變成了綠洲,出租出去能收回來多少租金?
但是這麼多年了荒漠地就那樣由它荒蕪著,看來問題大部分的可能性還是出於土質的問題上。
淩蓁帶著薑昀在荒漠裡混,每次回來都一副灰頭土臉的模樣,薑奶奶都以為他們是玩瘋了在地裡打滾呢,還腹誹著那不毛之地有什麼好玩的。
但其實淩蓁是帶著她弟挖土去了。
因為儲物空間夠大,可以儘情任性,淩蓁乾脆收集了不少荒漠不同位置、不同深度的土岩樣本。她打算等有空的時候研究一下,看能不能研究出點什麼來。
不用挖土的時候,姐弟倆閒聊,薑昀常常會好奇地問起淩蓁外星的世界是怎樣的:
“阿姐阿姐,真的是像在電視裡看到的那樣,彆的星球的智人們常常開著機甲滿宇宙打怪物嗎?”